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術|天上梯田聽古歌 隻緣身在雲貴川

藝術|天上梯田聽古歌 隻緣身在雲貴川

高亢嘹亮的山歌穿透群山,久久回旋在觀衆的耳畔。氣勢磅礴的交響樂跨越時空,深深震撼着觀衆的心靈。12月16日,由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常任指揮王琳琳執棒,中國交響樂團在北京音樂廳為觀衆帶來《“西南音畫”交響合唱音樂會》,一場民族原生态與現代交響樂的碰撞激情奏響。

作為中國交響樂團原創作品音樂會,本場音樂會以“慶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作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為主題,萃取雲、貴、川西南三省的傳統民間音樂、民歌及原生态音樂元素,向觀衆全景展現了一幅美輪美奂、極具西南風情與民族特色的交響畫卷。

藝術|天上梯田聽古歌 隻緣身在雲貴川

音樂會上半場管弦樂《西南組曲》由張大龍創作的《管弦樂三首》拉開帷幕。三首樂曲分别取材于雲南民歌《大河漲水沙落沙》、貴州布依族山歌《姑兮鸾》和四川羌族民間音樂舞蹈“鍋莊舞”,整部作品都散發着濃郁的西南少數民族的音樂氣質。

管弦變奏曲《大河漲水沙落沙》描述了雲南當地少數民族青年的愛情故事。全曲運用交響樂隊各種樂器的音色特點及和聲語言,表現了青年男女之間幽默、風趣、生動的愛情故事。

與悠揚婉轉、情感細膩的《大河漲水沙落沙》相比,第二首樂曲《姑兮鸾》(布依語意為“小阿妹”)雖然同樣描述了少數民族青年的愛情故事,卻夾雜着些許悲傷惆怅之情,與第一首歌曲在情緒上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整首樂曲,旋律深沉而不失溫柔,充滿了色彩鮮豔的清新氣息,将布依族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展現的淋漓盡緻。

管弦樂《鬧新春》則以持續不斷的跳動旋律展現出川北羌族、藏族同胞歡度新年時的喜慶氣氛,歡騰喧鬧的情緒貫穿全曲,在節奏風格上又與前兩首樂曲形成了強烈反差。對這首樂曲的誕生,作曲家張大龍深有感觸:“我曾三次去北川地震災區體驗生活,在此期間,北川羌族的民間音樂舞蹈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鍋莊舞’粗犷彪悍的音樂風格尤其令人感動,創作《鬧新春》的音樂元素也由此産生。”

三首風格迥異的樂曲,分别源于雲貴川三個省份的少數民族,作曲家以民族音樂的交響化表達,使觀衆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音樂的多彩與絢爛。

上半場第二部作品是張朝創作的《雲南色彩五幅》。這部作品的創作靈感源于雲南紅河彜族民歌,作曲家将當地民族音樂元素有機地注入作品,以五種不同音樂體裁展示了雲南個性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樂觀豁達的精神風貌。對五首以春夏秋冬為主題的樂曲,張朝用風格、色彩、情調各異的交響樂向觀衆描繪了五幅惟妙惟肖的絢麗圖景:

第一幅《春之賦格》——春芽破土,大地蘇醒,山花盛開。

第二幅《夏之諧谑》——夏日炎炎,昆蟲嬉戲,情趣盎然。

第三幅《秋之随想》——秋收時節,人心怡然,歡欣雀躍。

第四幅《冬之幻想》——冬至若銀,陽光似醉,大地如夢。

第五幅《春之回旋》——四季輪回,春回大地,萬象更新。

藝術|天上梯田聽古歌 隻緣身在雲貴川

音樂會下半場,作曲家朱嘉禾為觀衆帶來了一首非常“特别”作品——交響合唱《四川清音随想》。之是以說它特别,是因為這首作品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四川清音”以交響合唱的音樂形式鮮活巧妙地呈現了出來。

溯源于明末清初的四川清音,是一種用四川方言演唱,在時調小曲和四川民歌基礎上發展而來,廣泛流行于四川各地的說唱藝術。其題材多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加之語言、曲調富于四川當地的鄉土氣息,故而音樂風格和内容形式也十分豐富。

雖然在一些音樂學者看來,四川清音是一個“具有強大擁抱力的曲種,它在曲目和音樂方面可以說是兼收并蓄。”但有時,這種自由度較高的音樂特性也會成為一把“雙刃劍”。正如朱嘉禾本人所說的那樣“四川清音本是曲藝說唱形式,較為自由随性。那麼,如何才能與交響合唱這一嚴謹、宏大的藝術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呢?”

