僞軍,是日本壓制占領區人民反抗的利器,也經常把他們作為炮灰在前線使用。日本人敢在戰場上用僞軍,是因為他們不相信中國人有膽量反抗,東亞病夫的形象在他們腦中根深蒂固。
可偏偏有的僞軍有“勇敢的心”,1939年諾門罕戰役中,日軍将僞滿洲國的僞軍拉到前線,當作阻擋蘇軍進攻的炮灰,其中包括日軍第六管區的獨立營。

但這夥僞軍臨陣起義,營長西久真趁日軍士官佐藤不備時,出其不意将其殺死,随後,全營官兵将其他52名日軍擊斃。
殺了日本人後,西久真一行人趁着夜色向西逃跑,沖破日軍的封鎖線,帶着53顆日軍頭顱作為投名狀向蘇軍奔去。
但西久真一行人還走多遠,日軍就發現他們叛逃了,于是調遣飛機在逃亡路線上狂轟濫炸,并且派遣步兵進行追殺。日軍之是以如此勞師動衆,原因不單單是為他們殺的日本人報仇,還害怕他們的起義會造成連鎖反應。
幸運的是,蘇聯軍隊及時發現了日軍的動向,以為日軍正在發動進攻,是以也派遣大部隊向日軍進行反擊。這個反擊恰巧救了這夥中國人。
西久真遇到蘇聯軍隊後,向蘇軍表明了自己的意圖,并把日本人的頭顱給蘇軍看作為證明。西久真希望蘇軍能夠幫助他們重返中國,投入抗日戰場。
蘇軍同意了,但要求西久真一行人暫時留下來,參與蒙古的建設工作,等戰事結束後再送他們回去。西久真和手下商量了一下,也沒有别的辦法,隻好同意了。于是這批人也被分到了木柴廠、石料場、草場等各種地方,參與到蒙古的建設工作。
可等到商定好的日子,這些中國人齊聚烏蘭巴托,準備回家。可蘇聯人卻變卦了,他們覺得這夥中國人很勤勞,很努力,不想讓他們回到中國。西久真帶着手下于表示抗議,抗議無果後他們甚至以絕食發洩不滿。
蘇聯人最後妥協了,答應蘇軍行軍途徑新疆邊境時,送他們回國。雖然新疆和東北遠隔三千餘裡,但是對于久居異鄉的西久真等人來說,畢竟還是回到了中國。
最終,西久真等人在當時的蘇聯境内走了3000裡,跨越千山萬水,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