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氣候幹燥,冬季天寒地凍,很多人冷不丁地就發燒了。于是,發熱門診在季節變換或氣候驟變時,總是人滿為患。
疫情當頭,如果有發熱,要做核酸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緩解,發燒除了要排除特殊的原因之外,區分普通感冒還是流感,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流感”的全稱是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它不像普通感冒,熬幾天就好了,還不需要特殊治療。

流感,比普通感冒要嚴重多了。
部分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或者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幼兒、孕婦,得了流感會因為肺炎等并發症而加重。甚至,每年都有一些流感患者,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多髒器衰竭而死亡。
是以,發燒的時候,區分是普通感冒和流感,能基本判斷病程的長短以及有沒有嚴重并發症的風險,為正确處理發熱提供依據。
今天,龍醫生就來談談流感這個話題。
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什麼差別?
當您感覺自己有點怕冷,或者發熱的時候,測體溫能夠知道到底有沒有發燒。
如果一開始首先出現的症狀就有發熱,又是在流感流行的季節,多半是流感;但要是隻有流鼻涕、打噴嚏,偶爾咳兩聲,沒有發熱,則普通感冒的可能性更大。
這隻是初步的鑒别方法而已,要深入差別兩種情況,還需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
1、病原體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新冠病毒(和新冠病毒來自于同一個家族)、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甚至細菌等病原體引起。
2、潛伏期
普通感冒的潛伏期短,約1天左右。是以,别人打一個噴嚏,過不久你也打了一個噴嚏,說不定你就被傳染上了。而流感的潛伏期更長一些,一般為1~7天,大多數是2~4天。
當健康人接觸過流感患者之後,并不會立即表現出症狀,很多人甚至想不起接觸了哪位流感患者,之後的某一天,可能就突然發熱了。
3、症狀
普通感冒的症狀輕微,主要是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喉部不舒服、輕度的咳嗽。有一些患者可能會發熱,不過多表現為低熱,體溫低于38℃。一般很少有全身症狀。
流感的一般表現:體溫超過38℃以上的中度熱和高熱,部分患者的體溫可達39℃~40℃以上,同時還伴有寒戰、頭痛、關節痛、肌肉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這些,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全身症狀。
4、并發症
感冒很少有并發症,有部分患者感冒之後可能會繼發咽喉部、扁桃體或鼻窦的細菌感染。流感就不一樣了,流感經常出現肺炎,嚴重者引起呼吸困難、休克等各種并發症。
哪些人要特别注意流感的加重?
流感的傳染性是非常強的,沒有注射過疫苗的人,如果有密切接觸流感患者,幾乎不可避免地會感染上。
普通人流感多數沒有大的問題,難受幾天終究會好起來的。但是,有些人要特别注意,他們有可能會發展為重症流感:
老年人
兒童
平常有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肝髒疾病如肝硬化,腎髒疾病如尿毒症,血液系統疾病等基礎疾病的人
孕婦
肥胖者,這是特别要提出來的,體重指數(BMI)大于或等于28的人,得流感的時候很容易變得很重,是以減肥很重要哦。
懷疑得了流感怎麼辦
如果本人、家人有發熱等流感的症狀,應該怎麼辦?
這和個人的感覺有很大的關系,當病情嚴重的時候,患者是可以自己感覺出來的,比如說出現高熱不退、極度乏力、呼吸急促、胸痛、胸悶、頭暈等表現的時候,可能是流感,要盡快去醫院就診。
特别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一有發熱,就趕緊吃“消炎”、抗菌藥,可以先采用實體降溫的方法,嘗試着降降溫。
流感怎麼診斷?
