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黃克誠大将在黨内和軍内都享有崇高的威望,連年長他9歲的毛主席都尊稱他為“黃老”,他不僅以剛正不阿、敢于直言而著稱,更在嚴格治家方面也堪稱楷模。

1986年12月28日黃克誠因病逝世,享年84歲,在他的追悼會上,夫人唐棣華雖然十分痛苦,但還是強忍着悲痛招呼每一位參加追悼會的人。

當黃克誠的秘書請示唐棣華關于悼詞的事情時,她拿過悼詞看了看,然後删了幾句話,并說:“我們還是尊重他的意見吧……”

那麼唐棣華究竟将那幾句話給删掉了呢?為何要說是尊重黃克誠的意見呢?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黃克誠

敢“反對”陳毅的黃克誠

“别看你們的黃師長戴着眼鏡,他的眼睛可看得遠呢!是‘千裡眼’!”陳毅曾這樣評價黃克誠。

抗日戰争初期,黃克誠擔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的政治委員,和徐海東率領的部隊轉戰晉冀豫邊區,參與指揮町店等戰鬥。後來黃克誠又率部和彭雪楓在蘇北會師,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彭雪楓擔任司令,黃克誠擔任政委。

皖南事變發生後不久,中央軍委釋出重建新四軍軍部的指令,将華中的新四軍、八路軍部隊共9萬多人的兵力,統一改編成新四軍,黃克誠擔任新四軍第3師師長。

黃克誠剛到蘇北鹽城的時候,剛好遇到海嘯成災,到處都是難民。黃克誠親眼目睹人民群衆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景象,随後決定發動軍民自力更生,重新修建海堤,做好防禦水災的準備。

黃克誠和縣政府一起動員上萬名勞工,軍民齊心協力,終于在1941年7月底将全長45公裡的海堤修成,成功鎖住了奔騰的海水。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1943年1月,日軍集結2萬多人的兵力,在海軍和空軍的配合下,對鹽阜地區發起了十分猛烈的進攻。黃克誠率領蘇北的戰士們采取靈活的辦法應對,和敵人反複周旋,最終成功粉碎了敵軍的“掃蕩”。

1943年夏天,日軍集合一個獨立團以及李長江和楊仲華僞軍部隊,大約有1.7萬的兵力,在200多架飛機和上百艘艦艇的配合下,向我軍新四軍軍部鹽城展開了空前的“掃蕩”。

陳毅和劉少奇知道後緊急召開作戰會議,當時擔任參謀長的賴傳珠說:

“這次日軍的進攻一改之前的戰術,而是兵分三路,采取拉網式的戰術。而我軍如今能夠應戰的部隊隻有第一師和第三師,一共不到3萬人,雙方兵力差距有些大,我方在裝備上也處于劣勢,我們現在是撤退還是對抗,請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陳毅

陳毅首先發言:

“我認為如今應該繼續堅守,保衛鹽城,決不能讓敵人将鹽城給占領了。大家都知道鹽城是我們華中根據地的大學營,一旦被敵軍占領,對我軍将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我們一定要打好鹽城保衛戰!”

陳毅的發言獲得了不少人的贊同,劉少奇也是贊同者之一。

就在大家情緒激昂,勢要和敵人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黃克誠突然站起來說:“大家先靜一靜聽我說,我認為現在不應該和敵人對抗,自然也不同意‘保衛鹽城’的口号。”

黃克誠這一句話令剛還吵鬧的會議瞬間變得安靜,大家紛紛将目光投向黃克誠。

黃克誠說:“現在敵強我弱是很明顯的,我軍實不能和日軍搞正面阻擊,是以‘保衛鹽城’的口号是不合适的。我建議華中局和軍部應該盡快從鹽城徹底,向阜甯農村進行轉移,這樣才能逃出敵人的包圍圈。至于部隊,應該實行分散遊擊,找到最恰當的時機和敵人作戰。”

黃克誠頓了頓,繼續說:“如果軍部決定下來,那麼三師将堅決執行!”

劉少奇看到黃克誠和大家的意見不一緻,便耐心做起了黃克誠的說服,但黃克誠仍堅持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陳毅聽到這裡有些惱怒,他說:“在新四軍裡,除了饒漱石敢頂撞我,就隻剩你了,但你要記住,你是我的部下!”

衆所周知在我軍中軍紀是非常嚴格的,下級必須服從上級的指令,本以為黃克誠會有所軟化,沒想到他卻說:“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我還是堅持取消堅守的方案,放棄鹽城!”

