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數千年的曆史程序中,封建社會占據相當重的比例。在森嚴的封建王朝中,封建君主專制決定一朝皇帝就是這個國家中的絕對上司者。這至高無上的權力使得無數皇子趨之若鹜,坐擁我們地大物博的江山社稷,更是美女妃嫔無數。
皇帝在成為皇子的出生的時候就十分尊貴,錦衣玉食,一生無憂。而且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受到最好的教育,以及衆多的宮女和太監的服務。在成為皇帝之後更是權力無限,從秦始皇建立君主專制的國家發展到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不論是生殺大權還是百姓生計都有皇帝一人說了算。

是以一朝皇帝一旦去世是相當重要的事情,曆朝曆代的皇帝在活着的時候大部分都會着手為自己修建陵寝。是以一旦有皇帝去世,皇陵已經修好。但是按照慣例,一旦皇帝去世,裝入棺椁後一般都是幾個月後才發喪,葬入皇陵。
一般我們平常人家有人去世後,隻會在家裡存放兩三天,放在靈堂中。這兩三天的時間也是給逝者的朋友和家人吊唁和寄托哀思的時間。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如今我們會在殡儀館等專門的場所去祭奠去世的人。
放到我們現代去世者存放不論多久都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如今我們不論是防腐技術還是冷鍊技術都很成熟。但放在古代,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勞民傷财的事情。可是身為一國君主,即使再勞民傷财都在所不惜,這樣才能展現出一國君主的尊貴。
數千年的文明古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真的是無窮的。在古代那樣不發達的情況下,皇帝駕崩後,也有相對成熟的防腐技術,能夠保證擺放數月也能夠屍身不腐。而且這樣的習俗在西周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當時還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叫做"浴屍"。并且為此專門設立了相應的部門,有專門的人來做這件事,叫做裸人。
皇帝去世後,這些專業的人和宮裡的宮人會給皇帝的身體做一個全面的清潔,消毒。即使手指甲和腳趾甲這樣的細節也會清理的很幹淨,這樣也是為了減少細菌的滋生。把身體清理幹淨之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消毒。在古代白酒就是常用的消毒劑,會在皇帝的身體上塗滿白酒,減少細菌的繁殖。
古代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以不會對皇帝的内髒以及身體内部做任何防腐工作。身體表面上清潔消毒之後就要給皇帝穿上很隆重華麗的壽衣了。然後把皇帝的遺體放到靈柩裡面,我們的傳統會放上很多貴重的陪葬品以彰顯地位尊貴。
而且古人相信在逝者的嘴裡放一顆夜明珠有保證屍身不腐的功效,是以曆朝曆代的尊貴皇族去世後都會嘴中含着夜明珠。據說慈禧陪葬的那顆夜明珠最後鑲在了宋美齡的拖鞋上。除此之外還會在皇帝的棺木裡放很多香料和中草藥,用來掩飾遺體散發出的味道。蓋棺的的時候勞工們會用很多草木灰和木炭等吸水的東西放到靈柩内,保證靈柩内的幹燥性。我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掌握了儲存冰塊的方法,在夏天去世的皇帝就會在靈柩的周圍放很多冰塊,以減慢屍體的腐敗速度。
整套入殓的流程非常複雜,還有許多專業的工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一般從去世到入殓都需要一個月的準備時間,這樣的入殓技術也能夠保證屍體在未入陵的時候遺體的腐敗程度不嚴重。
在清朝皇帝去世後都要将靈柩擺放在乾清宮中,近的皇族王公大臣可以吊唁很友善,但遠的藩屬國和别國使臣來一趟北京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據記載康熙的靈柩在殡宮中放了四個月,雍正放了一個月,乾隆竟然放了六個月才進入皇陵,是以這樣做的重要目的就是友善世人前來吊唁。
在森嚴的君主專制王朝中,在皇帝陵寝到入殓件事上,都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陪葬的奇珍異寶更是無數,曆朝曆代的皇陵修建的都十分宏偉,而且防盜技術也十分到位。有的皇帝為了死後不受世人打擾甚至會秘密下葬,然後再修建一個奢華的陵墓用來轉移世人的眼光,比如成吉思汗和秦始皇,我們熟知的西安兵馬俑并不是秦始皇真實的陵寝,成吉思汗的真實墓葬也沒有被世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