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社群報記者獲悉,今天,順義區文物管理所聯合勝利街道、北京城市學院城市建設學部老師開展文物進校園公益講座活動,讓文物說話、傳播曆史文脈。一行人來到順義區仁和中學,通過講座、展覽的形式,向同學們介紹順義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情況,講解順義古建及數字化保護。
活動中,同學們在順義區文物管理所的帶領下,通過觀察文物圖檔及說明,了解順義的文物,領悟文物魅力,感受文明脈搏,激發對曆史的熱愛。随後,順義區文物管理所及北京城市學院城市建設學部建築學教師安逸飛、常議彬、劉子朋來到教室内,為同學們講解順義古建及數字化保護,及數字化裝置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的利用,加深他們對順義地區曆史的認識,并增強對文物的保護意識。
講座上,不僅向學生們展示了先進的無人機等裝置,還向同學們介紹了數字媒體技術在古建築保護中的應用,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并積極與講師們互動,對順義地區的曆史文化有了更直覺的了解,也在心中種下了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産的種子。
同時,這次活動也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到了文物的魅力,激發了他們對家鄉順義的熱愛之情和對文物保護工作的了解。下一步,順義區文物管理所将繼續開展宣傳文物保護進校園活動,向大家分享文物知識,感受文物的獨特魅力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