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父親的教育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親對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養、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斯賓塞
許多時候我們都強調母親在家庭中的作用,往往忽視了父親這個角色的存在,但其實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給孩子有效的陪伴
想成為一位合格的爸爸,首先要自我認識到父親這個角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努力給孩子有效的陪伴。如果連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都沒有,就更别談教孩子成長了。
親子陪伴的過程會對孩子的性别認知、智力培養、性格完善都起着十分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嬰幼兒時期,孩子會更容易建立起安全感與歸屬感。
對于孩子來說,一個常陪着他一起運動,玩耍的爸爸,要比隻知道捧着手機的爸爸生動許多。是以,無論工作多忙,多累,都要盡量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同時孩子也會回饋你最純真的愛意。
常常陪伴孩子,會讓孩子明白:爸爸不光是為這個家遮風擋雨的人,更是他們人生中永遠不會缺席的男人。
言而有信,說到做到
“這次考試考第一名,爸爸就帶你去遊樂園玩”
“等寶寶生日那天,爸爸就買這個玩具送你”
“爸爸答應你,一定去給你開家長會”
……
随口答應孩子的事情,不要轉身就忘,這樣會使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一位合格的父親,是隻要答應了孩子,不管多小的事情也一定會做到。
父愛如山,身為一位好爸爸,就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可以依靠、可以崇拜的榜樣,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模仿父親,從父親身上擷取能量。
是以,想要孩子成為一個言而有信的人,那麼首先自己答應孩子的事情就要做到,不然就不要輕易許下諾言。
做錯事一定要道歉
有些家長自持身份,在家庭教育中,即使自己做錯事情,也不會承認,他們會認為向孩子道歉是一種特别折損自己形象的、特别掉價的行為。
但其實堅持不道歉才是最最錯誤的行為!因為這樣不僅深深地傷害了孩子,還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孩子雖小,卻也是有着明辨是非的能力的,他們心裡其實什麼都知道。
艾麗卡·蕾絲切爾曾在《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說:“優質父母知道,道歉不會削弱他們作為父母的權威,它是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表現。”
及時道歉,是對孩子的尊重,是對自我言行的反思,更是對孩子感受的共情。懂得向孩子道歉的爸爸,才是真正明智的好爸爸,也才會更受孩子喜歡與尊重。
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
有些爸爸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往往習慣采取指令式的口吻,不給孩子留有商量的餘地,直接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這其實是很不合理的。要知道,從孩子掙脫父母的雙手、蹒跚學步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的獨立意識就已經開始萌芽了,自尊心也在不斷增強。
是以,他們越來越渴望能夠平等地和大人交流,而不是像個下級一樣,總是乖乖執行上級的指令。教育家阮庚梅說過:多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你看到的将是一個純真無暇的世界。
合格的好爸爸會蹲下來與孩子平等交流,不控制孩子的發言權,給他表達思想的空間,做孩子忠實的聽衆、知心的朋友。
對孩子來說,生活中的好爸爸不盡相同,可以是努力撐起一個家,成為全家人依靠的英雄;可以是表面嚴肅,内裡情感充沛,熱衷于用行動表達所有愛意的“傲嬌大叔”;也可以是參與孩子成長每一步的玩伴。
盡管表達方式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那就是對孩子深沉又溫暖的愛。對于孩子來說,爸爸的愛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