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长捷:我,为什么就成了战犯呢?曾经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提示:在这里,不难看出,曾经叫做“拾拾”的陈长捷,更多地懂得如何去感恩,却不怎么懂得人生最终是由自己做主的道理,而人活一辈子,是非成败,仅靠感恩是不够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让他的生命里多出了这样一句沉痛的叹息——成也感恩,败也感恩。

陈长捷:我,为什么就成了战犯呢?曾经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陈长捷的命是被捡拾回来的,所以,他有一个小名叫“拾拾”。

捡拾陈长捷的人是他的哥哥姐姐。陈长捷出生于一个农民的家庭,他的母亲受人雇佣当乳母。人的乳水不是说有就有的,所以,这是一个需要生很多孩子的职业。也因为这个,陈长捷的哥哥姐姐众多。

生陈长捷的时候,母亲可能是年龄有些偏大了,乳水少了,但又不想失去自己的工作,用乳水换一点钱来支撑贫寒的家庭。所以,就早早地把陈长捷的奶断了,把陈长捷扔在陈家的宗祠里听天由命。陈长捷的哥哥姐姐们见了,觉得一条命不能就这么了断了,一起来到宗祠心痛地将陈长捷抱回家,并给陈长捷取了“拾拾”这个名字。

陈长捷幼小的生命就这样被捡拾回来了,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被照顾着活过来的,却知道他的母亲此后不久便失去了工作,原因是陈长捷是家里的老小,母亲不再生自然就没了乳母的工作。

因为丢弃的人母亲,捡拾的人是哥哥姐姐,抚养陈长捷的角色在这里分明被硬生生地换了位,所以,关于陈长捷父母的事,人们知道的并不多。而这也使陈长捷遇到了一个类似于父母的大恩人。

陈长捷:我,为什么就成了战犯呢?曾经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陈长捷是1895出生的,字介山,闽侯县螺洲镇(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把他捡回来的哥哥姐姐们很快发现,他非常聪明,两岁多时就将他送到私塾读书。7岁时,陈长捷入小学读书,因为进私塾时间较早,成绩优异,遇到了一位叫田春干的人。田春干是陈长捷的老师,觉得遇到陈长捷这样一个学生不容易,不但免了陈长捷的“束修”,后来还资助陈长捷到福州师范学堂读书,甚至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陈长捷。

“束修”这个词,我们现在一些人可能不十分清楚,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修”。这个规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作为礼物的“束修”最早是咸猪肉、腊肉,数量也被规定了,“十条腊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其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多收或少收,人们把这叫“束修数条”,实际上就是或多或少的拜师费、学费。

陈长捷很幸运地遇到了田春干,他的大名“长捷”可能就是从田春干那里来的,田春干希望他能像打仗一样“扌一彐走”,做个永远的赢家。陈长捷也很感恩,总说,田春干不但是他的导师,还是他的第一个大恩人。而他的经历也在很大程度上因为感恩,获得了“长捷”。

陈长捷:我,为什么就成了战犯呢?曾经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陈长捷参加福州学生军北上。不久南北议和,学生军被解散,他又回福州转入武备学堂读书。1917年毕业后的他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第七期骑兵科学习。从此算是真正投笔从戎了。和我们现在的毕业生一样,毕业后存在一个找工作的问题,陈长捷1919年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应同窗好友傅作义的邀请,赴山西任阎锡山晋军步兵第七团见习排长,从此算是有了工作,进入了职业军人的生涯,至1935年,他已是晋军第七十二师师长了。

抗战爆发后,陈长捷的“长捷”名至实归。1937年7月底,日寇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为了灭亡中国,侵略者紧接着沿津浦、平汉、平绥三线扩大侵略。1937年8月8日至8月26日,南口战役打响,地点在当时昌平周边居庸关的南口一带。汤恩伯的部队投入战斗后,遭遇惨败,陈长捷奉命驰援反攻,经过23次血与肉的拼杀,终于夺回了阵地,后因察哈尔刘汝明怯战致张家口失陷,七十二师又陷入敌围。在生死关头,陈长捷指挥若定,出敌不意地率师向敌军密集的方向冲杀,终于突围成功。

