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100位曆史人物:阿敏

作者:搜文趣

愛新覺羅·阿敏(1586年—1640年),是清朝初期的重要宗室成員和将領,屬于愛新覺羅氏。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次子,是以也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在後金政權中,阿敏被封為二貝勒,是當時權力較大的宗室成員之一。

清朝100位曆史人物:阿敏

阿敏早年便随軍出征,表現出色。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他與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一同領兵攻取了烏拉部的宜罕山城,這是他首次顯露軍事才能。随後在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他的父親和兄弟因謀叛努爾哈赤的事件被處理,阿敏雖涉入其中,但最終免于死刑,隻是被剝奪了一半部屬。

在天命年間,阿敏的軍事才能進一步得到發揮,他在對抗明朝的戰争中屢立戰功,包括在薩爾浒之戰中擊敗明軍,攻克沈陽和遼陽,以及率軍進入北韓取得勝利。天命三年(1619年),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阿敏被任命為鑲藍旗的旗主貝勒。

然而,阿敏的晚年卻遭遇了不幸。天聰四年(1630年),在明朝軍隊的壓力下,阿敏放棄了遵化、永平等城,這一行為給後金造成了重大損失。皇太極對此極為不滿,認為阿敏“毀壞基業”,因而在同年将阿敏囚禁。阿敏被指控有十六大罪,包括妄自尊大、紊亂軍紀等,最終在1640年病逝于獄中。

清朝100位曆史人物:阿敏

阿敏的一生是典型的由盛轉衰的過程,他曾是後金的重要将領和權力核心成員,但最終因為戰略失誤和政治鬥争而失去了一切。他的故事反映了清朝早期宗室權力鬥争的一面,也展現了那個時代軍事和政治的複雜性。

愛新覺羅·阿敏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侄子,他的父親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阿敏的家庭情況如下:

1. **父親**:舒爾哈齊,努爾哈赤的弟弟,後金的重要将領。

2. **母親**:富察氏,阿格巴晏之女。

3. **妻子**:阿敏有多位妻子,包括輝發納喇氏(台詩貝勒之女)、拜音達裡之女、額諸之女,以及博爾濟吉特氏(紮魯特台吉洛薩之女和巴林部台吉塞特爾之女)。

4. **兒子**:阿敏有數個兒子,其中包括宏科泰(與父一起被囚,一年半後去世)、艾度禮(鎮國公,後因反對二王擅政被處決)、固爾瑪珲(溫簡貝子)、恭阿(鎮國公)、果蓋(鎮國端純公)、果賴(鎮國公)。

5. **女兒**:阿敏有三個女兒,其中之一嫁給了蒙古敖漢部台吉索諾木杜棱,這是皇太極在莽古濟死後對其夫索諾木杜棱的安撫之舉。

6. **養女**:阿敏的養女是其弟寨桑武之女,後來嫁給了巴林部塞特爾台吉。

清朝100位曆史人物:阿敏

阿敏的家庭成員涵蓋了當時後金及蒙古的貴族,反映了當時通過政治聯姻加強部落間聯系和影響力的時代特征。阿敏本人在後金時期是一位重要的軍事将領和政治人物,他的兒子們後來也獲得了清朝的爵位,顯示了家族在清朝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然而,阿敏因在天聰四年(1630年)的軍事失誤和政治鬥争,最終被皇太極幽禁并逝世于獄中。

愛新覺羅·阿敏作為清初的宗室成員和将領,參與了多場重要的戰役,以下是他參與的部分戰役:

1. **薩爾浒之戰**:天命四年(1619年),阿敏參與了這場對抗明朝的戰役,在薩爾浒山、尚間崖及棟鄂路等地擊敗明軍,這是後金與明朝之間的關鍵戰役之一。

2. **滅葉赫部**:同年(1619年),阿敏參與了對葉赫部的征讨,進一步鞏固了努爾哈赤的勢力。

3. **攻克沈陽與遼陽**:天命六年(1621年),阿敏随努爾哈赤攻克了沈陽和遼陽兩座重要城市,這兩場勝利對後金的擴張至關重要。

4. **北韓戰役**:天命六年(1621年)冬,阿敏率軍進入北韓,夜襲了毛文龍的部隊,并在林畔之戰中取得勝利。

5. **征喀爾喀巴林部及紮魯特部**:天命十一年(1626年),阿敏參與了對喀爾喀巴林部及紮魯特部的征讨。

6. **攻打北韓**:天聰元年(1627年),阿敏與貝勒嶽讬等一起攻打北韓,迫使北韓國王李倧求和,并訂立了“江都之盟”。

7. **甯錦之戰**:天聰四年(1630年),阿敏随皇太極親征錦州、甯遠,參與了甯錦之戰,擊斬明軍千餘人。

8. **守永平**:同年,阿敏在守永平期間,向西掠奪并降服了榛子鎮。

這些戰役展現了阿敏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對後金擴張及清朝早期穩定的重要貢獻。然而,他在天聰四年(1630年)的失誤導緻他被皇太極幽禁,最終在獄中去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