陳毅也不甘示弱,說:“軍部決定,你率領三師和一師共同作戰,保衛鹽城。你們三師第7旅在建陽和湖垛一線阻擊敵軍,八旅則在東溝等地阻擊!”

黃克誠當即表示:“既然軍部已經下達了指令,那麼我三師将執行上級的訓示,三師在則陣地在!不過我還是保留我自己的意見!”

保衛鹽城的戰鬥打響後,由于日軍的兵力和武器都在我軍之上,是以我軍傷亡慘重。黃克誠見前線形勢如此危急,便将自己的意見上報給黨中央和毛主席。

毛主席接到電報後立刻給新四軍軍部回電,詢問具體的情況。就在這個時候日軍的進攻更加猛烈了,情況不容樂觀。

劉少奇将新四軍軍部起争執的事情上報給毛主席,最終軍部經過商量後決定采納黃克誠的意見,從鹽城撤軍,放棄鹽城!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事實證明黃克誠将軍的确是有遠見的,這也難怪陳毅會說出那句話!

和妻子約法三章

黃克誠在戰場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黃克誠将軍最為出名的還是他的節儉、他身上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

黃克誠參加革命前曾有過一段婚事,不過結婚沒幾天後,他就去參軍了。不久後黃克誠給妻子寫去一封信:“我是提着腦袋參加革命的,随時都可能發生危險,我不想你白白在家等我,要不你還是另嫁他人吧!”

黃克誠的妻子是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也是個老實人,是以收到丈夫的來信後,很快就改嫁了。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這位老實的農村婦女在生孩子的時候難産死了,黃克誠對此感到十分愧疚。

在黃克誠晚年的時候經常對身邊的從業人員說:“一個人一生中總會有很多遺憾的事情,我這輩子唯一對不起的就是前妻。”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前妻改嫁後,黃克誠單身了很多年。1941年經宋乃德的撮合,黃克誠和唐棣華結婚了,他們沒有舉辦婚禮,也沒有邀請任何親朋好友,隻是和朋友說了這件事。

新婚當天晚上,黃克誠十分嚴肅地對妻子說:

“既然我們要共同生活了,那有些問題還是要說清楚的。

第一,我們都是共産黨,必須要将黨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因為結婚就妨礙黨的利益;

第二,你也知道我身上的擔子很重,職務也很重要,是以有時候可能不能遷就你;

第三,我這有很多軍隊裡的重要檔案,還要經常和人談話,你不能打聽你不應該知道的事情。”

唐棣華覺得第一和第三條都是很正常的,但卻認為第二條有些大男子主義,不過她也同為共産黨,很快就了解黃克誠身上的責任。

唐棣華的父親是當年漢口有名的鴉片販子和大漢奸,是以在全國解放後,遭到了人民政府的逮捕和關押。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1952年春夏之交,中南局決定對唐棣華的父親執行槍決,唐棣華知道這件事後十分傷心,她找到丈夫黃克誠,沒想到剛開口就被黃克誠打斷了:“我們都是共産黨,是不能使用任何特殊權利的,你也不要向我開口,讓我放了嶽父,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唐棣華知道丈夫向來都是鐵面無私,不會為任何人開後門的,她整理好自己的情緒,說:“克誠我都明白,我也是共産黨,知道共産黨不能知法犯法,我隻是想再見父親最後一面……”

在執行槍決的前兩天,黃克誠找到負責此案的高文華,對他說:“中南局既然決定要将小唐的父親擊斃,我們也是沒有意見的。但我準備讓小唐再見她父親最後一面,不管她的父親犯了怎樣的錯,畢竟是生身之父,臨死前去見一面,你覺得怎麼樣?”

高文華回答道:“應該的應該的,這都是人之常情。”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黃克誠将軍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堅持原則,态度更是非常決絕,但他的感情卻是十分細膩的。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1954年黃克誠擔任中央軍委秘書長、國防部副部長等職務,按照規定黃克誠的家屬都能享受相應的生活待遇。

但唐棣華卻說:“我們都是普通人,孩子們将來也要自食其力,不能依靠上一輩的功勞,我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不管将來怎麼樣,一定要保證孩子們能夠接受高等教育!”

唐棣華和黃克誠一樣,都不為子女開後門,而是讓他們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向輝煌的人生。

對老部下嚴格,對自己更嚴格

黃克誠對所有人都很嚴格,即使對方是自己的老部下也是沒有任何特殊照顧的。

1980年1月楊勇為了歡送調離總參的李達、張才千,同時也為了歡迎調來工作的張震,便在京西飯店請他們吃飯,而這頓飯一共花去了400元。

這件事發生不久後,有人将其舉報到了中紀委,黃克誠知道後十分生氣,說:“這樣做是違反規定的,必須要認真調查!”

