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行業|氫能源無法改善環境問題,尊重科學還是屁股決定大腦?

導語

近日,大衆CEO迪斯再次對氫燃料電池技術表示反對,他認為氫能“太昂貴、效率低且難以推廣和運輸”。并對于氫能源的提倡者,給出了尊重科學的忠告。那麼這套說法究竟因為從未涉及氫能源的大衆而屁股決定大腦,還是氫能源的确不符合潮流呢?

行業|氫能源無法改善環境問題,尊重科學還是屁股決定大腦?

#千古一問,氫能源究竟是否是騙局#

最近,大衆CEO迪斯援引德國《商報》(Handelsblatt)的報道說,氫燃料電池汽車已被證明不像以前宣傳的那樣具有環保價值。相反,這表明各大汽車制造商應該專注于純電動技術。

行業|氫能源無法改善環境問題,尊重科學還是屁股決定大腦?

該論調已釋出,就一石激起千層浪。曾經被譽為未來出行能源替代方式的氫能源,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其實在氫能源誕生之初,就有不少質疑,其中激進者甚至認為用氫能源作為汽車燃料,就是一場騙局。事實上是否如此呢?我們先從幾個細節來看看。

1、氫能源是否環保?

答案是肯定的,以氫燃料為動能儲備,毫無疑問在碳排放上比燃油車有優勢,對比純電車型,又不存在續航焦慮。單從環保節能方向上考慮,氫燃料的确是個不錯的選擇。

2、推廣成本是否過高?

事實上也是這樣的。目前來講,氫燃料是通過電力來産生,而電力最大的來源還是火力發電,是以說,雖然直接使用氫燃料出行相對環保,但是在造氫的過程中還是會産生碳排,從根本上來說,的确環保的意義不大。

3、迪斯真的是對行業發展仗義執言,還是屁股做歪了?

對于這種主觀性的問題,侃車君不好回答,隻是搬運一條資訊,大家自己細品。大衆汽車集團旗下許多品牌均宣布加入純電技術發展計劃。最近,大衆汽車集團旗下意大利超跑制造商蘭博基尼也宣布将推出首款純電動産品,後者或将基于大衆汽車集團最新的SSP架構打造,是一款采用4座布局的GT車型。新車最快将于2025年釋出。

#多條腿走路,或者是最佳發展方向#

從最後的資訊,其實有心人可以看出,迪斯抨擊氫能燃料的壯懷激烈,其實更多的可以看做是對于自己純電的一種站台之舉,雖然吃相略顯難看,其實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方面,未嘗不是一條可以嘗試的路線。

行業|氫能源無法改善環境問題,尊重科學還是屁股決定大腦?

就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車領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液态锂電池仍然是車用動力電池的主要選擇,固态電池、氫能及相關替代能源(甲醇等)都還處于産業論證階段,從技術和生态上尚看不出不具備大規模産業化的可能。

而氫能源除了成本之外,電堆現在面臨的問題還有使用壽命、使用可靠性的問題,其中涉及到很多的技術瓶頸沒有解決,長期來看,任重道遠。目前僅在商用車領域能夠依靠補貼試點的部分車型,尚不能大量推廣。

行業|氫能源無法改善環境問題,尊重科學還是屁股決定大腦?

相信在未來很久一段時間内,新能源領域各條路線将交叉進行,應該不存在誰代替誰的問題,共存發展才是硬道理。甚至會存在具有地域特色的汽車市場,能源豐富的地方用電車、油車,不夠的用油車來補充,隻要保持和平的狀态,相信新能源出行的時代才會順利到來。

迪斯已成為汽車制造行業内支援純電動化的、最活躍的發聲者之一,他正帶領大衆汽車轉變成為向電動汽車過渡的主要汽車制造商之一。

行業|氫能源無法改善環境問題,尊重科學還是屁股決定大腦?

在過去的兩年中,在電動化領域的發展使大衆汽車從“柴油門”危機的困境中脫身,進入了電動汽車領域的鼎盛時期,其ID.4車型赢得了2021年“沃德世界年度車”稱号。

不過,關于氫燃料電池技術,業界也有許多支援者。目前,包括寶馬和現代在内的諸多大型汽車制造商均在推進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現代汽車5月初表示,将與公共及個人合作夥伴共同擴大在美國的氫能源基礎設施,而寶馬則計劃于2022年推出一款限量版的氫燃料電池SUV。

行業|氫能源無法改善環境問題,尊重科學還是屁股決定大腦?

此外,Stellantis集團也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在标緻、雪鐵、歐寶等品牌旗下,推出由氫燃料電池驅動的中型商用車。該集團表示,此類車輛的續航裡程可以至少達到400公裡,并在3分鐘内充滿電量。

最終新能源的發展方向最終指向何方,侃車君想,即便是最睿智的預測專家,也無法告訴你明确的答案了。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