面對這一極具挑戰性的創作難題,朱嘉禾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在選取《布谷鳥兒咕咕叫》《摘海棠》《六月六》等三個清音小段的同時,以交響合唱與交響樂隊互相應答的方式,完美解決了這一難題。如此一來,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四川清音,也使原本單薄的四川清音變得更加立體和豐滿,有效提升了這部作品的感染力和藝術内涵。更為重要的是,交響化後的四川清音,實實在在地擴大了它的閱聽人群體,這不僅讓觀衆領略到了蜀地先民的點滴生活,也使四川清音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得以持久存續,不斷發展。

藝術|天上梯田聽古歌 隻緣身在雲貴川

與四川清音一樣,楊帆創作的下半場第二首曲目《坡牙歌書》——情歌的創作基礎同樣來源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雲南省富甯縣壯族坡牙歌書。

在富甯當地,各式各樣的情歌是人們傳情表意的重要方式。在中國交響樂團青年作曲家楊帆看來“這是一種古老的、有關愛情的,來自大山之中的‘自然之聲’。正如這首作品的名字‘情歌’那樣,合唱團與交響樂隊宛如一對戀人,他們沒有主次,沒有依附關系,而是互相作為彼此的一部分。”為了使觀衆能夠更加直覺地感受到這種和諧天然,全曲沒有使用傳統的壯族語言進行演唱,而是以“诶”“啊”之類的自然音節發聲代替,以求渾然一體,源自内心之聲。整首樂曲柔美自然、循環疊進,成功勾起了觀衆心中對愛情最純真的美好回憶。

音樂會最後一首樂曲是由郝維亞創作的《你在我們的歌聲裡》——為管弦樂隊與女聲合唱。

與最早起源于明清的四川清音和在東漢時形成的坡芽歌書相比,這首樂曲的取材同樣頗具曆史淵源。它的音樂素材來自貴州侗族大歌中最為經典的《蟬之歌》。侗族大歌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南宋愛國詩人陸遊還為其寫下過“男女聚而踏歌,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人吹笙在前導之”的詞句。1952年随着多聲部民歌侗族大歌的發現,國際音樂學界長期以來認為“中國民族音樂中沒有複調音樂”的偏見被徹底擊碎。2009年,侗族大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本首樂曲參考的《蟬之歌》,是侗族人模仿大自然生靈之音的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整首樂曲由山林中的風、山林中的蟬、山林中的歌等三段主體組成。為了“模仿”侗族大歌裡神秘的多聲部唱法,作曲家郝維亞“嘗試着用女聲合唱與管弦樂隊‘模仿’一下”,同時用自創“咿咿呀呀”的拟聲詞替代侗族大歌的歌詞。這是作曲家的一次有益嘗試,整首作品以風、蟬、歌為媒介,向觀衆展示了一幅初夏時節,侗族人在梯田中一邊辛勤勞作,一邊齊聲高唱《蟬之歌》的動人場景。

藝術|天上梯田聽古歌 隻緣身在雲貴川

全場演出,在王琳琳遊刃有餘的出色指揮下,大編制樂隊與合唱團配合默契、渾然天成,将形式各異、内容多樣的西南民族音樂把控得妙到毫颠、分毫不差,再次展現出中國交響樂團高超的藝術水準與雄厚的綜合實力。

當音樂會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時,全身心沉浸在大西南絕美畫卷之中的現場觀衆将全部掌聲與喝彩毫不吝啬地送給了中國交響樂團的演員們。

天上梯田聽古歌,隻緣身在雲貴川。散場之時,意猶未盡的觀衆們紛紛表示,在享受完這樣一場極具民族風味的音樂大餐後,非常希望“能去雲貴川走一走,看一看祖國的壯美河山,品一品當地的民族音樂與特色美食”。在文旅融合日益緊密的今天,這樣一場源于音樂而又高于音樂的演出,實際上也為文旅融合的未來發展探索出了一條走得通、更走得好的新路子。

文化自信,國之根基,文化尋根,民族之魂。歲末寒冬,西南音畫,這是中國交響樂團用愛、用心、用情,為觀衆獻上的一部精彩絕倫的民族交響樂大片。

(攝影:石磊)

責編:賈亭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