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4軍榮獲“飛虎旗”,在常德保衛戰勝利後,為何師長餘程萬被判刑

文/王國棟

1943年11月至12月,中日兩軍圍繞湖南常德城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因為孤軍防守常德城而聲名大噪的"虎贲師"74軍第57師,全師8000餘人戰至隻剩83人才突圍而出,後又協同友軍光複被日軍占領一天的常德城,被國民政府授予最高軍事團體榮譽旗幟——飛虎旗。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虎贲師"獲得了飛虎旗,而他們的師長餘程萬卻在戰後幾乎被槍斃,還是通過74軍軍長王耀武等人的說情和擔保才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餘程萬身為57師師長,在團體獲得飛虎旗的同時而被判刑,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1943年11月,接任日軍第11軍司令官的橫山勇(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因第三次長沙會戰失利被調往東北關東軍任職)為了打開中國戰場的局面,組織了7個主力師團10餘萬人,對湖南境内的中國守軍主力展開大規模殲擊戰,常德會戰爆發。日軍兵分三路對中國守軍發動了猛烈的攻擊,至11月12日,已突破中國守軍第一道防線,給中國守軍造成了巨大的軍事壓力。中國最高軍事統帥部及第九戰區司令部經過充分考慮以後,拟以湖南軍事重鎮常德為軸心,調動有生軍事力量以防守反擊戰消滅日軍,這樣,戰鬥力強悍的第74軍57師就被選中,擔當防守常德城的重任。為了使57師能夠守住常德城,74軍軍長王耀武特将軍直屬炮兵團一個營劃撥57師師長餘程萬指揮,并命該團團長金定洲親自指揮這個營協助57師守城。

74軍榮獲“飛虎旗”,在常德保衛戰勝利後,為何師長餘程萬被判刑

為什麼第9戰區司令部會選中74軍57師擔當保衛常德城的重任呢?因為該師在1943年5月後就一直駐紮在常德城休整訓練,對常德城的戰略環境非常熟悉,再加上57師是74軍的主力師,全師8000餘官兵都是久經戰陣的抗日老兵,能攻善守,戰鬥力較強,用于保衛常德城把握性比較大。話雖如此,74軍軍長王耀武也不敢托大,将軍直屬的炮兵團分出一個營,讓炮兵團團長金定洲上校率領,協助57師師長餘程萬守衛常德。中國最高統帥部及第9戰區司令部的戰略設想和意圖是,以常德城為軸心,吸引日軍主力對其進行圍攻,後在調集重兵對日軍部隊實施分割包圍,以達到消滅、戰勝日軍的目的。

1943年11月18日,日軍第116師團和第68師團兩萬餘人逼近常德城,與負責警戒的57師169團交上了火。為了牽制日軍,第9戰區司令部調第99軍進駐漢壽,對陣日軍第68師團主力,同時調第100軍進駐桃源南,與常德城形成呼應。另外國軍第44軍及第74軍也在太陽山、南漆家河一線布防,準備與進攻的日軍決一死戰。與此同時,日軍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也做了相應的戰略部署,在常德城外結聚重兵,打算對中國守軍發起緻命一擊。

74軍榮獲“飛虎旗”,在常德保衛戰勝利後,為何師長餘程萬被判刑

1943年11月22日,做好攻城準備的日軍率先對中國守軍發起了進攻。為了一擊而中,橫山勇不惜調動三個主力師團3萬餘人向常德城猛烈進攻。57師師長餘程萬臨危不懼,率8000虎贲皆同民軍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雙方激戰兩晝夜,常德城紋絲不動,穩如泰山,日軍進攻部隊傷亡慘重。但是戰争的程序往往出乎人們的意料,最令第9戰區司令部擔心的常德城沒有失守,負責外圍防禦的守軍卻捅出了大簍子。防守德山的第100軍63師第188團失守,常德城與外界唯一的通道被日軍切斷,57師成了孤軍。德山失守對中國軍隊的戰略部署極為不利,日軍于11月24日至25日,對失去外援的常德城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猛烈的進攻,57師在付出巨大的傷亡以後,總算勉強守住了城池。但是以目前的敵我形态,如果沒有援軍,常德失陷是遲早的事情。

德山失陷以後,第9戰區司令部就意識到了事态的嚴重性。第10、29兩個集團軍及王耀武直接指揮的兩個軍都被日軍負責掩護的部隊纏住,無法抽身救援常德。薛嶽司令官請示最高統帥部後,最高統帥部命李宗仁的第五戰區主動向日軍出擊,以牽制華中日軍為常德解圍。李宗仁接到指令後,讓王陵基的30集團軍敲鑼打鼓向日占區開進,雖說王陵基的30集團軍戰鬥力較差,但這招"敲簸箕吓鳥"還真管用,日軍果然将準備用于支援常德會戰的兩個師團撤回,稍微緩解了湖南戰場中國守軍的壓力。與此同時,第9戰區司令部遠調正在長沙城休整的第10軍馳援常德。第10軍舟車勞頓,攻到常德城邊始終無法突破日軍第68師團的防線,解圍失敗。為了解救常德,同時也是圍剿日軍第11軍,中國最高統帥部命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率戰區主力悉數出擊,連續突破日軍第39、13師團的阻擊防線,将日軍四個師團的主力部隊包圍在常德城周圍。