秘書在一旁提醒黃克誠:“用公款請吃喝都是比較常見的,再說了,張震和楊勇都是您的老部下,要不……”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黃克誠聽了秘書的話更加生氣,怒斥道:“一頓飯就吃了400元?你知道農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才掙多少錢嗎?你知道這400元夠他們生活多久嗎?就是因為他們是我的老部下才更要嚴查,不僅要調查清楚,還必須接受懲罰!”

楊勇、張震和黃克誠都是多年的老戰友,他們曾在一個上司班子裡共過事,在一個飯鍋裡吃過飯,生死與共,感情也是非常深的。

起初楊勇認為招待一下是人情往來,是很正常的事情,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說情,張震等人也說飯錢由他們平分,低調處理一下就行。但黃克誠堅持原則,怎麼說都不肯讓步。

黃克誠想得更加深遠,他認為隻有讓上司幹部以身作則,才能帶動全黨的作風,于是他親自給楊勇打電話:“楊勇啊,聽說你現在官當大了,越來越厲害了。”

楊勇一聽老上司的語氣,立刻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連忙放下電話趕到黃克誠的辦公室承認錯誤:“老上司,這件事我是做錯了,我向您寫自白書與悔過書,您也不用查了,是我出的主意,我來付錢。”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楊勇

黃克誠見楊勇認錯态度很好,便語重心長地說:“楊勇啊,請幾位老戰友吃飯不算什麼大事,但中央是有規定的,你們這些黨上司的就要起帶頭作用。更何況400元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你不能帶好頭,怎麼服衆呢?”

楊勇聽了黃克誠的話越來越羞愧,他從工資裡拿出400元補齊了飯錢,并主動發了通報。

黃克誠不僅對部下嚴格,對自己更是十分嚴格的,他從不搞特殊化,始終保持着在井岡山時期養成的官兵一緻的優良作風。

在抗日戰争時期,在那種非常艱苦的條件下,黃克誠率部轉戰敵人後方,他總是和基層人員同甘共苦。當後勤部門偶爾給黃克誠改善一下夥食,每次都被他給拒絕了。

黃克誠說:“後勤部門的同志們要想辦法照顧好每一位同志的生活,而不是隻照顧我一個人,也不要給我任何特殊。環境如此困難,軍隊和地方的處境都不好,怎麼能隻給我一個人吃好吃的,這讓我怎麼吃得下呢?”

有一次新四軍第三師在開會期間,從業人員特意殺了一頭豬,給黃克誠和其他上司同志都加了菜。

本以為黃克誠等人會十分高興,沒想到他卻批評了從業人員,他說:“應該給你畫張漫畫貼在牆上,讓大家看一看,一邊是老百姓在辛苦,一邊是我們吃的這樣好!”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黃克誠在蘇北抗日根據地的時候,中央曾有過規定,對一些年紀大、身體不是太好的老同志要給予幫助,以保證他們能夠在惡劣戰争中堅持工作。

在被照顧的名單中,也出現了黃克誠的名字,黃克誠知道這件事後,竟然将他的名字給劃掉了,并說:“我不需要照顧,也不準給我開小竈!”

當時黃克誠唯一比戰士特殊的地方,就是他有一匹馬,盡管如此他也很少使用,而是拿來幫助老鄉們幹農活。在行軍的時候,黃克誠又将馬讓給傷病員,而他自己則是拄着一根木棍,和戰士們走路。

看着黃克誠一天比一天瘦弱的身體,戰士和群衆們都心疼不已,然而當大家關心他身體的時候,他卻說:

“我從小就開始吃苦,已經習慣了,這點苦不算什麼。我身為一位共産黨,就應該在苦難中尋找歡樂,更何況現在的艱苦隻是暫時的,我們這麼苦就是為了以後不苦,為了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過上幸福的日子!”

