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阿爾泰山脈(俄語:Алтай;英語:Altai Mountains),呈西北—東南走向,斜跨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境,綿延2000餘公裡;中國境内的阿爾泰山屬中段南坡,山體長達500餘公裡,海拔1000—3000米。主要山脊高度在3000米以上,北部的最高峰為友誼峰,海拔4374米。

這是人們今天給予阿爾泰山脈的地理概念。友誼峰位于我國境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距中國、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四國交界處很近。若以這裡為起點,阿爾泰山南北大緻可以分為兩個區域,南邊屬于我國阿爾泰地區,北邊屬于蒙古國布爾根省。

從這個兩個區域向東、向西,人們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地理和曆史現象,即阿爾泰山脈成了古代中國白種人與黃種人的分界線,由此以東是沒有白種人的;由此以西,人種的成分在黃種的基礎上有了白種的成分。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一、大山阻隔出的人文風景線

布爾根省在中國曆史上屬于漠北地區,其北部與今俄羅斯接壤,唐努烏拉山、汗呼赫山以及杭愛山(中國古籍中的燕然山)和阿爾泰山在這一區域構成了一個“走廊”(或稱狹長盆地),使這一帶的人文交流彙集于唐努烏梁海。

唐努烏梁海是圖瓦舊稱,曆史上屬于中國領土,1914年被沙俄占領,如今通常隻指俄羅斯聯邦的“圖瓦共和國”,面積為16.8604萬平方公裡,屬于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的一部分,首府為克孜勒。這一地區,早在漢代便有中國人活動痕迹。唐代為都播地,隸屬安北都護府管轄,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宋金時屬西遼政權,稱謙謙州。元代屬嶺北行省,稱益蘭州。明代屬蒙古瓦剌部,清代稱為唐努烏梁海,為外蒙古紮薩克圖汗轄地。1727年《布連斯奇條約》規定,中俄在此以薩彥嶺為界,歸烏裡雅蘇台将軍管轄。

清代唐努烏梁海是烏梁海的三部分之一,位于外蒙古西北,北至薩彥嶺,南到唐努山,西到俄羅斯巴爾瑙爾東南,東到外蒙古庫蘇古爾泊以東,是一個群山環抱的狹長盆地,清朝時的唐努烏梁海不僅包含俄羅斯聯邦的“圖瓦共和國”,還包含今天俄羅斯的“阿爾泰共和國”東北部、“阿爾泰邊疆區”東南部、“克麥羅沃州”南部、“哈卡斯共和國”南部及蒙古國的“庫蘇古爾省”大部分,總面積約38-40萬平方公裡。

這種地理構造,讓阿爾泰山以友誼峰為起點,向南理論上成為了中國古代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線。

需要說明的是,今我國新疆不能等同于古代西域,從地理的角度來說,古代西域的地理面積要比今日新疆更為廣闊,除了前文中說到的圖瓦地區,還包括今天我們所說的“外伊犁”以及中亞一些地方。在這樣一個區域裡,阿爾泰山基本扮演了中國古代人種分界線的概念。即從今布爾根省向西越過阿爾泰山,中國古代西域就有了白種人。

也需要說明的是,在中國漢唐時代,是沒有今天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之概念的。而今阿爾泰山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境内後稱魯德内阿爾泰山,南部在蒙古國稱戈壁阿爾泰山。在曆史上,這座山以北、以東和以南、以西的民族交流,主要通過前文所說的唐努烏梁海,也就是前文中所說的“走廊”北部地區。這是被大山阻隔出的一道人文地理的風景。

重要的事情,再強調一遍:在中國古籍裡,由友誼峰至戈壁阿爾泰山這一線向東是沒有白種人的。這個沒有白種人的區域大約包括,由友誼峰向北至魯德内阿爾泰山至北緯50度線,然後以北緯50度線為界,一直到今日中國東北的北緯50度線以南。也就是說,由阿爾泰山向西進入古代中國西域,才可以見到白種人的;向北,隻有越過北緯50度線,或許才能見到白種人。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二、北緯50度線以北的人種融合

在阿爾泰山這條分界線之後,我拽出了北緯50度線,并用了“或許才能見到白種人”的表述,這是因為越過北緯50度線,為中國古代地理概念中的“極北”概念,那裡有很多曆史我們尚不十厘清楚,卻似有白種人的存在。在中國古代史中,關于那裡的白種人的來源表述與黠戛斯和西丁零有關。

黠戛斯(突厥語:Qrqz,Kirγiz),是唐代西北的一個小部族。地處回纥西北三千裡,約當今葉尼塞河上遊。漢作鬲昆,又作隔昆,或堅昆;南北朝至隋作護骨,或結骨、契骨、纥骨;8世紀中葉鄂爾渾突厥文碑作Qrqz,唐朝通用的漢譯名是黠戛斯。他們本來是古亞細亞人的一支,為黃種人。但因與周邊部落、民族交流頻繁,到後來逐漸變成了白種人,成了紅頭發綠眼睛,“人皆長大,赤發、析面、綠瞳,以黑發為不祥”。

關于這一點,史籍記載是,匈奴征服黠戛斯後曾讓李陵管理黠戛斯,後來在突厥的吞并戰争中,黠戛斯收容了大量白種人居多的西丁零人,逐漸變得白種人成分居多。形象雖然變了,但黠戛斯堅信自己是李陵的後代,曾來到長安與唐中宗認親。唐中宗不但認了他們,還說:“爾國與我國同宗,非他蕃比。”

