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宮裡的“老虎”真不少!有的長翅膀有的長人身,還有憨憨的

農曆進入虎年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虎是山獸之君、百獸之長,寓意吉祥平安,是活力和榮耀的象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一虎卧中堂,如意又吉祥”,從這些詞彙和民間的說法中都可以看出人們對虎的喜愛。

那麼故宮裡有哪些虎的元素呢?同時故宮文物衆多,并非全都是中規中矩的,其中有哪些自帶“國潮”範兒呢?

一起去看看。

雲紋飛虎旗

總台央視記者 任梅梅:故宮裡有哪些虎呢?我手中拿的就是今年以“虎”為主題的故宮月曆,月曆的封面是一個長着翅膀的飛虎形象,這個形象正是來自故宮的一件清代文物——雲紋飛虎旗。

故宮裡的“老虎”真不少!有的長翅膀有的長人身,還有憨憨的

故宮出版社非遺編輯室主任 徐海:雲紋飛虎旗,它是清代演戲機構升平署演戲時間用的一個道具,在清宮裡邊,每年過春節一個很重要的娛樂活動就是聽戲,飛虎旗是武将出場時用的道具。除了演戲,它在部隊行軍中作為軍旗使用也比較多,包括這個八旗軍被上面都有繡有飛虎紋,是一種力量的象征。

旗中飛虎的形象構思奇特,帶兩隻翅膀的老虎生猛恣意,帶着虎虎生氣在天空中飛翔,看起來既威風又有趣。今年的故宮月曆一共收錄了151件虎元素的文物,為什麼選這件作封面呢?

故宮裡的“老虎”真不少!有的長翅膀有的長人身,還有憨憨的

故宮出版社非遺編輯室主任 徐海:它的色彩對比很鮮明,黃色的虎身子,還有這個紅色的翅膀、腳踏祥雲,是一種吉祥的寓意。現在我們流行“國潮”的概念,我們選擇這一件特别有國潮風範的這個虎,代表我們對新的一年一種虎虎生威、如虎添翼的一種期待。

“白虎”:既代表方位又寓意吉祥

在故宮的文物中,飛虎的形象并不少見,可是您知道嗎,它們“起飛”的姿态又各不相同。除了“飛虎”,故宮還有哪些造型奇特的虎呢?一睹為快。

虎象征着威猛與力量,千百年來,古人用各種材料刻畫出了千姿百态的虎。飛虎的形象不僅出現在古代的軍旗、軍被上,如果您來故宮的雕塑館,可以看到禦風飛行的“白虎”畫像磚。

故宮裡的“老虎”真不少!有的長翅膀有的長人身,還有憨憨的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 梁勇:它借用了虎的形象,又把它進行了神話的創作,基本上可以說虎頭還很像虎,但是身子可能就借用了龍的瘦長的身子,磚的上下都布滿了雲氣,表示虎是在禦風飛行,前面還有一個羽人引着它升天。

故宮裡的“老虎”真不少!有的長翅膀有的長人身,還有憨憨的

這四塊一組的畫像磚分别刻畫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形象,古人将它們視作“四神獸”,分别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漢代、隋唐的畫像石和畫像磚上四神圖案較為常見,既表示季節和方位,也是辟邪求福的吉祥物。

青玉生肖虎:虎首人身 憨态可掬

故宮裡的“老虎”真不少!有的長翅膀有的長人身,還有憨憨的

擺放在故宮養心殿後寝殿炕桌上的青玉生肖虎,又是另外一副模樣,它高僅5.9厘米,虎首人身,着交領長衫、提花籃,與它的十一個小夥伴端坐在紫檀木盒中,憨态可掬,十分有趣。據史料記載,這套青玉十二生肖,可是乾隆皇帝親自參與設計的。

壽山石刻“小萌虎”:展示高超雕刻工藝

故宮裡的“老虎”真不少!有的長翅膀有的長人身,還有憨憨的

這件是用大陸獨有的名貴彩石——壽山石雕刻而成的清代伏虎羅漢,通高也隻有12厘米,羅漢面帶微笑坐撫虎背,虎昂首匍匐于羅漢身側,一副溫順可愛的模樣。雖然體格不大,但人物雕刻極為精細,須根、發根根根見肉,衣服花紋、虎身斑紋也均以細密的陰刻線來表現,展示出高超的工藝水準。

宋金時期流行虎形瓷枕

古人不僅将虎做成擺件,也把它和生活中的器物結合起來,賦予它們實用價值。在宋金時期流行什麼樣的“虎”?我們一起來看看。

故宮陶瓷館正在展出的褐釉彩繪虎形枕,在宋金時期深受群眾歡迎,風靡一時,如今在很多博物館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以虎背作枕面,隻在頭、尾、爪部位塑出大緻的凹凸輪廓,再用墨彩勾勒出老虎的口、眼、鼻、耳,筆法簡練豪放、活潑自然。虎頭巨大且與身體融為一體,四肢的比例明顯縮短,使虎看上去縮成一團,給人一種呆萌可愛之感。

故宮裡的“老虎”真不少!有的長翅膀有的長人身,還有憨憨的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 董彥卿:虎形枕多産于民間窯廠,它的流行與民俗生活以及人們對于生活的期盼息息相關,被賦予了能夠辟邪消災的意義。

(央視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