74軍榮獲“飛虎旗”,在常德保衛戰勝利後,為何師長餘程萬被判刑

此時的常德會戰呈現出詭異的戰略局面:處于戰略核心的57師殘部被日軍4個師團重重包圍于孤立無援的常德城内;常德城外圍,高達16個軍番号的21萬中國軍隊,把日軍第11軍的四個主力師團包圍在常德地區;湖南戰場四周,數十萬日軍及空軍支援部隊又蠢蠢欲動,拟對中國主力部隊實施毀滅性攻擊。這個局面可以說是你包圍我,我包圍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勝負如何,就得考驗雙方指揮官的指揮藝術和将軍們的戰鬥能力了。

1943年11月29日,57師被圍常德城已經超過一周,城池雖然還在中國守軍手裡,但此時57師減員嚴重,形式岌岌可危。蔣介石再也沉不住氣了,親自下手谕給第10軍,嚴令該軍于29日晚10時突進常德城。第10軍軍長方先覺接到蔣介石手谕時,距離該手谕限定的期限已不足12小時,無奈,向部隊下達了死指令。第10軍3個師不顧一切的向日軍陣地猛沖,一度攻達德山一線,卻因沒有重武器而功虧一篑。此戰中,第10軍預備第10師師長孫明謹少将戰死沙場,以身殉國。

常德城内,57師的生死時刻來臨。為了不使自己的大炮落入日軍手中,餘程萬命炮兵團團長金定洲炸毀大炮。金定洲含着眼淚下達了炸毀大炮的指令,卻沒有想到導火線點燃以後,幸存的十餘名炮兵竟然一起抱在炮身上,與大炮一同殉國。常德會戰結束後,金定洲的炮兵團獲得了飛虎旗,是整個抗日戰争時期唯一獲旗的團級機關(第74軍直屬炮兵團)。

74軍榮獲“飛虎旗”,在常德保衛戰勝利後,為何師長餘程萬被判刑

1943年12月1日,眼見友軍遲遲無法增援常德,57師師長餘程萬給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發出了最後一電:"彈盡人亡,城已破,友軍觀望不前。刻大街小巷混戰成一團。職率副師長參謀長死守中央銀行。職餘程萬謹叩。"12月3日,餘程萬與手下四位團長商議後,打算突圍,他将身邊剩餘的200餘人一分為二,自己率領100餘人與3個團長突圍尋找支援,留師參謀長兼169團團長柴意新少将率100餘人守城。餘程萬率部突圍後,苦戰多日,與常德城外的新11師彙合,此時突圍出來的57師殘部僅僅83人。而死守常德城的柴意新少将皆同100餘官兵與攻城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全部壯烈犧牲,戰後國民政府追贈柴意新為陸軍中将。

1943年12月7日,餘程萬率突圍出來的83人随同新11師反攻常德。由于日軍攻陷常德後主動撤退,中國守軍又重新奪回了常德城。但是令餘程萬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幾天,從常德城的廢墟當中,走出了300餘名一直堅持與日軍苦戰的57師官兵。這個情況上報戰區司令部及最高統帥部後,大家議論紛紛,很多人都指責餘程萬貪生怕死、謊報軍情、丢失守城。蔣介石大怒,命将餘程萬逮捕,送軍事法庭審判。在鐵的事實面前,虎贲師長無可辯駁,等待軍事法庭的裁判。原本按照戰區司令部的意思,一定要槍斃餘程萬以示效尤。

74軍榮獲“飛虎旗”,在常德保衛戰勝利後,為何師長餘程萬被判刑

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和74軍軍長王耀武聯名求情,曰常德失守大家都有責任,57師孤軍苦戰多日,即使有指揮上的失誤,罪不至死。後此案經過蔣介石拍闆,判處餘程萬有期徒刑兩年結案。餘程萬坐了幾個月的大牢後,被王耀武保釋出獄,但是一直到抗日戰争結束,都沒有獲得重掌兵權上陣殺敵的機會。倒是57師因為常德保衛戰的英勇表現,戰後被授予國民政府軍事團體最高榮譽旗幟——飛虎旗,這對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的餘程萬師長來說,即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諷刺。

1944年,餘程萬找到著名作家張恨水,請求張恨水将57師常德保衛戰的英勇事迹寫成小說,這才有了現在聞名遐迩的《虎贲萬歲》一書。張恨水先生也挺仗義的,書成後沒有收受餘程萬的酬金,隻收下了57師官兵繳獲的一把日軍軍刀留作紀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