1937年8月28日,日寇攻陷怀来城,在长城上俯瞰市区的日军。

陈长捷:我,为什么就成了战犯呢?曾经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此战,中国军队据守长城防线,血战18天,给予骄横的侵华日军以迎头痛击,最终中国军队按照军令整齐撤出战斗。突围成功的陈长捷同样做到了“保存实力,以待再战”,七十二师战后与新独四旅合编为预备第十一军,陈长捷为军长,在代县集结待命。9月,日军坂垣师团直逼平型关,长驱直入,军情紧急。陈长捷受命率军星夜驰战,在鹞子沟和团城口与日军血战12个昼夜,取得大胜,打下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平型关一战,陈长捷军威大振,他所在的军被“正名”为六十一军,他任军长兼前敌副总指挥,不久为总指挥,全权指挥前线部队反攻。10月2日,六十一军开始与日军展开“拉锯战”,连续23个昼夜,拉累拉垮日本军队,逼得日军坂垣师团三易联队,孤注一掷,动用了火焰放射器和凝固汽油弹等新式武器。陈长捷采用开掘坑道的办法,潜击敌前,使日军的武器不能发挥威力。八路军又及时赶到日军的后方出击。于是日军受到包围,几乎被全歼。接着,陈长捷乘胜统军南下,收复乡宁、蒲县,在吕梁山南端建立第二战区指挥中枢,又在泰山庙山地截击日军尾随部队,大获全胜,被称为抗日常胜将军。

1939年7月,陈长捷先后晋升为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行署主任,但在随后的1940年,阎锡山与蒋介石矛盾激化,阎锡山怀疑他与国民党中央军嫡系将领来往频繁,解除了他的军职。他一气之下,率一个警卫营到绥远投奔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

1945年12月,经傅作义鼎力推荐,蒋介石任命陈长捷为天津警备司令。这时,陈长捷的人生又多了一份感恩,原因是他当年投靠阎锡山也是傅作义的主意,而现在当天津警备司令也是经过了傅作义的推荐,所以,他把傅作义也当成自己的恩人。

陈长捷:我,为什么就成了战犯呢?曾经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在新近拍摄的《大决战》里,陈长捷口口声声叫傅作义大哥,傅作义就像是他的“铁哥们”一样。他对“恩人”傅作义保证:“请总司令放心,有我陈长捷在,天津万无一失。”这是因为他知道,当年的傅作义任华北“剿总”司令,北京和天津都是“特别市”,直接归南京行政院管辖,守住北京和天津都是傅作义天字一号的大事。

事实也是,陈长捷到天津后,增兵添将、修建工事,想要将天津长久地守下去,以报傅作义之“恩”。但这一次,他做梦也没想到,他已不能“长捷”或者再捷了,甚至战败被俘。1949年1月15日,天津战役胜利结束,历时29个小时。他在被俘前还没明白自己的坚守,在失去人心的情况下,其实是无所谓的抵抗。活捉他的人叫邢春福,东北野战军一纵副排长,带着两个战士冲进了藏身的司令部地下室。

邢春福说:“我就用枪对着他投降,人家(陈长捷)坐在那根本就没动,随后,他两个军长出来一个,说司令说了,要找你前线指挥官谈判或者起义,要求起义,我说没起义那一条。”还有一说是,解放军已经涌进了他的地下室指挥部,他颤抖地举起双手说:“弟兄们,我们缴枪,我们通知部队不打了,投降!”但不管怎样,此前,他曾经给过傅作义多个电话,但得到的回答总说:“只要坚定地守住,就有办法!”他也就只能在军人的报恩心态里惟命是从了。

陈长捷:我,为什么就成了战犯呢?曾经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在这里,不难看出,曾经叫做“拾拾”的陈长捷,更多地懂得如何去感恩,却不怎么懂得人生最终是由自己做主的道理,而人活一辈子,是非成败,仅靠感恩是不够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让他的生命里多出了这样一句沉痛的叹息——成也感恩,败也感恩。

有趣的是,进了功德林的陈长捷,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曾对人说,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谈判,反倒命令我坚守不投降,他成了起义将领,我倒成了战犯,我上了他大当了。而傅作义去功德林看他时,他曾满面怒容,继而故意低头不语,直到傅作义通过管理人员向他作了“当时正在谈判,有很多事不好明说”的解释之后,他心中的怨恨才得以消除。

陈长捷:我,为什么就成了战犯呢?曾经是抗日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1959年12月4日,陈长捷成为首批获得特赦的10名战犯之一,喜获新生。其后,他在文史资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六十年代未期却受到了冲击,1968年4月7日,与妻子在家中双双自杀。据说,他当时被鞭抽,痛得满地打滚,老伴为他跪地求饶,但他们的哀鸣换来却是别人的大笑。最终,他一咬牙,先让妻子离去,然后自杀。

生命可以被捡拾而来,但经历永远是自己的,走过去,就很难改变了。陈长捷的一生在从贫穷中开始,在痛苦中离去,从他感恩的心态看来,他应该只有一位妻子——田春干的女儿。据说,他还有一儿一女,儿子叫陈示亮,女儿叫陈秋萍,但都已经是“现状未知”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