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妃真是香的嗎?她去世100多年,才被稱為香娘娘,因1幅畫走紅

1791年的某一天,乾隆忽然有些想香妃了,這時候,他已經80歲了,而香妃去世也已3年時間了。面對香妃生前所居的寶月樓,這位特别特别愛寫詩的清朝皇帝,給香妃也來了一首:卅載畫圖朝夕似,新正吟詠昔今同。我們不論這詩的好壞,它無意中告訴了人們這樣一個事實:香妃是有畫像的,後世是能夠一睹她的美好容顔的。而通過這些,我們似乎可以推斷出香妃是不是真香。

香妃真是香的嗎?她去世100多年,才被稱為香娘娘,因1幅畫走紅

香妃是誰?真香妃是容妃

容妃(1734年09月15日-1788年5月24日),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維吾爾族人。傳說中的香妃原型,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阿裡和卓之女。乾隆二十二年(1757),回部大、小和卓發動叛亂,清朝派兵入回疆平叛,伊帕爾汗的五叔額色尹、哥哥圖爾都配合清軍作戰,立了戰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叛之後,乾隆封額色尹為輔國公,封圖爾都為一等台吉(僅次于輔國公的爵号),圖爾都送妹妹伊帕爾罕氏入宮,以示聯婚友好。

可以看得出來,乾隆是為了祖國邊疆的穩定,為“回報”那些維護祖國邊疆功臣或英雄,才娶了香妃的。經過曆史學家們的考古和研究,香妃就是文獻記載中的容妃,入宮後被封為“和貴人”,在宮中的身份列為主位,是乾隆較寵愛的一個妃子,已經沒有争議。

《清史稿·後妃傳》也是這麼說的: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劄赉女。初入宮,号貴人。累進為妃。薨。

香妃真是香的嗎?她去世100多年,才被稱為香娘娘,因1幅畫走紅

真香嗎?香妃之名出現在其去世百年之後

世上的女子千千萬萬,但能“香”起來的卻不多見,甚至沒有。

傳說中,香妃能夠“不假熏沐”就“體有異香”,根據人的生理特征,每一個人通過汗腺、皮脂腺,都會分泌出一些氣味來,人的五髒六腑内的氣味通過人的一些器官也會排出來,幾乎一人一味,有的氣味濃,有的清淡些。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屬于這種氣味?

據迄今為止的考證得知,最早出現香妃之名的當屬光緒十八年(1892)蕭雄寫的《西疆雜述詩》卷四“香娘娘廟”,其中有“紛紛女伴谒香娘”一語。他在附錄中進一步寫到:“香娘娘,乾隆年間喀什噶爾人,降生不凡,體有香氣,性真笃,因戀母,歸沒于家。”

香妃真是香的嗎?她去世100多年,才被稱為香娘娘,因1幅畫走紅

1892年,距香妃去世已經100多年了,而在這之前是沒有“香娘娘”的說法,是以,曆史上的容妃變成香妃,應該是文人們的作為。但真正讓人們廣泛知道香妃的卻不是蕭雄,而是一幅畫。1914年,故宮古物陳列所從沈陽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調來一批文物搞展覽,其中有一幅年輕女子的戎妝像。在該畫像下面的說明文字中,明确指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熏沐,國人号之曰香妃。”從此以後,香妃之名大震。

真香嗎?楊玉環據說也是香的,大詩人李白曾經為她寫過這麼一首詩:“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首句的意思是楊玉環像一支紅牡丹一樣,是香的,豔麗凝香。楊玉環香不香我們不得而知,但卻知道的是如李白一樣的詩人把楊玉環把楊玉環炒得很“香”。

前有古人,後便有來者,而且手法是相同的,香妃能“香”得起來大抵也是如此。

香妃真是香的嗎?她去世100多年,才被稱為香娘娘,因1幅畫走紅

香妃本人長得什麼樣?

流傳于世的、被稱為香妃畫像的有四種:一是身穿紅色旗裝的半身像;二是身穿歐式盔甲、手握戰刀的半身像;二是身穿西式長裙、一手提花籃、一手拿花鏟、頭戴涼帽的坐像;四是太倉陸夫人在東陵裕妃園寝拍照的香妃吉服半身像。

專家們認為,身着紅色滿裝的年輕少婦,其眼窩微陷、鼻梁隆起、圓臉龐、顴骨稍高,是帶着柔媚和嬌怯的回部女子的典型相貌。而且,容妃的頭骨經有關部門複原,認為她本人是圓臉龐、高顴骨、前額稍突出,與肖像頗為吻合。也就是說隻有這幅畫才更接近于香妃本人。

香妃真是香的嗎?她去世100多年,才被稱為香娘娘,因1幅畫走紅

身穿歐式盔甲、手握戰刀的半身像專家們對此是有說法的。

單士元(1907—1998),文物專家。曾任故宮博物館辦事員、科員、編纂,中國營造學社編纂兼中法大學教授。是當時的親曆者之一,後來回憶說:“那時,我和幾個同僚根據民國政府内務部一位官員說的‘這大概就是香妃’,并考慮到當時社會經濟效益商定的,是沒有查史料的,是錯誤的,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是應該糾正的。”後來,原故宮博物院資深專家朱家溍先生特地寫了一篇《“香妃戎裝像”定名的由來》一文,進一步否定了這幅畫是香妃像。

這就是說,走紅的香妃并不是曆史上的香妃,走紅的是一幅畫,人們将她錯當香妃了。其他二畫像是不是香妃,我們依然不得而知,全當她是人們想象中的香妃。這時候,香妃是不是香的已經顯而易見了,古人雲:“粉汗凝香。”應該是一種文學的手段和香料的化妝品加在一起了。(文/路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