作者:南部戰區總醫院 李素華

國家藥監局11月16日發文,小兒酚氨咖敏顆粒、氨非咖片、複方氨基比林茶堿片、氨林酚咖膠囊、氨咖敏片、小兒複方阿司匹林片、氨非咖敏片等7個可用于感冒發熱的藥品被登出,其主要成分中均含有氨基比林或非那西丁。
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究竟存在什麼問題呢?
氨基比林于1897 年在歐洲上市後發現,該藥能引起嚴重的白細胞減少症,進而導緻各種嚴重感染并可緻死,1938 年,美國将其從法定藥物目錄中删去。
非那西丁也曾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解熱鎮痛藥,因其增加服用者腎髒疾病風險并導緻幾百人死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有的病人即使停用非那西丁長達8 年,還可因腎功能衰竭而死亡,1982 年,美國FDA 宣布停止使用所用處方中含有非那西丁的藥物。
在我國含有上述兩種成份的藥物如氨酚咖片、複方氨基比林茶堿片等。
我國1982年雖已淘汰氨基比林單方制劑,但目前仍有不少氨基比林複方制劑在使用,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釋出的含氨基比林的品規中,能夠查詢到包括安乃近片、複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去痛片等藥品,共2000餘個品規。以上藥品均隻有國産藥,無一個進口藥。
目前可供使用的小兒解熱鎮痛藥物較安全的有: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且以上兩類藥品有多種劑型、品規可供選擇。
對于已經引起衆多患兒發生多次嚴重ADR及ADE的氨基比林等制劑,國家目前已啟動上市後評價。
普通感冒 VS 流行性感冒
1、普通感冒
起因: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有上百種,其中以鼻病毒最常見(30%~50%),其次為冠狀病毒(10%~15%)、呼吸道合胞病毒(5%)、副流感病毒(5%)、腺病毒(<5%)和腸道病毒(<5%)等。
症狀:以低燒和流鼻涕、鼻塞、打噴嚏、咽喉痛這類鼻咽部症狀為主。
2、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
起因:引起流感的病毒主要有兩種類型——甲型(也叫“甲流”)和乙型(也叫“乙流”)。
症狀:以全身肌肉痛和高燒的症狀為主,少數患者發生如病毒性心肌炎、肺炎、腦炎等嚴重并發症。
感冒、流感為病毒引起,而抗菌藥物隻對細菌有效,對病毒無效。
目前治療感冒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是以對于普通感冒臨床以對症治療、緩解感冒症狀為主,并囑患者盡量加強休息,适當補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氣流通,避免繼發細菌感染。針對各種感冒症狀,常用的感冒藥成分如下:
解熱鎮痛藥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雙氯芬酸
主要針對普通感冒患者的發熱、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狀。
■對乙酰氨基酚對孕婦而言是最安全的退熱藥(FDA 推薦 B類用藥)。
■布洛芬是兒童最常使用的解熱鎮痛藥物,但孕婦禁用。
■雙氯芬酸孕期不推薦使用。有肝、腎功能損害者慎用,老年人慎用。
鼻減充血劑
僞麻黃堿、麻黃堿
能使腫脹的鼻黏膜血管收縮,以減輕鼻充血,緩解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減充血劑連續使用不宜超過7天。僞麻黃堿是兒科最常用的口服鼻減充血劑。
抗組胺藥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通過阻斷組胺受體(H1)抑制小血管擴張,降低血管通透性,有助于消除或減輕打噴嚏和流涕等症狀。
■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具有不同程度中樞抑制作用,表現為鎮靜、嗜睡作用,且有一定程度的抗膽堿作用,有助于減少分泌物、減輕咳嗽症狀;
■第二代抗組胺藥(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則不具備中樞鎮靜作用,也無抗膽堿的作用,故不能鎮咳,不推薦在感冒治療中使用。
鎮咳藥
右美沙芬、那可丁、可待因
主要分為中樞性和外周性鎮咳藥,前者直接抑制延腦咳嗽中樞,後者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傳入神經、傳出神經或效應器中任何一環節而發揮鎮咳作用。
患者有痰時盡量不用鎮咳藥,以免影響痰液咳出。對于劇烈幹咳或伴有胸痛患者可在醫師和藥師指導下使用鎮咳藥。
1、右美沙芬
非依賴性中樞性鎮咳藥,無鎮痛和催眠作用。多種非處方性複方鎮咳藥物中均含有本品,主要用于幹咳。FDA 推薦 C 類用藥,妊娠3個月以内的婦女、有精神病史者、哺乳期婦女禁用。服用單胺氧化酶制劑停藥2周内禁用。
2、那可丁
外周性鎮咳藥,能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抑制肺牽張反射引起的咳嗽,無鎮痛和鎮靜作用,不抑制呼吸,無依賴性,适用于刺激性幹咳。
3、可待因
中樞性鎮咳藥,有成瘾性,可用于各種原因所緻的劇烈幹咳和刺激性咳嗽。大劑量時有明顯抑制呼吸中樞,并可發生煩躁不安等中樞興奮症狀。可通過胎盤屏障和自乳汁排出,故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均禁用。老年人和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祛痰藥
愈創甘油醚、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厄多司坦、桃金娘油
祛痰藥是指使痰液變稀、黏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或能加速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改善痰液轉運功能的藥物。根據其藥理作用機制,分為黏液分泌促進藥和黏液溶解藥。
1、愈創甘油醚
口服後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氣管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釋。肺出血、急性胃腸炎和腎炎患者禁用,妊娠3個月内禁用。
2、氨溴索
使痰液中的酸性糖蛋白纖維斷裂,并通過抑制糖蛋白的合成而降低痰液黏稠度。妊娠初始3個月婦女及胃潰瘍患者慎用。
3、乙酰半胱氨酸
為黏液溶解劑,通過藥物結構中的巯基與黏蛋白的二硫鍵互換作用,使黏蛋白分子裂解而産生降低痰液黏稠度的效果。可引起嗆咳、支氣管痙攣,故哮喘患者禁用,老年人伴有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
4、羧甲司坦/厄多司坦
均為黏液溶解劑,作用機制與乙酰半胱氨酸相似,前者對于有出血傾向的消化道潰瘍患者及孕婦禁用,後者不足15歲兒童、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需注意避免與中樞性鎮咳藥物同時使用。
5、桃金娘油
通過促溶、調節分泌及主動促排作用,使黏液易于排出。不良反應極少,口服安全性高。現有經驗表明,孕期婦女規範使用無危險性,但因其親脂性可進入乳汁,且尚無哺乳期婦女使用資料,故建議慎用。
抗感染藥物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感染引起,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針對普通感冒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故無需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為避免耐藥及控制藥物濫用,無細菌感染依據者,不能以預防為目的而使用抗菌藥物。當明确合并細菌感染時,如外周血象中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數和/或 C反應蛋白升高,伴有膿涕或咳黃膿痰、聽力下降、耳部疼痛等症狀,考慮有肺炎、鼻窦炎或中耳炎時,應加用抗菌藥物治療。
複方制劑
目前市場上的感冒藥大多為複方制劑,含有上述各類藥物或其他藥物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成分。盡管治療感冒的藥物品種繁多,名稱各異,但其組方成分相同或相近,藥物作用大同小異,是以複方抗感冒藥應隻選其中的一種,如同時服用兩種以上藥物,可導緻重複用藥、超量用藥,增加上述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審稿專家:南部戰區總醫院 季波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衆号:PSMChina),廣彙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衆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