那麼,影響黠戛斯人長相的丁零人又是怎樣的一個族群呢?丁零是我國北方古代民族名。亦作丁令、丁靈、釘靈。又稱高車、狄曆、鐵勒、丁零(丁靈)。三國時,丁零有一部分仍在今貝加爾湖以南遊牧,稱北丁零;一部分遷徙至阿爾泰山一帶,南與烏孫、車師,西南與康居為鄰,稱西丁零。影響黠戛斯人長相的是西丁零人,從地域上看,很顯然,西丁零人的白種人成分來自今天所說的中亞和我國新疆。但白種人原生地主要是在歐洲,西伯利亞的白種人主要是歐洲人後裔,當年也許還有這樣一種可能,即白種人越過烏拉爾山脈,過鄂畢河,在葉尼塞河完成與黠戛斯人的融合。

葉尼塞河起源于蒙古國,朝北流向喀拉海。葉尼塞河也是西西伯利亞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分界,平原在其西,高原在其東,是西伯利亞河流中流入北冰洋的最大河流。

鄂畢河上源為中國境内的額爾齊斯河(元朝時稱作也兒的石河),與發源于阿爾泰山的比亞河和卡通河在阿爾泰邊疆區的比斯克西南彙流形成鄂畢河,最終向東注入北冰洋。

葉尼塞河與鄂畢河都是今俄羅斯的大河,均屬北冰洋水系,主要流域也都在北緯50度線以北。雖然,人們今天不知道曆史上的白種人是沿河而下,還是越過烏拉爾山脈出現在這兩條河之間平原上,但白種人确實是在那個年代裡影響到了西丁零人和黠戛斯人的長相。

如果能把河流可以了解為山脈的一種延續,河源也在阿爾泰山的鄂畢河,卻沒有起到阿爾泰山黃白人種分界的作用,而這也是我拽出北緯50度線的原因。在此,古代的人種融合,過河似乎比越山容易。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地理現象。

阿爾泰山就是一道屏障,很難逾越,這也讓前文中所說的“走廊”在其南部産生了一個與唐努烏梁海一樣的人文交流融合的風景區,這個風景區即是阿爾泰山與戈壁阿爾泰山間的這一地帶,從這一地帶進入今中國境内,或經北塔山至今奇台、吉木薩爾一帶;或經今額濟納通過河西走廊至敦煌、哈密一帶。這就是說,古代中國史上的白種人,也有可能從今新疆南疆、北疆而來,到達今河西走廊以及内蒙古高原。阿爾泰山脈作為古代中國白種人與黃種人的分界線在此更加明顯。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三、鮮卑人也有白種人的成分?

從祖國的西北至東北,就是直線的距離也是非常漫長的。但更為有趣的是,影響了黠戛斯人長相的丁零人,也影響到了一部分鮮卑人的長相。

鮮卑族起源于被匈奴擊破後退保鮮卑山的東胡餘部,現代考古證明,東胡屬黃種人,不具有白種人特征。但鮮卑族的成分并不是東胡餘部這麼簡單,曆史上,匈奴人征服東胡後,是有過向東的遷移的,是以,鮮卑人與匈奴人與匈奴人在習俗方面是相近的。

同樣,匈奴人上征服過丁零人的,《史記·匈奴列傳》與《漢書·匈奴傳》都記載匈奴冒頓單于“北服丁零”,有部分丁零人逐漸南遷與匈奴人雜居的事實,而那個在曆史上很有名的衛律就被匈奴單于封為了“丁零王”。

是以,丁零人影響鮮卑人的長相。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匈奴人的東徙;二是鮮卑人的崛起。

宇文部鮮卑是鮮卑中重要的一支,但他們并不是起源于東北的,和其他鮮卑部落一樣,他們主要是匈奴人。《周書·文帝紀》載,宇文部的首領“自陰山而徙,始居遼西”,從中可以看到宇文部移居東北的事實。慕容鮮卑也是鮮卑中重要的一支,魏初,慕容鮮卑因魏滅燕之戰從山西塞外遷至遼西郡。《晉書·慕容廆傳》載:“(慕容廆)曾祖莫護跋,魏初率其諸部入居遼西,從宣帝(司馬懿)伐公孫氏有功,拜率義王,始建國于棘城之北。”也說明了鮮卑移居東北的事實。

《後漢書·烏桓鮮卑傳》中說:“和帝永元中,大将軍窦憲遣右校尉耿夔擊破匈奴,北單于逃走,鮮卑是以轉徙據 其地。匈奴餘種留者尚有十餘萬落,皆自号鮮卑,鮮卑由此漸盛。”

這些曆史的記載都說明了,不管是鮮卑的遷徙還是鮮卑的強大,都混了不少匈奴人的血,還是北匈奴的,而北匈奴人是和丁零人雜居的。是以,在古籍中,鮮卑人中有部分為金發黃須,多少具有些白種人的相貌特征。

然而,我想要說的是,這種影響是非常有限的,很快就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并不影響中國古代阿爾泰山脈作為黃種人與白種人分界線的地理概念。而唐努烏拉山、汗呼赫山以及杭愛山和阿爾泰山構成的“走廊”兩端的人種和民族融合風景,需要更多人的關注與研究。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阿爾泰山:古代中國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分界,由此向西中國始有白人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西部人文地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