流感是一種傳染病,屬于丙類傳染病。
流感的診斷,和其他傳染病一樣,要滿足三個基本環節,即三個診斷的基本條件:
1、流行病學史
也就是說,有接觸到流感患者,或者使用過流感患者使用的東西。
2、臨床表現
有前面說到的流感症狀,同時排除一些明顯的感染性疾病,比如急性化膿性咽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等。
3、輔助檢查
是不是流感,目前可以通過快速的流感抗原檢測等方法診斷。
診斷的方法,既可以采取患者的鼻涕、咽喉部的分泌物(拭子)做流感病毒的核酸檢測、病毒分離或抗原檢測,也可以抽血檢查。
抽血做檢查主要是看流感病毒的特異性抗體,一周之内抗體水準有4倍以上的升高,往往可以診斷。
像這樣的檢查,并不需要都做,做一種就可以了。
流感做血正常檢查有什麼意義?
有人說,既然流感可以通過上面的方法,做出病原學診斷,那為什麼去醫院醫生還要查血正常呢?
其實,選擇血正常也是要看情況的。
診斷明确,又沒有并發症或并發症傾向的人,也不是非得一去醫院就要查血正常,尤其是出現症狀在一兩天之内的,這個時候的血正常檢查參考價值可能不大。
但是,當有無法鑒别的或者無法排除的細菌感染可能的時候,要判斷是否有嚴重的細菌感染,幫助作出用藥選擇的時候,做血正常還是很有意義的。
得流感了,喝水、服闆藍根有用嗎?
有發燒了,人們最常用來安慰别人的辦法是:多喝水。但是,很顯然很多人喝水之後,流感症狀并不會緩解。
喝水起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補充水分。當人在發燒的時候,會通過出汗等各種方式丢失水分,是以喝水能夠緩解口幹、咽喉幹燥等症狀,這也是一個好習慣,但一般不具有“治療”作用。
闆藍根和各種感冒藥,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不過事實上,這些對治療流感并沒有多少效果,至少沒有嚴格的雙盲臨床試驗證明這一點。
流感怎麼治療?
目前最為公認的和被推薦的治療流感的藥物是奧司他韋。
這個藥能把流感病毒粘附在細胞的表面,防止病毒進入細胞完成複制和進一步釋放、擴散,進而減少體内的病毒載量,病毒載量少了,會縮短流感的病程,并減少并發症。
如何預防流感?
前面說了,吃什麼闆藍根制劑并不能治療流感,也無法預防流感,接種疫苗才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的流感疫苗,主要針對流感病毒的三個流行珠。 H1N1,、H3N2和BV型,能預防這三型流感病毒導緻的流感。
但打了疫苗并不是100%不得流感,是以不是說打了疫苗就什麼都不要做。即使注射了疫苗,還需要注意預防的,以下的方法供參考:
1、注意個人的手衛生,勤洗手,流行季節避免用手揉口、鼻、眼睛和用手摳牙縫。
2、流感流行的季節,避免去人群密集和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必須要去的時候,最好戴上口罩。
3、咳嗽和打噴嚏的禮儀。
在咳嗽、打噴嚏的時候,最好用紙巾捂住口鼻,沒有紙巾的時候,可用肘部遮擋。自己感冒了,要避免大聲說話、歌唱、吵架,這些也比較容易傳播流感病毒。
4、房間環境保持通風和清潔,溫濕度适宜。
5、環境做好定期的消毒,房間及周邊可以使用含氯、乙醇的消毒劑,如84消毒液和酒精等。
小結
發熱了,首先确定是低熱還是中等以上的發熱,如果超過38度,有寒戰、全身酸痛、疲勞,呼吸、食欲和精神狀态受影響的時候,建議盡快去醫院就診。
流感重在預防,在流行季節之前注射流感疫苗是最重要的,即使錯過了接種期,也還是可以打的。流感疫苗的保護期有一年。
其他的措施,跟我們現在預防新冠是一脈相承的: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手衛生,出門戴口罩,避免在人多擁擠的地方長期逗留。
多喝水,加強營養,平時多鍛煉,能夠增強免疫力,這樣的話流感來臨的時候,可能會使症狀更輕,或者更能夠“扛”過去。
發現流感之後,最主要的治療手段是及時使用抗病毒藥,如奧司他韋等,可以縮短病程,減輕痛苦。
想了解更多感染和肝病知識,敬請關注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