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來集采常态化、醫保談判等政策的推行,創新成為醫藥産業發展的大趨勢;另一方面,疫情推動随着網際網路醫療加速發展,線下零售藥品格局同步轉化。醫藥闆塊呈現諸多新變,醫美、醫藥電商等衆多細分賽道備受關注。

“左側布局,醫藥生物黃金賽道新格局”圓桌探讨現場
12月13日,36氪“WISE2021新經濟之王資本市場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36氪二級市場資深分析師黃繹達作為主持人,興業證券醫藥分析師孫媛媛、華熙生物董事、副總經理、董秘李亦争、1藥網首席财務官陳陽共同進行了“左側布局,醫藥生物黃金賽道新格局”的圓桌主題探讨。
以下為本次圓桌論壇發言實錄(有删節):
興業證券醫藥分析師 孫媛媛
“中國創新藥企業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
創新藥靶點擁擠的情況我們也非常關注,目前大部分企業在研發的時候還是針對的已知的靶點或者海外已經被驗證的靶點去做,但在政策上已經有了差異化的思路。
一是做适應症差異化,中國和美國本身也存在疾病的差異化,疾病譜本身不一樣。二是選擇不那麼熱門的靶點,或者同一個靶點但是不同的技術平台。三是原創的新靶點。
mRNA技術未來還是有非常大的前景,他本身在疫苗研發上大大提高了研發效率。這個技術也可以應用在惡性良性腫瘤的治療上。
mRNA還有幾個難點,第一個就是技術層面,比如序列設計,遞送系統的專利壁壘。第二個在于規模化生産,目前mRNA生産曆史積累比較少,是以整個技術上也不是特别成熟。第三個就是如何解決常溫存儲的問題。
在政策的鼓勵下,中國創新藥企業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在一些新的基礎平台上不排除能夠做出比全球更快或更好的資料出來。整個創新藥的發展從明年開始發展會表現出更差異化、更國際化的特色。
華熙生物董事、副總經理、董秘 李亦争
“醫美行業是爆品為王的行業”
現在國家對化妝品企業宣傳的監管越來越嚴,你的宣傳效果一定要有大量的臨床資料來支撐。短期來看,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關注底層研究,這個行業的基礎會越來越紮實。
長期趨勢來看,化妝品的功效性會越來越突出,針對性越來越強。因為現在的護膚需求越來越專業化,很多消費者也越來越專業化、理性。
另外,我們也非常強調輕醫美跟重整形差別開來。随着消費理念的發展,輕醫美和功能性化妝品本身是逐漸融合的趨勢,未來很多醫美的技術會逐漸用到功能性化妝品裡面去。
醫美是屬于消費醫療的概念,本身也是醫療的範疇,但是偏消費醫療。消費醫療是醫療行業最好的賽道,因為既具備醫療的高壁壘、高研發投入,又具備消費的巨大彈性和廣闊的空間,我們和市場都給予了很高的估值。
未來大家會在醫美或者生命健康領域投入更多的研發經費。随着大筆研發費用的投入,行業的産品疊代更新也很有看點,因為這個行業是典型的産品為王的行業、爆品為王的行業。
剩下的就是國産的替代。我們華熙生物供應了全球60%的醫藥級玻尿酸原料,但是我們隻占了中國5%-6%的中端産品的市場佔有率,中國玻尿酸的産品80%都是國外的品牌。國産品牌還是在産業鍊的相對底端,但是産品的品質并沒有比國外差,還是消費者理念的問題,國産在營銷端、品牌端等方面還要做的更好。
1藥網首席财務官 陳陽
“網際網路醫療賽道是競合的狀态”
在整個疫情下,無論是線上連鎖藥店還是線下醫藥電商的發展都非常好。而且線上線下關聯增強,頭部的連鎖、百強的連鎖都有電商部、都推出了O2O。網際網路醫療賽道是競合的狀态,有競争也有合作,一切都是圍繞如何更好的服務消費者而來的。
1藥網為藥企做了很多科技賦能的工作,在幫助藥企做數字化更新上,在研發方面、營銷方面、CRM方面,我們都有一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而藥房的特點是非常碎片化,對于他們來說,數字化轉型就非常難。我們通過SaaS工具幫助他們提高效率。比如一個小型的連鎖藥房可能要花一周的時間才能完成當月采購,因為他需要跟不同的批發商了解品類和價格。但是跟我們合作之後,通過智能采購系統等資訊化工具,幾十分鐘就可以完成整個月的采購,這個效率非常高。
我們希望看到處方外流的趨勢,更多的到我們覆寫的院外市場,但是不是能馬上到零售市場目前還在密切關注中。很多新特藥首先會流通到院邊藥房,因為這類藥品對專業性服務的要求更高。另外,零售藥房也在不斷更新,接下來線下的零售空間會越來越貴,是以它必須提高坪效,除了藥品外,醫美産品也可能會進入藥房端。處方外流的機會我們總體是看好的,但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外流到院外市場,我們會緊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