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長捷:我,為什麼就成了戰犯呢?曾經是抗日戰場上的常勝将軍

提示:在這裡,不難看出,曾經叫做“拾拾”的陳長捷,更多地懂得如何去感恩,卻不怎麼懂得人生最終是由自己做主的道理,而人活一輩子,是非成敗,僅靠感恩是不夠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讓他的生命裡多出了這樣一句沉痛的歎息——成也感恩,敗也感恩。

陳長捷:我,為什麼就成了戰犯呢?曾經是抗日戰場上的常勝将軍

陳長捷的命是被撿拾回來的,是以,他有一個小名叫“拾拾”。

撿拾陳長捷的人是他的哥哥姐姐。陳長捷出生于一個農民的家庭,他的母親受人雇傭當乳母。人的乳水不是說有就有的,是以,這是一個需要生很多孩子的職業。也因為這個,陳長捷的哥哥姐姐衆多。

生陳長捷的時候,母親可能是年齡有些偏大了,乳水少了,但又不想失去自己的工作,用乳水換一點錢來支撐貧寒的家庭。是以,就早早地把陳長捷的奶斷了,把陳長捷扔在陳家的宗祠裡聽天由命。陳長捷的哥哥姐姐們見了,覺得一條命不能就這麼了斷了,一起來到宗祠心痛地将陳長捷抱回家,并給陳長捷取了“拾拾”這個名字。

陳長捷幼小的生命就這樣被撿拾回來了,沒有人知道他是怎樣被照顧着活過來的,卻知道他的母親此後不久便失去了工作,原因是陳長捷是家裡的老小,母親不再生自然就沒了乳母的工作。

因為丢棄的人母親,撿拾的人是哥哥姐姐,撫養陳長捷的角色在這裡分明被硬生生地換了位,是以,關于陳長捷父母的事,人們知道的并不多。而這也使陳長捷遇到了一個類似于父母的大恩人。

陳長捷:我,為什麼就成了戰犯呢?曾經是抗日戰場上的常勝将軍

陳長捷是1895出生的,字介山,閩侯縣螺洲鎮(福州郊區螺洲鎮店前村)人。把他撿回來的哥哥姐姐們很快發現,他非常聰明,兩歲多時就将他送到私塾讀書。7歲時,陳長捷入國小讀書,因為進私塾時間較早,成績優異,遇到了一位叫田春幹的人。田春幹是陳長捷的老師,覺得遇到陳長捷這樣一個學生不容易,不但免了陳長捷的“束修”,後來還資助陳長捷到福州師範學堂讀書,甚至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陳長捷。

“束修”這個詞,我們現在一些人可能不十厘清楚,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表示敬意,名曰“束修”。這個規矩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實行,作為禮物的“束修”最早是鹹豬肉、臘肉,數量也被規定了,“十條臘肉”是孔子規定的拜師禮,其他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多收或少收,人們把這叫“束修數條”,實際上就是或多或少的拜師費、學費。

陳長捷很幸運地遇到了田春幹,他的大名“長捷”可能就是從田春幹那裡來的,田春幹希望他能像打仗一樣“扌一彐走”,做個永遠的赢家。陳長捷也很感恩,總說,田春幹不但是他的導師,還是他的第一個大恩人。而他的經曆也在很大程度上因為感恩,獲得了“長捷”。

陳長捷:我,為什麼就成了戰犯呢?曾經是抗日戰場上的常勝将軍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陳長捷參加福州學生軍北上。不久南北議和,學生軍被解散,他又回福州轉入武備學堂讀書。1917年畢業後的他被保送到保定軍官學校第七期騎兵科學習。從此算是真正投筆從戎了。和我們現在的畢業生一樣,畢業後存在一個找工作的問題,陳長捷1919年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應同窗好友傅作義的邀請,赴山西任閻錫山晉軍步兵第七團見習排長,從此算是有了工作,進入了職業軍人的生涯,至1935年,他已是晉軍第七十二師師長了。

抗戰爆發後,陳長捷的“長捷”名至實歸。1937年7月底,日寇相繼占領了北平、天津。為了滅亡中國,侵略者緊接着沿津浦、平漢、平綏三線擴大侵略。1937年8月8日至8月26日,南口戰役打響,地點在當時昌平周邊居庸關的南口一帶。湯恩伯的部隊投入戰鬥後,遭遇慘敗,陳長捷奉命馳援反攻,經過23次血與肉的拼殺,終于奪回了陣地,後因察哈爾劉汝明怯戰緻張家口失陷,七十二師又陷入敵圍。在生死關頭,陳長捷指揮若定,出敵不意地率師向敵軍密集的方向沖殺,終于突圍成功。

1937年8月28日,日寇攻陷懷來城,在長城上俯瞰市區的日軍。

陳長捷:我,為什麼就成了戰犯呢?曾經是抗日戰場上的常勝将軍

此戰,中國軍隊據守長城防線,血戰18天,給予驕橫的侵華日軍以迎頭痛擊,最終中國軍隊按照軍令整齊撤出戰鬥。突圍成功的陳長捷同樣做到了“儲存實力,以待再戰”,七十二師戰後與新獨四旅合編為預備第十一軍,陳長捷為軍長,在代縣集結待命。9月,日軍坂垣師團直逼平型關,長驅直入,軍情緊急。陳長捷受命率軍星夜馳戰,在鹞子溝和團城口與日軍血戰12個晝夜,取得大勝,打下了日軍的嚣張氣焰。

