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輩親溺愛的傷害,雖然不會立竿見影,但遲早都會顯現的。
如今的家庭教育模式,都是6個成年人圍着一個小寶寶轉。有人專門負責寶寶的生活飲食,有人專門負責寶寶上學接送。雖然看似分工明确,但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互相較着勁。
因為每個家庭成員都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最正确的,都想讓寶寶按照自己的要求進行成長,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隔輩親=溺愛。
4歲寶寶被退學3次,老師們見了都紛紛搖頭
4歲的小豆豆該上幼稚園中班了,但就在幼稚園開學的前一天,幼稚園園長親自給豆豆的媽媽打電話,告訴她不要把豆豆再送到幼稚園了,幼稚園其他家長都表示,如果豆豆繼續上學的話,他們都将退園。
面對其他家長的威脅,園長隻能建議豆豆媽媽重新為他挑選一家幼稚園了,畢竟要堅持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其他寶寶的利益就是多數。
聽到這樣的話,豆豆媽媽并不感到意外,因為這不是她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尴尬,之前有過2次經驗,其他老師的話要比這難聽一萬倍,是以她沒有大鬧,反而很平靜。
因為她要比任何一個人了解她的孩子,就算是老師不告狀,她也能想到豆豆在幼稚園的所作所為,擡手就打,不順心就摔東西。他想要的東西,其他的小朋友絕對不可以碰一下。
老師直言:再溺愛下去,沒有幼稚園教得了。
其實,豆豆之前并沒有這樣沒禮貌的表現,但是在豆豆1歲半的時候,家裡經營的小買賣出現了問題,豆豆媽媽必須要沖在第一線進行解決,就隻能将豆豆交給奶奶照料。
慢慢地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豆豆奶奶簡直要把豆豆寵上了天,在奶奶身邊,他可以躺着吃飯,想什麼時候看電視就什麼時候看,也算是有求必應。奶奶絕對是稱職,從來沒讓孫子失望過。
但這般溺愛之後,豆豆的性格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俗話說學壞三天,學好三年呀!這不,現在後果就浮出水面了,根本沒有一家幼稚園能夠願意接收豆豆了!
隔輩的老人們,為啥要這般溺愛孩子?
虧欠給子女的,想要補償給孫子
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在撫養自己的孩子時,總是會忙于工作,想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生活,這勢必要犧牲一些對子女的陪伴。但他們又有什麼辦法呢?
這樣一來,等到自己的孩子有了寶寶之後,他們大多都已經退休了,隻剩下大把的時間了,他們就會把曾經虧欠給子女的陪伴和呵護,加倍補償給孫子/女。
是以,他們不是沒有脾氣,而是不想發脾氣,不想讓寶寶受到任何傷害,但這是這種沒有節制的保護,讓小家夥們變得無法無天。
教育思想太落後
在所有的老一輩眼裡,他們都不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溺愛,有何不妥,他們隻是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覺得這樣是有利于寶寶成長的,就聽不得任何人的勸阻。
也算是一種好心辦壞事了。當自己的子女指責他們溺愛孩子的時候,他們還會感到非常委屈,我辛辛苦苦搭時間搭錢照顧寶寶,最後卻落得一身埋怨?
并且,他們還會仰仗着自己所謂的經驗反過來倒打一耙。我都能把你養大,難道我養不好這個小?這就是他們身上最大的缺點,固執還不思進取!
社會内卷化太嚴重,卷到了孫子身上
試問,一個退休老頭老太太的盼頭是什麼?不就是家庭和睦,孩子孝順嗎?誰家的孩子嫁得好,工作賺得多,生下了一個小娃娃,都是他們内卷的内容。
在他們眼中,小娃娃的吃穿用度代表了他們的實力水準,穿名牌吃進口食品,就是上流社會的代名詞。互相比較着在孩子身上花心思。真不知道意義何在!
羊駝媽有話說:
想要統一全家人的教育思想未免有些白日做夢,但是年輕人要懂得給老一輩進行“洗腦”和引導,告訴他們當今的教育方式是什麼樣,怎麼樣的教育才是主流。
和他們講道理,他們之是以會做出錯誤的行為,就是因為無知,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填補大腦裡的空白,隻有讓他們的觀念轉變了,寶寶的未來發展才會更有希望不是嗎?
今日話題:
你的父母溺愛你的孩子的話,你會怎麼做?歡迎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