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軍已是困獸,為什麼蘇軍甯願付出慘重代價,也要強行攻下柏林?

在柏林戰役的前夜,二戰也早已達到了尾聲。早先在德國閃擊蘇聯的時候,的确是一路高歌猛進馬上就要直入蘇聯的心髒,但是戰鬥民族不愧是戰鬥民族。在冬季,蘇聯再一次翻盤戰争局勢,用極其慘重的代價将自己的國家再一次從淪陷當中搶了回來。而這場戰争也成為了二戰當中最為慘烈的戰争,而德國的攻勢也被蘇聯嚴重拖延,最後被其餘聯盟盟軍搶灘登陸諾曼底,自己陷入了四面受敵的局勢。

德軍已是困獸,為什麼蘇軍甯願付出慘重代價,也要強行攻下柏林?

其後蘇聯軍隊更是開始了自己的反擊,用十次大戰役将自己的國土全部收複,并且紅軍橫掃德國東南,一路攻到了柏林城的牆外。從當時來看,德國早就已經失去了翻盤的能力,在後期完全隻能依靠地利打防守戰,而沒有辦法主動反擊,在紅軍到達柏林前,美英聯軍更是已經到了另外一邊。可以說,法西斯在那時早就已經主動失敗,守着柏林不過還是在做困獸之鬥而已。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蘇聯軍隊并沒有選擇圍而不攻的戰略手段來減少自己的傷亡攻下柏林,而是甯願付出高達三十萬人性命的代價強行攻克柏林。那麼,蘇軍為什麼這麼着急攻下柏林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徹底擊碎希特勒的幻想

德軍已是困獸,為什麼蘇軍甯願付出慘重代價,也要強行攻下柏林?

要知道,雖然在戰争面前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立場在哪裡,但是也知道在戰争結束之後,雖然戰争期間是朋友,但是之後就不是了。而這一點不僅是盟軍内部知道,德國人也知道。是以,德國高層在戰争後期中,往往是要求對俄國積極防守以抵禦他們的攻勢,而讓英國人或者美國人能過先來一步和自己會談。直到蘇軍兵臨城下,他也還在幻想着能夠和美英兩國講和一起對付蘇聯。

但是人家也不是傻子啊,自然知道這麼做自己肯定是身敗名裂,于是對希特勒的話就當是耳邊風。此後的雅爾塔會議更是讓将德國分為兩半,而柏林就在蘇聯那一邊,這就意味着就算這一邊的歐美盟軍搶先攻下了柏林,也沒有利益可圖。之後希特勒見到和談破滅,更是打算困獸猶鬥,讓自己剩下的部隊都趕回來保衛柏林,但是蘇軍自然也知道他的算盤,于是哪怕付出慘重代價,也要在其他部隊回軍之前打下柏林。

二、蘇軍要報仇雪恨

德軍已是困獸,為什麼蘇軍甯願付出慘重代價,也要強行攻下柏林?

作為被德國閃擊壓着打的蘇聯,可以說全國上下都對德國是恨入骨髓。而此前德軍發動的各種戰役,更是讓蘇聯在自衛戰争當中付出了自己足足兩代人的代價,幾乎讓蘇聯國内的年輕人都戰死在沙場當中。也是以,在開始反擊之後,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熱情都是相當高昂的。為了報仇雪恨,蘇聯軍隊自然不會放棄這種總攻柏林的好機會,而圍而不攻也隻會讓自己的部下受挫,反而不利于戰鬥,再加上另一邊的盟軍們也願意成人之美提供物資給蘇聯,自然蘇聯也要以牙還牙了。

三、提前搶奪資源

德軍已是困獸,為什麼蘇軍甯願付出慘重代價,也要強行攻下柏林?

由于此前的會議當中,這幾個大國就已經将德國劃分到自己的地盤了。是以美英盟軍不願意自己付出代價去攻下柏林。而蘇聯雖然有了柏林的控制權,但是比起這些領土,德國當時先進的工業還有大量的人才,才是蘇聯更加稀缺的。

在攻入德國的土地之後,為了彌補自己在戰争當中出現的損失,蘇軍的确将不少德國先進的工業裝置要麼就地生産要麼就是拆回國内,但是工具終究隻是工具,使用他們的必須還得是人。而攻占柏林,能夠讓蘇聯彌補戰争中失去的科技人才,甚至還能讓整體國力更進一步。而此前雖然蘇聯的科技能力不遜于其他強國,但是閉門造車也使得蘇聯的科技水準到了瓶頸,而從德國将大部分的科技人才和技術拿回來,才顯得更加重要。

四、攻陷柏林還有重要意義

德軍已是困獸,為什麼蘇軍甯願付出慘重代價,也要強行攻下柏林?

然而,在會議中蘇聯也不是就隻需要解決德國一個就行,要知道在東方,日本雖然陷入了中國的人民戰争當中。但是還是有餘力從東北處對西伯利亞那一塊積極掠奪,而德國的失敗說不定也會讓日本狗急跳牆,而戰争結束後的三個月,蘇聯就要參與對日戰争了。這就意味着如果再拖時間下去,蘇聯就會陷入在消滅德國法西斯之後馬上就要長途奔襲去參加國家另一邊的戰争,這樣隻會讓部隊得不償失,是以柏林戰役蘇聯即使付出慘重代價也要馬上速戰速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