平型關一戰,陳長捷軍威大振,他所在的軍被“正名”為六十一軍,他任軍長兼前敵副總指揮,不久為總指揮,全權指揮前線部隊反攻。10月2日,六十一軍開始與日軍展開“拉鋸戰”,連續23個晝夜,拉累拉垮日本軍隊,逼得日軍坂垣師團三易聯隊,孤注一擲,動用了火焰放射器和凝固汽油彈等新式武器。陳長捷采用開掘坑道的辦法,潛擊敵前,使日軍的武器不能發揮威力。八路軍又及時趕到日軍的後方出擊。于是日軍受到包圍,幾乎被全殲。接着,陳長捷乘勝統軍南下,收複鄉甯、蒲縣,在呂梁山南端建立第二戰區指揮中樞,又在泰山廟山地截擊日軍尾随部隊,大獲全勝,被稱為抗日常勝将軍。

1939年7月,陳長捷先後晉升為第十一集團軍副總司令、第六集團軍總司令兼第四行署主任,但在随後的1940年,閻錫山與蔣介石沖突激化,閻錫山懷疑他與國民黨中央軍嫡系将領來往頻繁,解除了他的軍職。他一氣之下,率一個警衛營到綏遠投奔了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

1945年12月,經傅作義鼎力推薦,蔣介石任命陳長捷為天津警備司令。這時,陳長捷的人生又多了一份感恩,原因是他當年投靠閻錫山也是傅作義的主意,而現在當天津警備司令也是經過了傅作義的推薦,是以,他把傅作義也當成自己的恩人。

陳長捷:我,為什麼就成了戰犯呢?曾經是抗日戰場上的常勝将軍

在新近拍攝的《大決戰》裡,陳長捷口口聲聲叫傅作義大哥,傅作義就像是他的“鐵哥們”一樣。他對“恩人”傅作義保證:“請總司令放心,有我陳長捷在,天津萬無一失。”這是因為他知道,當年的傅作義任華北“剿總”司令,北京和天津都是“特别市”,直接歸南京行政院管轄,守住北京和天津都是傅作義天字一号的大事。

事實也是,陳長捷到天津後,增兵添将、修建工事,想要将天津長久地守下去,以報傅作義之“恩”。但這一次,他做夢也沒想到,他已不能“長捷”或者再捷了,甚至戰敗被俘。1949年1月15日,天津戰役勝利結束,曆時29個小時。他在被俘前還沒明白自己的堅守,在失去人心的情況下,其實是無所謂的抵抗。活捉他的人叫邢春福,東北野戰軍一縱副排長,帶着兩個戰士沖進了藏身的司令部地下室。

邢春福說:“我就用槍對着他投降,人家(陳長捷)坐在那根本就沒動,随後,他兩個軍長出來一個,說司令說了,要找你前線指揮官談判或者起義,要求起義,我說沒起義那一條。”還有一說是,解放軍已經湧進了他的地下室指揮部,他顫抖地舉起雙手說:“弟兄們,我們繳槍,我們通知部隊不打了,投降!”但不管怎樣,此前,他曾經給過傅作義多個電話,但得到的回答總說:“隻要堅定地守住,就有辦法!”他也就隻能在軍人的報恩心态裡惟命是從了。

陳長捷:我,為什麼就成了戰犯呢?曾經是抗日戰場上的常勝将軍

在這裡,不難看出,曾經叫做“拾拾”的陳長捷,更多地懂得如何去感恩,卻不怎麼懂得人生最終是由自己做主的道理,而人活一輩子,是非成敗,僅靠感恩是不夠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讓他的生命裡多出了這樣一句沉痛的歎息——成也感恩,敗也感恩。

有趣的是,進了功德林的陳長捷,一直對此事耿耿于懷,曾對人說,傅作義在北平和平談判,反倒指令我堅守不投降,他成了起義将領,我倒成了戰犯,我上了他大當了。而傅作義去功德林看他時,他曾滿面怒容,繼而故意低頭不語,直到傅作義通過管理人員向他作了“當時正在談判,有很多事不好明說”的解釋之後,他心中的怨恨才得以消除。

陳長捷:我,為什麼就成了戰犯呢?曾經是抗日戰場上的常勝将軍

1959年12月4日,陳長捷成為首批獲得特赦的10名戰犯之一,喜獲新生。其後,他在文史資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六十年代未期卻受到了沖擊,1968年4月7日,與妻子在家中雙雙自殺。據說,他當時被鞭抽,痛得滿地打滾,老伴為他跪地求饒,但他們的哀鳴換來卻是别人的大笑。最終,他一咬牙,先讓妻子離去,然後自殺。

生命可以被撿拾而來,但經曆永遠是自己的,走過去,就很難改變了。陳長捷的一生在從貧窮中開始,在痛苦中離去,從他感恩的心态看來,他應該隻有一位妻子——田春幹的女兒。據說,他還有一兒一女,兒子叫陳示亮,女兒叫陳秋萍,但都已經是“現狀未知”了。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