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斯科保衛戰,為何大量德軍活活被凍死?隻因蘇聯這招太狠

一場戰争的勝負取決于多個因素,不是僅依靠嚴謹的作戰方針和強烈的戰鬥意志就能堅持到最後,二戰時期的德軍就給我們很好的上了一課。在蘇德戰争前期,德軍利用閃擊戰術和地面裝甲部隊快速推進的優勢,僅在前三天就摧毀了蘇聯軍隊3900多架飛機,3個月的時間裡德軍部隊順利向蘇聯腹地推進了500多公裡,僅是在合圍基輔的戰役中,德軍就抓獲了60多萬名俘虜,以至于德軍統帥部盲目樂觀的啟動了“台風行動”,想要在冬季到來前攻占蘇聯首都莫斯科。

莫斯科保衛戰,為何大量德軍活活被凍死?隻因蘇聯這招太狠

但接下來的戰事發展卻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德軍在距離莫斯科僅有30公裡的地方停滞不前,最終因為嚴寒和蘇聯軍民的強烈反擊而被迫撤退,并付出了17萬人的代價,而這也為未來德國的戰敗埋下了伏筆,但是很多人都會奇怪,當時的德軍的确沒有準備禦寒物資,但是為何不直接在蘇聯當地掠奪呢?

莫斯科保衛戰,為何大量德軍活活被凍死?隻因蘇聯這招太狠

隻能說蘇聯人的“焦土政策”執行的過于完美,以至于德軍在占領區什麼東西都搶不到,最終隻能被活活凍死。由于蘇聯與西方國家意識形态的對立,是以蘇聯在建設本國工業之初就考慮到了西方國家入侵的問題,并在第一個五年計劃裡就提出建設西伯利亞工業區,保證在最大程度上保護本國的工業力量。雖然當時的蘇德兩國已經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實際上都沒安好心,蘇聯也在蘇德邊境的前沿部署了大量軍隊,隻能說是德國人搶先動手了。

莫斯科保衛戰,為何大量德軍活活被凍死?隻因蘇聯這招太狠

蘇聯軍隊在蘇德戰争爆發後,有計劃地遷走了德軍占領區的3000萬人口,這些人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不僅如此蘇聯軍隊還将德軍占領區内的勞工和技術人員全部轉移至蘇聯腹地,隻給德軍留下了6000多萬農業人口,最為誇張的是超過1360家大型企業的機械化裝置,全部都被蘇聯人搬走了,已經開掘的煤礦資源更是被破壞殆盡,甚至連牲畜都被就地解決,可以說是完美的執行了“焦土戰略”。

莫斯科保衛戰,為何大量德軍活活被凍死?隻因蘇聯這招太狠

正是由于這一戰略的成功實施,導緻德軍遲遲不能在占領區内找到物資補給,而且還需花費大量物資來接濟占領區内的居民和戰俘,而這也使得德軍最終隻能被迫投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