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第一位因科舉舞弊被斬首的正一品官員,慈禧拒絕為他翻案

文/王國棟

從今天的法治角度來看,如果有人在考公務員時作弊,一般隻會處于取消考試成績或取消錄用資格的處罰,最嚴重的司法考試作弊,頂格處理也就判處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然而在1859年的晚清時期,一名正一品大學士卻因為在主考鄉試時收受考生賄賂,違規錄取舉人而被斬首示衆,成為滿清王朝入關後因為科舉舞弊而被殺的第一人。這個中了頭彩的一品大學士就是柏葰。

柏葰這個人在中國曆史上并不出名,如果不是因為科舉舞弊被鹹豐皇帝砍了腦袋,估計知道他的人隻能在曆史學家裡面找。小編也是在查找曾國藩當年作弊的資料時,才無意中發現這号人物。

清朝第一位因科舉舞弊被斬首的正一品官員,慈禧拒絕為他翻案

柏俊,出生年月失考。巴魯特氏,原名松俊,字靜濤,蒙古正藍旗人,清朝大臣。道光六年進士(1827年),選庶吉士,授編修。累遷内閣學士,兼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十八年,出為盛京工部侍郎,調刑部,兼管奉天府尹。二十年,召授刑部侍郎,調吏部,又調戶部。二十三年,充谕祭北韓正使,例有餽赆,奏卻之。二十五年,充總管内務府大臣。二十六年,典江南鄉試。1850年鹹豐皇帝即位後,受到重用,升兵部、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可以這麼說,柏俊的仕途在道光、鹹豐兩朝都算是比較通暢的。

1858年,已經升任文淵閣大學士(正一品銜,位同宰相)的柏俊受命主持順天府(今北京地區)的鄉試,兩位副主考官是和禦史程庭桂。在這次科舉考試中,考生羅鴻祀家境富裕,自恃沒有能力考上舉人,通過柏俊家人向柏俊及監考官浦安行賄,将其他考官已經列入"副榜"(落選榜)的羅鴻祀的試卷偷偷調入"正榜"(拟定錄用的舉人)。結果在""(相當于現在的複審)時,通篇錯别字的羅卷引起磨勘官的懷疑,并将此事上報給了監察禦史孟傳金,孟傳金親自檢視了羅鴻祀的試卷,确定有舞弊之舉,向鹹豐皇帝上奏,此案爆發。據說鹹豐皇帝親自讓宦官将羅鴻祀的卷子取來檢視,發現總字數700餘字的文章,語句不通順就不說了,錯别字都超過了300個,連生員的水準都沒有。鹹豐皇帝有些不敢相信,命羅鴻祀在南書房重考,令大學士肅順監考。羅鴻祀不學無術,自然考得一塌糊塗。鹹豐皇帝大怒,下旨嚴查此案。

清朝第一位因科舉舞弊被斬首的正一品官員,慈禧拒絕為他翻案

1859年,經過半年多的調查驗證,負責審理此案的肅順終于向鹹豐皇帝送出了一份詳盡的調查報告。考生羅鴻祀向主考官柏俊、監考官浦安等人及其家人行賄,以調換考卷的方式,使已經落榜的羅鴻祀中舉;滿族考生平齡是伶人(平劇演員)出身,按大清法律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但副主考官程庭桂及其兒子收受了賄賂,以塗改試卷和姓名的方式幫助其取得舉人功名。案件真相大白,剩餘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這些涉嫌科舉舞弊的犯罪分子。

考生羅鴻祀因為賄賂主考官竊取功名,按律判處死刑;考生平齡賄賂考官違規擷取功名,案發後又拒絕交代實情,遭受酷刑後死于監獄;柏俊的家人案發後畏罪自殺;監考官浦安收受賄賂幫助考生羅鴻祀作弊,按律處死;副主考程庭桂收受考生平齡賄賂,讓其違規中舉,被革職充軍,其子程炳采被處斬;副主考官監考不嚴,知情不報,革職還鄉。

清朝第一位因科舉舞弊被斬首的正一品官員,慈禧拒絕為他翻案

這些人都比較容易處理,畢竟法律擺在面前。然而如何處理主犯柏俊,鹹豐皇帝和大學士肅順等人卻發生了争執。柏俊身為文淵閣大學士,官居一品,如果按律将其處斬,将開創大清朝入關以來的先河。鹹豐皇帝有意饒其一命,革職罷官了事。但是肅順卻按律力争,說科舉是國家選拔人才的制度,應該嚴格執法、明正典刑,非要判處柏俊死刑不可。最後在朝廷大臣們的公議下,鹹豐皇帝隻得判處柏俊死刑,并讓肅順監斬。

行刑那天,肅順以私人的名義,和柏俊聊了一回家常。柏俊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隻得引頸受刑。成為清朝第一位因為科舉舞弊而被斬首的正一品官員。

1861年,鹹豐皇帝病逝,兩宮太後聯合恭親王發動政變,将肅順等顧命八大臣一網打盡,通通處死。有大臣将當年的柏俊科舉舞弊案翻出來說事,慈禧太後批示:柏俊罪有應得,拒絕為其翻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