就這樣黃克誠和全體官兵同甘共苦,堅持鬥争,最終迎來了抗日戰争的勝利。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唐棣華将黃克誠的悼詞删了幾句:我們還是尊重他吧

當年中央紀委制定頒布了《關于進階幹部生活待遇的若幹規定》,要求上司幹部們做到的,黃克誠自己第一個做到。

《規定》頒布的當天,黃克誠要求妻子唐棣華交出自己的宿舍,并說:“中央紀委既然有了規定,那麼我們就要帶頭照辦。現在國家給我們分了房子,你們機關之前給你分的就要歸還了。”

唐棣華在這裡已經居住很長時間了,對這套房子也是有很深的感情,現在要交出這套房,她還是十分不舍得的。不過唐棣華很快就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再加上她和黃克誠同甘共苦幾十年,早已習慣了這一切。

既然中紀委有規定,那麼不管别人家如何執行,黃克誠家是必須帶頭的,唐棣華二話不說,就交出了宿舍。

唐棣華的舉動也深深地打動了黃克誠,他說:“謝謝你這麼多年以來對我的支援,你跟着我沒享多少福,卻吃了很多的苦,誰讓你是我黃克誠的妻子呢?咱們就應該帶好頭。”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黃克誠一家

凡是熟悉黃克誠的人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嚴格治家,他們夫婦和孩子,再加上外婆等人住在一個院子裡,每天都過着軍隊裡的生活,十分嚴格。

孩子們的衣服主要由外婆縫制,大孩子穿剩下的給小孩子穿,穿到實在穿不了了,再由外婆拆成布條做成鞋底,一點也不能浪費。

孩子們更是從小被父母告知,他們的車是用來辦公事的,不能用來辦私事。是以不管是孩子們上學或者是外出,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他們都不能乘坐父母的汽車。

黃克誠有個哥哥叫黃時玑,兄弟兩個的感情是非常好的。當時是黃時玑挑着行李和書箱,步行幾十裡的山路,将黃克誠送到永興縣城讀書。在可怕的“白色恐怖”期間,黃克誠和幾個同志悄悄回家躲在山上,他們能夠生存下來全靠哥哥和嫂子送飯送水。

黃克誠擔任湖南省委書記的時候,黃時玑仍在農村以種田為生,從未沾過黃克誠的光。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按理說黃時玑對黃克誠是有恩的,對革命也有功勞,給哥哥一官半職也不是很過分,但令人意外的是黃克誠嚴于律己,從未行使過手中的權力,也從未給哥哥任何特殊待遇和照顧。

黃時玑和妻子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兒子的身上,新中國成立後,妻子對兒子黃開衡說:“你去找你二叔吧,他在城裡當官,也能給你找一份好工作。”

經過一番曲折,黃開衡找到自己的叔叔,叔侄倆聊了很長一段時間後,黃開衡說:“叔叔,我要工作!”黃克誠問:“你的教育程度怎麼樣?”

“隻讀過一年書。”黃開衡回答道。

黃克誠聽了侄子的話沉默了,說:“你的教育程度有些低,依我看你還是去當挖煤勞工吧?”黃開衡搖搖頭說:“我不要去挖煤,我要去讀書!”

黃克誠說:“既然你想要讀書的話,那就去湖南革命大學吧,這裡的師資還是很不錯的。”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第二天黃開衡就去考試,但因為教育程度太低而被刷了下來。黃克誠當時是湖南革命大學的校長,但他并沒有為自己的侄子開後門,而是說:“你看,我就說你适合當勞工吧?不如當個信号工怎麼樣?”

黃開衡還是搖搖頭,說:“我還是要讀書!”黃克誠見侄子讀書的決心如此大,便送他去長郡中學讀完國中和高中。在黃開衡臨走前,黃克誠囑咐道:“我隻能給你指出一條明路,但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就看你自己的了!”

黃開衡聽了叔叔的話深受啟發,讀書期間十分用功,高中畢業後考上中南政法學院,1959年順利畢業。

1986年重病纏身的黃克誠住進醫院,但他拒絕接受治療和用藥,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病已經治不好了,他對醫生們說:“請你們不要為了我浪費國家的錢财了。我已經油盡燈枯了,為人民做不了什麼事,現在反而要花費人民的錢财來治病……”

1986年黃克誠逝世,唐棣華看過悼詞後删了幾句話:還是尊重他吧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黃克誠想的不是自己,而是為國家節約錢财。黃克誠臨終前已經講不出話了,他顫抖着雙手,十分吃力地寫下遺言:“我的喪事一切從簡,不準家人額外向組織上提出任何要求。”

1986年12月28日,黃克誠因病逝世,享年84歲。在黃克誠的追悼會上,秘書請示唐棣華關于黃克誠追悼會規格的時候,她隻是接過秘書手中的悼詞,認真默讀一遍後,将悼詞中幾句評價較高的話給删除了,并将“突出貢獻”中的“突出”給删掉。

唐棣華說:“克誠一生沒有給自己争過什麼,我們還是尊重他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