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漢人,為什麼沒人推翻清朝恢複漢制?

作者:小狗烏吉

清朝走向晚期的時候,政治上逐漸被漢人所掌控,尤其是當時出現了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著名的四大名臣。這四大名臣在晚清時期做了一系列的事情,對晚清的政局産生了重大的影響。

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漢人,為什麼沒人推翻清朝恢複漢制?

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漢人,為什麼沒人推翻清朝恢複漢制?

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漢人,為什麼沒人推翻清朝恢複漢制?

一、曾國藩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

我們熟悉曾國藩,那是因為他是湘軍統帥,并且鎮壓了太平軍運動。可是我們不知道的是,曾國藩還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理學大師。

理學,也就是程朱理學,是儒家思想的一種延伸,是以說我們也可以稱曾國藩為儒學大師。儒學最講究什麼?自從董仲舒改革以後,儒學就成了君主們的統治工具,是以最講究忠君愛國。忠君要放在愛國跟前。

深受理學思想的束縛,你讓曾國藩起兵造反,那還不如那把刀殺了他不可。他對理學的崇拜,一定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可以說理學思想是曾國藩的立身之本。

那麼曾國藩對理學究竟崇尚到什麼程度呢?其實我們從他自律的生活中,就能看得出來。在他的日記裡有這麼幾件小事。

第一件事,曾國藩每天都定時定點起床,基本上沒有懈怠的時候。每當他起床懈怠的時候,他都會在日記上寫上這麼一句話:晏起,真下流矣!也就是說起晚了,真是下流啊!

第二件事,曾國藩的同僚有一回娶了一房小妾,曾國藩聽說以後,心裡有很強的欲望,想要看看這個小妾好不好看。回來以後他在日記上寫道:友人納姬,欲強之見,狎亵大不敬。也就是說,朋友的小妾長得好看,我想看一眼,都算是很大的罪過了。

第三件事,33歲的曾國藩,看到朋友的兩個小妾長得很漂亮。他多看了兩眼,并且心生邪念。回來以後他立刻又寫道:同見海秋兩姬人,諧谑為虐,絕無閑檢,放蕩至此,與禽獸何異!直接把自己罵成了禽獸。

對理學如此崇尚的曾國藩,你想讓他反叛清朝,從思想上根本就不可能!如果曾國藩真的這麼做了,那他的立身之本就沒了,他整個人都會垮台。他之是以有這麼大的成績,其根源就在于他有一顆忠君報國的思想。

是以說曾國藩的确有能力滅了清朝,可是他沒有這麼做,那是思想上的禁锢太多。他弟弟曾國荃可就沒那麼禁锢了,曾經希望曾國藩起兵,結果被曾國藩臭罵了一頓。

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漢人,為什麼沒人推翻清朝恢複漢制?

二、左宗棠壓根沒工夫去推翻清朝。

左宗棠沒考上進士,這是他一生的硬傷。因為沒考上進士,是以他在官場,其實沒有多少朋友。因為官場同僚們第一次見面,都會問一下你是某某年的進士,說不定兩人還是同年,這樣一來大家就有了共同話題。

可是左宗棠啥也沒有,他就考了個舉人,在家教書種地,過了很多年普通人的日子。是以說左宗棠在朝堂之中,是沒有任何根基可言的。

他之是以能夠得到重用,完全是因為自身的能力很強大。他對誰都不服氣,甚至也不服氣曾國藩。這就使得他在湘軍中的人緣也很一般。

是以從始至終,左宗棠的勢力其實都不算太大。在平定太平軍以後,左宗棠還能夠得到重用,這本身就很不容易了。是以左宗棠壓根就沒有奢望靠自己的力量推翻清王朝。

實話實說,慈禧太後對左宗棠還是相當器重的。本來讓左宗棠到福建建立南洋水師,結果西北戰亂,是以左宗棠又被派到西北去剿滅撚軍叛亂。

等到撚軍被平定以後,左宗棠又帶着人馬進入新疆,擊敗了阿古柏集團,收複了新疆的大片土地。

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漢人,為什麼沒人推翻清朝恢複漢制?

在這之後,左宗棠就老了,他實在是沒有任何時間去考慮推翻清朝的事情。從情理上來說,左宗棠的一切都是清朝給的,他沒理由推翻清朝。

三、李鴻章是慈禧的忠實粉絲。

李鴻章早年跟着曾國藩後面做幕僚,後來在曾國藩的建議下,自己跑老家發展了淮軍勢力,從此也開始在政壇上發光發熱。

他比曾國藩、左宗棠要小一些,算得上是他們的晚輩。軍事能力也比不上前兩者,是以他知道,淮軍隻是他的政治資本,卻絕對不足以讓他推翻清王朝。

李鴻章當時為了升遷,一門心思跟着慈禧太後後面混。找了一個好靠山,手裡又有兵權,自然能夠混得開。

當初左宗棠做浙江巡撫的時候,李鴻章還隻是一個幕僚。可是沒幾年功夫,大家都是總督級别的人了。由此可見李鴻章的升遷之路有多快。

是以李鴻章對慈禧是感恩戴德的,他從沒想過背叛慈禧。慈禧向11國宣戰時,東南各省選擇概不奉诏,甚至推舉李鴻章為總統。可最後李鴻章還是選擇放棄這一切,向慈禧效忠。

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漢人,為什麼沒人推翻清朝恢複漢制?

四、張之洞沒這個實力。

張之洞雖說也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可是他手裡的軍事實力是最弱小的。張之洞主要的功績,在于發展中國的近代工業。

他在湖廣地區搞了一系列工廠,為後來中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除了工業上的成績,張之洞對教育也有很大的支援。

可是張之洞在軍事上偏偏沒有多少涉獵,是以以他的實力能在湖廣地區自立都成問題,更别說推翻清朝了。

在這些所謂的“名臣”眼中,統治階級的利益遠高于所謂“滿|漢”之間的沖突。

滿清那些名臣,無論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或者加上胡林翼、彭玉麟。這些腐儒,站在人民的身上,從來就沒有為勞苦大衆謀未來之念,所謂的平天下,也是一家一族之天下,或者士大夫的天下,而非人民的天下。

晚清四大名臣都是漢人,為什麼沒人推翻清朝恢複漢制?

即使他們改朝換代,也是同過往一樣,皇帝輪流轉,明年到我家。不會觸發深刻的社會革|命,更不會以百姓之幸福為目标。充其量是減少了沖突,而不是去掉了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