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得了一種怪病,世人卻說她“懷孕”了,為此她羞愧不已

清朝末期,慈禧太後把持朝政,不僅任用了許多隻會阿谀奉承的無能之輩,還讓真正有才學的人、士大都遭到了排擠。但是,位居都察院副都禦史的薛福辰卻是個例外,他的成功不僅因為自己在醫學上的卓越成就,更要歸功于他随機應變的能力。

慈禧得了一種怪病,世人卻說她“懷孕”了,為此她羞愧不已

薛福辰生于江蘇無錫,作為當地著名外交家、思想家的薛福成之兄,薛福辰有着不亞于弟弟的才幹。年幼時期,薛福辰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智慧,他7歲時能試作文章,年齡稍長以後便已經博覽經史。薛福辰一直注重于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與五位兄弟交情極好。

年少時,薛家兄弟六人常常一起讀書,共同鑽研濟世救國之道,而薛福辰在兄弟中年紀最長,其出道時間也最早。鹹豐五年,薛福辰在京城參加了順天鄉試,最後中舉第二名。後來,薛福辰在北京擔任工部員外郎一職,又因父親病故而扶樞歸鄉。當他準備複職的時候,太平軍已經攻克了他的家鄉無錫,薛福辰無奈之下隻能前往李鴻章府中擔任幕僚。

經過李鴻章的提拔,薛福辰前往山東擔任候補知府。當時,恰逢黃河河水泛濫,百姓苦不堪言,山東知府得知薛福辰在治理洪災方面有些研究,于是,便派人請他前去救治。而薛福辰,也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在其幫助下,此次洪災漸漸被平息。由于治理黃河有功,薛福辰很快就被調往山東,補濟東泰武臨道一職。在他任職的四年裡,治下百姓安居樂業,民無饑馑。

而薛福辰,也在此期間利用空閑時間自學醫術,五六年之後竟然能夠精通諸家醫書。

慈禧得了一種怪病,世人卻說她“懷孕”了,為此她羞愧不已

話說,在光緒六年的時候,慈禧太後身患重病,整個太醫院都束手無策,眼看慈禧太後的病情日益嚴重,朝廷隻好頒布谕旨,請天下人共同舉薦名醫。在直隸總督、大學士李鴻章、湖北巡撫彭祖賢和湖廣總督李翰章等人的共同保薦下,薛福辰應召入宮為慈禧治病。

根據民間的說法,禦醫們并非診斷不出慈禧太後的“病情”,隻是診斷出卻不敢說出口。當薛福辰為慈禧太後把脈之後,心裡頓時明白,禦醫們為何不敢說出慈禧太後的“病情”,原來是:慈禧太後懷了身孕。

當時,慈禧太後名義上的丈夫鹹豐皇帝早已去世多年。而鹹豐皇帝駕崩的時候,慈禧太後卻正值青春,寂寞難耐,但是,礙于皇家顔面,一直都是偷偷做些暗度陳倉之事。這期間,在禦醫們的小心調理下,一直沒有鬧出這等醜事。

後來,光緒帝繼位,慈禧太後幾乎将權利牢牢緊握在手中,行事起來更加無所顧忌。況且,此時的慈禧太後已經到了狼虎之年,需求自然比從前大了許多,幾乎是隔三差五的做出“假龍戲真鳳”這樣的事,不想,這一次卻鬧出了動靜。

慈禧得了一種怪病,世人卻說她“懷孕”了,為此她羞愧不已

不管這些緣由多麼複雜,薛福辰唯一清楚的便是自己千萬不能直接将慈禧太後的“病情”說出口,但是,顧及到李鴻章等人的顔面,薛福辰隻好用另一種隐晦的方式告訴對方實情。

在斟酌再三之後,薛福辰想好了說辭,并說道:“太後為國操勞多年,心力交瘁之下氣血阻滞,在腹中積淤,治理病情隻需要清瘀活血便可,一旦氣血通順,太後鳳體自會安康。”慈禧太後身為過來人,對于自己這般嘔吐、厭食的“病狀”早有猜測,眼下聽薛福辰這麼一說,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看到薛福辰如此懂事,太後心中也是頗為欣賞,于是,便順着他的話讓他開方。誰知,薛福辰聽到這話卻突然雙膝跪地,直言自己祖上規定,凡是為王親貴族治病,必須留藥不留方,太後身份尊貴自然例外,但是,這藥方卻是萬萬不能落到太醫手中的。

