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精品引領文藝繁榮——五年來陝西文藝精品回眸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号角。5年來,陝西省廣大文藝工作者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把握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依托我省豐厚的文化資源優勢,圍繞重大革命和曆史題材、現實題材、陝西本土題材,重點策劃推出了一系列讴歌黨、讴歌祖國、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持續推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努力描繪文化強省建設的壯美圖卷。

以精品引領文藝繁榮——五年來陝西文藝精品回眸

長篇小說《主角》

著名作家陳彥的長篇小說《主角》于2018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并于2019年先後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第十五屆公德心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個獎項收入囊中,展現了“文學陝軍”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堅持創作的豐碩成果。

《主角》自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被認為是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的重要收獲,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命運之書,是一個以中國古典的審美方式講述的寓意深遠的“中國故事”。

《主角》圍繞一個名叫憶秦娥的秦腔演員展開,以紮實細膩的筆觸叙述了她從11歲拜師學藝到51歲功成名就的生命曆程和舞台生涯,又從憶秦娥寫到她女兒宋雨,時間跨度達40多年。書中所展開的,是一幅複雜世相的宏闊畫卷,包含着對人的命運的複雜考量,是一曲文化、人性與時代共築的人間交響。《主角》以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鮮明的時空坐标,寫出了曆史的本質,它着重表現了曆史深處的東西,而非曆史浮光掠影的表象。

短篇小說《出警》

2018年,陝西省青年作家弋舟憑借作品《出警》,一舉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正如篇名所示,這部小說事關警事,事關警察,主要講述了“我”進入警察隊伍之後所看到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出警》現已被收入作者的短篇小說集《丙申故事集》中。

魯迅文學獎評委會在給《出警》的頒獎詞中寫下了這樣的話:“《出警》展現着對心靈辯證法的深入了解。不回避人性的幽暗和荒涼,更以執着的耐心求證着責任和療救。急劇擴張的城市邊緣,在喧嚣的人群中,被遺忘的也被守望着,令人戰栗的冷被一盞燈不懈地尋找、照亮。”

弋舟曾表示,寫作亦如硬币,正反兩面構成了它完整的形狀。寫作《出警》,是作者想忠實地回到小說的倫理中,讓每一個生命的實相去解釋自身,讓小說家的筆驅散那些“社會性”紛纭的表象,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之為人的本意,猶如摩挲硬币的兩面一般,完整、全面地打量我們的世界。

以精品引領文藝繁榮——五年來陝西文藝精品回眸

話劇《柳青》

2019年,由西安話劇院有限責任公司推出的話劇《柳青》,在參評的38台劇目中脫穎而出,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

話劇《柳青》講述的是人民作家柳青和他筆下的農民生活的故事。柳青紮根皇甫村,帶着妻子兒女在皇甫村蹲點14年,用筆杆子記錄人民群衆的生活,從人民群衆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用鄉裡鄉親的創業史來見證時代的變遷,寫就了《創業史》。

該劇劇情設計緊湊巧妙,人物形象塑造飽滿,語言鮮活風趣,生動展示了柳青等老一輩藝術家對群衆的深厚感情和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人民抒寫的高尚情操,是一部讴歌黨、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傾情之作。同時,本劇把作家柳青與人民、柳青與《創業史》、人民與《創業史》的關系有機地融合到一起,令觀衆沉迷其中。

借助豪華創作團隊細膩、創新的藝術勾勒,以及精妙的話劇舞台語彙,話劇《柳青》高度呈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人格。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曾評價這部話劇“整部作品所煥發出的人民精神、實踐品格與理想光芒,讓觀劇者充分領略到現實主義創作的時代魅力”。

以精品引領文藝繁榮——五年來陝西文藝精品回眸

話劇《平凡的世界》劇照。

話劇《平凡的世界》

2019年,話劇《平凡的世界》接連斬獲第十五屆公德心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國際戲劇學院獎”。

陝西省委宣傳部重點扶持劇目,由陝西演藝集團、陝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排演的話劇《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展現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陝北地區勞動人民在大時代曆史程序中平凡而又曲折的人生道路,是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反映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曆史程序中所面對的艱難困苦。

