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廣東惡性良性腫瘤防治事業的發展,規範中國體腔熱灌注治療(簡稱:C-HIPEC)技術水準,紮實推進C-HIPEC系列多中心臨床研究的進展,2021年12月18日,廣東省醫學會惡性良性腫瘤學年會暨C-HIPEC系列學術會議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在廣州召開。
本次大會由廣東省醫學會、中國抗癌協會腹膜惡性良性腫瘤專委會、廣東省抗癌協會惡性良性腫瘤熱療專委會、廣州醫科大學惡性良性腫瘤學系主辦,廣東省醫學會惡性良性腫瘤學分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承辦。

在會上,《體腔熱灌注治療》和《體腔熱灌注治療科普教育手冊》兩本新書正式釋出。專著主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院長崔書中教授介紹,體腔熱灌注治療(C-HIPEC)是一種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技術。具體來說,是用恒溫的灌注液充盈體腔,利用熱灌注治療系統持續循環灌注一定的時間,使大劑量的溫熱化療液(腹腔43℃+化療藥物、胸腔48℃不加化療藥物、膀胱45℃+化療藥物)與體腔内的微小癌轉移竈充分接觸浸泡,而且在灌注過程中化療液還對體腔的遊離癌細胞起到機械的清除作用,化療藥物灌入體腔後,可使體腔内具有較高、恒定、持久的藥物濃度,進而達到預防惡性良性腫瘤複發和治療惡性良性腫瘤的作用,而進入體循環的化療藥物較少,全身毒副作用明顯減少。
崔書中教授團隊研發和制訂的“高精度、大容量、持續循環”的精準體腔熱灌注治療技術主要名額達國際領先水準,提出了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新模式——C-HIPEC模式,在25省市500多家醫院應用50萬例次,對于預防和治療胸腹腔惡性惡性良性腫瘤胸膜、腹膜種植轉移、膀胱癌複發及其引發的惡性胸腹水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是轉化醫學成功的典範。
《體腔熱灌注治療》融合了國内80位體腔熱灌注治療專家的集體智慧。全書28章,總字數約145萬字,内容圖文并茂,為國内外第一部内容較為全面的體腔熱灌注治療專業書籍,對規範我國體腔熱灌注治療的臨床應用、為我國臨床工作者掌握其基礎理論和開展體腔熱灌注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體腔熱灌注治療科普教育手冊》全書6章,總字數20萬字,共設380個問題,與145萬字的專著互相呼應。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來全面地解答體腔熱灌注治療過程中的技術操作和臨床問題,同時附帶了精準腹腔熱灌注化療的科普動畫微視訊。
在新書出版後,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和鐘世鎮均為新書題詞。鐘南山院士提到:《體腔熱灌注治療》适合用于臨床醫務人員的工作指導,堅信本書必将為醫學事業帶來福祉。鐘世鎮院士提到:《體腔熱灌注治療科普教育手冊》從患者和家屬的角度設題,希望大學普教育手冊的出版,能幫助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走出困境,迎接希望!
【記者】嚴慧芳
【通訊員】阚文婧 魏彤
【作者】 嚴慧芳
健康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