實際上,薛福辰祖上根本沒有這樣的規定,他之是以這麼說,完全是因為當時清朝的一個規定。按照清朝慣例,每次為宮裡人治病後所開藥方都要經過太醫檢視,然後,再在宮中的藥房進行熬制。而對于宮外的藥物,宮内人是萬萬不能食用的。

慈禧得了一種怪病,世人卻說她“懷孕”了,為此她羞愧不已

對于薛福辰這一請求,慈禧太後心中自然是如明鏡一般清楚,于是,略一思考便準奏了。

而薛福辰所謂的隻能由慈禧太後過目的藥方,想來也極有可能是兩人私下溝通的一種方式。薛福辰剛回到驿館,便立刻去藥鋪買了一副安胎藥親自熬制。

經過三天時間的準備,薛福辰在第三日上午辰時,端着一個玲珑小瓷罐趕到太後宮中。此時,慈禧太後早已梳洗完畢,正坐在龍床上等着薛福辰的到來。薛福辰雙膝跪于龍床之前,從瓷罐中倒出一碗褐色湯藥,先是自己喝了一小口以證明湯藥無毒,然後,才雙手高舉藥碗奉上,由宮女遞給慈禧太後服下。

經過一番折騰之後,慈禧太後心裡的石頭終于落了地,渾身覺得神清氣爽。在高興之餘,便讓薛福辰領賞出宮。不久,薛福辰一出皇宮便立刻到驿站借了一匹快馬,晝夜不歇地趕回無錫老家。一到家,薛福辰便讓家人傳出自己已經死亡的消息,還讓家人披麻戴孝,為他舉辦後事。

慈禧得了一種怪病,世人卻說她“懷孕”了,為此她羞愧不已

後來,慈禧太後果然如他所料的那樣,為了避免自己打胎的事情傳出去,狠心地讓大内高手前往追殺薛福辰。

當幾個大内高手一路追到薛福辰老家的時候,恰好看到一支出殡隊伍,隊伍中個個披麻戴孝,舉幡揚幢,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薛家的奔喪隊伍。接着,幾位大内高手又在路人的指引下兜兜轉轉,在無錫城外一處地方尋到了薛福辰的墳墓。

事已至此,大内高手自然無法追究,便隻好回京向慈禧太後禀明情況。而慈禧太後聽完也隻能作罷,使得薛福辰憑借着這種過人的機敏成功逃過一劫。然而,實際上慈禧太後打胎一事,隻不過是來自于民間的以訛傳訛,在野史中多有出現,但是,正史中卻從未有這樣的記載。

實際上,當時薛福辰進宮為太後治病的時候,太後确實是患了一種叫做“血蠱”的病症。

由于,這種病狀發作的時候,生病者會有腹部鼓脹的現象出現,自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懷孕的可能。但是,這一事情卻不知如何被流傳出去,并在民間的豐富想象力之下越描越黑,幾乎坐定了慈禧太後懷孕又打胎的這一“事實”,使得一時間竟成為了許多人飯後的談資。

慈禧得了一種怪病,世人卻說她“懷孕”了,為此她羞愧不已

當然,必須肯定的一點是,薛福辰的醫術的确非常高明。

史載,因為治愈太後有功,薛福辰得到了許多的獎賞,而在治好太後之後,薛福辰更是名聲大振。在接下來的兩年裡,薛福辰一直留在宮中,不斷為名公巨卿及其家人治病。同時,薛福辰在擔任地方官時,做出的許多功績也漸漸的被發掘出來,由此而賞賜不斷,更在民間博得了極好的名聲。

薛福辰因為給太後治病一事得到了對方的寵信,一路是加官進爵。有一次,監察禦史魏乃劾因為一件小事彈劾薛福辰,還要求将對方調到太醫院,明擺着是歧視他憑借醫術受寵。然而,慈禧太後非但沒有降薛福辰的罪,反而将他升為宗人府府丞,而彈劾他的魏乃劾則是以連降三級。

可見,薛福辰是何等的受寵。

慈禧得了一種怪病,世人卻說她“懷孕”了,為此她羞愧不已

後來,薛福辰雖然一路高升,但是,由于身患中風,隻能上書申請離職。在不久之後,便病逝家中,享年57歲。薛福辰一生寫下了許多醫學書籍,但是,大多數都未能寫完,僅僅存下《素問運氣圖說》一書。而對于他的死亡,後世史學家則認為這是長期的心情抑郁所緻。

參考資料:

【《清史稿·後妃傳》、《“因醫顯擢”的薛福辰》、《救慈禧太後于苦海的名醫薛福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