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點獨家丨小米今年第 35 次調整:雷軍減負,國際業務部重整

晚點獨家丨小米今年第 35 次調整:雷軍減負,國際業務部重整

小米承壓之時,正是組織調整之時。

文 | 賀乾明

編輯 | 程曼祺

今年是小米自 2010 年成立後業務變化最大的一年。雷軍帶隊造車,希望将其開辟為小米的第二增長曲線。“基本盤” 手機銷量在第二季度沖到全球第二後承壓,顯現頹勢。

比往年更密集的組織調整也随之産生。《晚點 LatePost》獨家獲悉,上周五(12 月 10 日),小米的 3 萬多名員工收到今年第 35 封調整組織架構和人事任命的内部信,數量超過去年。

多位接受《晚點 LatePost》采訪的小米員工已習慣周五收到組織部發來的郵件,但疑惑 “為什麼如此頻繁”。

在這次調整中,雷軍又交出一個他直接管理的業務——去年 12 月成立的業務中台部(負責小米公司數字化、資料資産建設營運)。該部門現已并入集團資訊技術部(之前負責開發 ERP 等辦公系統),其負責人向小米總裁王翔彙報。

這是雷軍一個月内交出的第三個業務。另外兩個是有品電商部和軟體與體驗部(MIUI 作業系統部門),它們分别并入中國區和手機部,負責人向中國區總裁盧偉冰和手機部總裁曾學忠彙報。

在成立 11 年、逐漸變得龐大的小米,雷軍之前也把一些直管業務移交他人,但在短時間内密集發生并不多見。

變化在于小米的造車業務有了實質進展:工廠落在北京亦莊、車型基本确定、計劃三年後量産。雷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證造車如期推進。

調整後,小米業務層面直接跟雷軍彙報的高管剩下 7 位,負責小米最核心的業務——手機和 IoT(物聯網)裝置的設計、生産、銷售和使用者長期變現。

除了雷軍減負,小米上周五還調整了國際業務部,核心是把按地區劃分的海外各銷售大區、按管道劃分的國際全網電商銷售部和營運商與商務拓展部以及原本不屬于國際業務部的印度區域營運部等多個部門整合成國際 “銷售部”,打通各個區域和各個管道,由 2018 年加入小米、在通信行業有 25 年工作經驗的向征負責,向國際業務部總裁盧偉冰彙報。

這是盧偉冰今年 3 月接手國際業務部後第一次大調整。一位小米人士稱,調整對應高層提出的 “全球一盤棋” 規劃,實作雷軍今年 8 月提出的 “三年全球銷量第一” 目标。

《晚點 LatePost》了解到,小米并未在公司執行層面公布實作三年目标的具體路徑。小米總裁王翔今年 10 月在小米投資者日上稱,小米要成為全球第一,意味着三年後,手機年銷售量要從今年的 2 億台增長到至少 2.6 億台(三星近年的銷量),國際市場是小米坐上全球第一的主要增長空間,尤其是歐洲、拉美和非洲,機會是使用者從 3G 換到 4G 手機、4G 換到 5G 手機。

多位接受《晚點 LatePost》采訪的手機行業人士認為小米很難完成這個目标,甚至有人稱,小米能守住目前的位置都不容易。

第三季度,小米丢掉了歐洲、東南亞等多個市場的第一;在其優勢市場印度的出貨份額被 OPPO 系(OPPO + realme)超過。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從第二季度的第二跌回第三。

小米現在還有了更多的競争對手。今年 10 月得到 Google Mobile Services 授權的榮耀也已挺進海外市場,瞄準的正是中東、非洲、東歐等小米尋求增長空間的地區。

同樣由盧偉冰負責的國内市場壓力也不小。手機行業整體疲軟,小米與 OPPO、vivo、榮耀全面開戰,從單品牌打到多品牌,從線上打到線下,從低端打到高端,從直屏打到曲面屏再到現在的折疊屏。今年還将戰火引向了自研晶片。

小米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第三季度跌出前三,第四季度可能更差。《晚點 LatePost》獲得的兩份不同機構統計的中國市場手機周銷份額資料顯示,小米和榮耀正在争奪中國市場第四,原因是蘋果 9 月發售 iPhone 後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雙十一後占穩了第一的位置,比第二名高近 10 個百分點。

小米開出了更多線下門店以應對競争,并下沉到 OPPO、vivo 的腹地鄉鎮市場,擴大管道覆寫面。

相應的調整是,小米近期也精簡了中國區組織結構:原本按照不同産品劃分的三個銷售營運部門,統一由王曉雁負責,向盧偉冰彙報。王曉雁是小辣椒手機創始人,2019 年加入小米,曾負責小米的電商管道。

這一調整有助于提高效率。在這之前的中國區,手機歸銷售營運一部,電視等家電是二部,其他硬體是三部。管道負責人賣貨時,要跟三個部門對接。

一位小米人士稱,小米打算視情況在國際市場推廣以小米之家為核心的 “新零售模式”,用小米自研的零售系統管理配貨,提高貨物流轉效率等。

這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近期國際業務部和中國區之間的一些人員調動。比如原來負責海外各銷售大區的國際業務部副總裁劉毅被調往中國區,分管小米線下管道核心部門 “作戰室”(協調各個省公司),以 “全面了解中國區新零售管理”。

今年,小米在國内新開了近 10000 家小米之家,但尚未明顯推動業績增長。按照盧偉冰的說法,新開的門店需要一年時間才能 “成熟”,賣出更多貨。

但資本市場對小米的預期并不樂觀。今年以來,小米股價已下跌 46%,市值回落到 3700 億元,跟它三年多前上市時差不多。

過去數年,小米組織調整常伴随業務承壓同步發生,但調整的效果難被驗證,因為每次都有外部變化助小米轉危而安。2016 年,小米手機出貨量大跌超 30%,随後三星因 Note 7 爆炸等一系列因素退出中國;2019 年,面對華為在中國市場的猛烈攻勢,小米銷量再次下跌,但華為之後因美國制裁不得不收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