話劇《平凡的世界》緊扣原著小說的精神核心,本着貼近人民、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創作宗旨,忠實還原了原著所描寫的改革開放初期,陝北地區普通人在大時代曆史程序中平凡而又曲折的人生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孫少平、田潤葉、田曉霞等一大批淳樸善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熱情讴歌了陝北勞動人民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一代代青年人為實作美好生活而拼搏奮鬥。

該劇運用多元化的舞台表現形式,将陝西獨有的黃土地文化融入戲劇表演之中,讓原汁原味的陝西文化在全國舞台上華麗綻放,在全國推動形成了“陝派話劇”風潮。

以精品引領文藝繁榮——五年來陝西文藝精品回眸

話劇《麻醉師》

陝西省委宣傳部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項目、陝西省文化廳重點文藝創作項目,西安演藝集團話劇院打造的話劇《麻醉師》先後獲得第十五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大獎、第十四屆公德心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話劇《麻醉師》是根據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麻醉科已故副主任陳紹洋的事迹而創作的。陳紹洋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生,他立足崗位,兢兢業業,精誠奉獻,以“大醫精誠,妙手仁心”為職業操守,用自己的生命诠釋了一個醫生最崇高的醫德。西安演藝集團話劇院以他為原型,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鮮活的藝術形象——陳紹強。

《麻醉師》取材于真實人物和真實事件,但并不拘泥于既定事實。該劇從愛情、親情、友情三維立體全方位塑造主人公陳紹強的形象,将現實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情懷完美結合,對陳紹強的刻畫有血有肉、真實感人。同時,該劇深刻揭示了現實社會的醫患關系和“被麻醉”的社會現象,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弘揚了中國精神,講好了陝西故事,展現了當代社會生活的人性閃光點。

秦腔新編曆史劇《關中曉月》

2020年9月,第3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揭曉。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演員齊愛雲、西演集團·西安三意社演員侯紅琴憑借在西演集團·周至縣劇團創排的秦腔新編曆史劇《關中曉月》中的精彩表演,分别獲得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配角獎。

秦腔新編曆史劇《關中曉月》以陝西泾陽商人、安吳堡女主人周瑩為原型,塑造了深受關學思想影響、代表秦商精神的人物形象商英,講述了商英為救護近代關中大儒劉古愚铤而走險,面對重重困難,傾盡家産,最終儲存了關學一脈的故事。該劇在曆史真實的基礎上,從一個小女子的義舉出發,将她的情感變遷嵌入大曆史背景下,通過對人性人情的透視,深刻地展示了在新舊思想更疊之時,一個普通女性緻力于保護文化命脈的心路曆程。

該劇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我省基層院團傳承發展戲曲藝術的優秀創作成果和服務基層人民群衆的良好精神風貌。

秦腔現代戲《易俗社》

2018年5月,第28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揭曉。西安易俗社社長惠敏莉憑借在秦腔現代戲《易俗社》中林夢芸一角的精彩演繹,摘得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

易俗社是一個具有百年曆史的古老劇社。秦腔現代戲《易俗社》講述了易俗社早期30餘年的曆史。該劇通過史料展示的實線與劇情演繹的虛線,将女主人公林夢芸30多年追随易俗社,最終成為易俗社第一位女演員的故事和易俗社的重要曆史事件相結合,将人物的抉擇、劇社的興衰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相交織,塑造了以關震易、林夢芸、劉天俗、高玉軒為代表的群體形象,以小見大、以點代面,講述了易俗社早期30餘年的曆史,凸顯了以他們為代表的文化人護家愛國、開拓創新、執着堅守、樂于奉獻、勇于擔當的精神風貌和始終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家國情懷。

以精品引領文藝繁榮——五年來陝西文藝精品回眸

電視劇《裝台》

今年6月,第2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獲獎名單公布。最佳編劇(改編)由陝西本土電視劇《裝台》編劇馬曉勇獲得。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與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中國電視“金鷹獎”并稱為中國電視劇三大獎。

電視劇《裝台》根據著名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堅守樸素、熾熱的影視初心,着眼于普通勞動者的情感細膩之處,講述了以刁順子為首的舞台搭建者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是一部口碑與收視率雙豐收的電視劇作品。

