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回歸之前,英國提前歸還了一座城市,如今盛産美女富得流油

1815年,大英帝國擊敗拿破侖法蘭西第一帝國後,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在工業革命讓英國成為無可争辯的經濟強權的同時,皇家海軍也在全世界殖民擴張,在維多利亞女王巅峰時期,英國的領土達到了336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香港回歸之前,英國提前歸還了一座城市,如今盛産美女富得流油

大英帝國用這麼一句話歌頌自己:北美和俄羅斯的平原是我們的谷倉;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礦區;加拿大和北歐半島為我們種樹;南非進貢黃金;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

雖然這有些“誇大”,但不得不說英國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稱霸了19世紀,自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争爆發之後,中國就開啟了長達1個世紀的抗争曆史,但在前半個世紀當中,割地賠款已經是常态。

香港回歸之前,英國提前歸還了一座城市,如今盛産美女富得流油

自從1845年英國在上海設立近代史上第一塊租界,各國也是在賠償條款當中加入了租界,租界一般都分布在沿海、沿河等通商口岸或者便于貿易的城市,一方面打開中國的市場,另一方面發展殖民,比如開辦學校、教堂、醫院等。

《威海衛租界地》中英在1898年7月1日簽訂了租界條款,威海衛,位于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跟北韓半島隔海向往,西邊跟煙台接壤,正是這種地理優勢,英國才想占領威海衛。

香港回歸之前,英國提前歸還了一座城市,如今盛産美女富得流油

威海衛的曆史十分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有人開始居住了,最早的文獻記載也可以從《史記·夏本紀》當中找到: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西漢孔安國曰:東表之地稱嵎夷。從這些也可以看出,夏商周三代時期,威海衛就已經有萊夷居住了。

漢初時,威海還是一個偏僻的小村落,叫“石落村”,也有“清泉夼”一稱,在《威海衛志》載有:邑人鹹取以釀,号“小惠泉”,大概這個名字可能是出自威海當中的某個泉水吧。

香港回歸之前,英國提前歸還了一座城市,如今盛産美女富得流油

威海衛一名是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明朝為了防止倭寇侵擾,才在這裡設立威海衛,取自威震海疆之意,雖然明朝防住了倭寇,但是清朝沒有防住英國,1901年英國在威海衛成立了成威海行政公署,公署行政官由英皇授命。

英租時期,英國先後向威海派駐了7任行政長官,同時英國利用劉公島和大陸沿岸演練軍事設施,還開設了避暑療養場所,每年入夏,人滿為患,商号的生意也是随着發展了起來,在英國人的建設下,甚至将威海衛打造成了英國遠東艦隊的“後花園”和中轉站。

香港回歸之前,英國提前歸還了一座城市,如今盛産美女富得流油

威海衛和旅順被英、俄盤踞,這是渤海灣南北入口,隔海相望,這兩條路又是北京和華北的門戶,這種危險,民國政府自然不能坐視不管,自從清朝滅亡之後,民國就開始跟英國談判,直到1930年,才重新收回。

香港回歸之前,英國提前歸還了一座城市,如今盛産美女富得流油

不過威海有着良好的港口優勢,跟南韓經濟貿易來往頻繁,素有“韓貨交易橋頭堡”一稱,近年來不少的南韓人都來到了威海居住,不少的地區都帶着一些“南韓文化”,威海似乎有點被南韓“霸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