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革命人在日本留學?

作者:小狗烏吉

20世紀上半葉,日本曾經發起過多次侵略戰争,給周邊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傷害,特别是對中國和南韓的侵略行徑,讓人們對日本産生了很強烈的憤怒和不滿。然而,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仍舊有很多人選擇前往日本留學。

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革命人在日本留學?

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革命人在日本留學?

甲午戰敗,有志救中國的仁人志士想去那裡尋找到救國的良方。

畢竟日本明治維新成功後,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國力大增,當時中國人認為日本是鄰國,又因為同是東方國家,接受的文化氛圍又比較相似,而且日本成功的學習了西方的技術,當時大部分人認為日本在這方面比較有經驗,學習日本應該會少走不少彎路,從經濟角度來說去日本也是比較理想的。

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革命人在日本留學?

★ 日本文化受中華文化非常深厚,無論地域、文化還是曆史,都是非常相近的,在文化上中國和日本有着共同的根脈, 對中國留學生有很強的親和力。以及地域的相近性,也決定着兩個國家的共同性更多。

★ 日本成為了中國革命的中心。清朝末年,當很多人維新變法失敗後,或者在國内發動起義失敗後,或者實施暗殺活動失敗後,他們都會選擇去日本躲避。畢竟日本離中國最近,而且日本又強大,清政府也不敢随意去日本抓人。是以大部分革命人士,都選擇逃亡日本。中國那時候的進步團體,都是在日本成立的,這也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中國學生去日本留學。

★ 日本出于侵華的考慮,積極培植扶持中國各方勢力及親日勢力。而留學生是最好的管道,故給予中國留學生不少便利和資助。據統計抗戰時期最主要的僞政權,近4成有日本留學背景。

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革命人在日本留學?

★ 日本是中國鄰國,留學便利。那時候的交通不發達,要遠渡重洋到達英國、法國、德國或者美國,都是比較困難的。一是路途遙遠,二是需要花費的路費數量特别大,三是去了這些國家後,生活的壓力也很大。

比如去日本留學的部分人中,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钊、魯迅,而軍事方面的人更多了,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就是日本士官學校出身,毫不誇張的說,整個國民黨高層,大部分都是留學過日本的。

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革命人在日本留學?

而前往西方國家的留學生,基本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周恩來總理、朱德總司令、鄧小平主席、國民黨方面孫立人将軍等等。

而讓中國成為強國的科學家們,基本上也都是留學西方國家,比如:核彈之父趙忠堯先生、錢學森教授等等,不得不讓人深思,教育才是立國之根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