電視劇《裝台》自2020年11月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後獲得大衆與業内好評。劇中除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劇情外,濃郁的煙火氣、幽默感十足的“陝普”、秦韻十足的秦腔、西安特有的風味美食,以及陝西人的樸實憨直等,都成為觀衆熱議的話題。

對于這部具有濃郁陝西風情、充滿人間煙火氣的電視劇,《人民日報》刊發文章《切入生活深處作品才有魅力》,評論道:“電視劇《裝台》赢得觀衆和市場好評,再次揭示和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把創作擺在根本位置,向着社會生活和時代精神深入開掘,是文藝創作成功的根本。”

電視劇《歲歲年年柿柿紅》

2020年9月,我省推出的《歲歲年年柿柿紅》榮獲第3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

《歲歲年年柿柿紅》是由沈航執導、王茜華領銜主演的農村題材劇,講述了一名普通農村婦女楊柿紅,從結婚成家到遭遇困境,最終兒孫滿堂收獲幸福的感人故事。該劇表現了在40年農村變遷史中一代農民的命運史、心靈史和情感史,具有史詩品格。

《歲歲年年柿柿紅》由深掘生活而得,是對陝北農村風俗畫的精美呈現,被譽為真正的良心劇、影視界的一股清流。該劇用樸素的方式将大時代背景下一個女人史詩般的艱辛歲月娓娓道來,淚點笑點俱全,在命運的博弈中湧動着人性的溫暖。

以精品引領文藝繁榮——五年來陝西文藝精品回眸

電影《周恩來回延安》

電影《周恩來回延安》于2019年8月榮獲第十五屆公德心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由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攝制的電影《周恩來回延安》于2019年5月15日在全國上映。該片根據陝西知名作家曹谷溪的電影文學劇本《周總理回延安》改編,講述了1973年6月身患癌症的周恩來在時隔26年後,重回延安停留的22個小時中發生的故事。

該片以1973年6月周恩來回到延安的曆史事件為叙事中心,以4個時空交錯進行的藝術手法,講述了周恩來在延安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串聯起延安人民、北京知青、周恩來身邊從業人員等人物群像,演繹了一代偉人對人民的深情牽挂。影片以小見大、以情動人,以獨特視角再現了周恩來22小時短暫延安之行這段鮮為人知的曆史,對于當下現實主義題材,尤其是重大革命曆史題材影視創作具有深刻意義。

3D秦腔電影《三滴血》

2020年12月,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西安演藝集團等共同推動打造,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攝制完成的首部3D秦腔電影《三滴血》,斬獲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獎。

中國戲曲電影展是我國最專業、最具權威性的戲曲電影展,旨在搭建戲曲、電影互相融合,共同發展的平台,推動中華戲曲藝術的傳承和電影藝術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首部秦腔黑白電影《三滴血》問世,赢得無數觀衆稱贊。3D秦腔電影《三滴血》以戲曲表現為根本,電影展示為形式,找準高科技與傳統藝術的契合點,将音樂、文本、表演等有效結合,最終把這一舞台經典完美展現在觀衆面前,讓秦腔《三滴血》從戲曲舞台走入3D電影世界。

歌曲《一路走來》

歌曲《一路走來》于2019年8月榮獲第十五屆公德心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由趙季平作曲、屈塬作詞的歌曲《一路走來》,書寫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一路走來”的曆史。從“推開了窗戶”到“敞開了大門”,從“栽下了幼苗”到“長成了森林”,歌詞落筆由小到大、由遠及近,将家國情懷和曆史責任感融入其中,想象空間寬廣,内涵深邃豐富。曲子由圓号伴随鐘聲進入,營造晨曲般的引子,此時音樂似平靜的溪流,在弦樂群與管樂組交融後,漸次彙聚成湧動的大潮。音樂素材提煉精巧,簡明而不繁複,旋律自然流暢。男中音演唱使得音樂在抒情段落裡溫暖親切,在豪情激昂中豐實堅定。(文字由記者 陳志濤整理圖檔均為資料圖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