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作義手握60萬大軍,欲偷襲西柏坡,為何卻會攻不下一個小村莊?

解放戰争初期,胡宗南曾指揮二十多萬部隊,攻打紅色革命聖地延安。由于我軍的兵力并不多,為了儲存有生力量特别是保證首長們的安全,主動選擇撤出了延安。但是一年後,我軍就打了回來,将延安收複。之後出于種種原因,我軍将指揮駐地東移,将西柏坡作為首長們的駐地。然而在西柏坡時期,我軍竟也遭敵人重兵圍剿過,那麼我軍是怎麼處理的呢?此事件過程和最後結果如何?

傅作義手握60萬大軍,欲偷襲西柏坡,為何卻會攻不下一個小村莊?

一、前方戰事吃緊,傅作義為破局密謀突襲西柏坡

時間來到了一九四八年的十月。這時遼沈戰役已經打響,我軍在東北如同秋風掃落葉之勢,對東北國民黨統治區發動全面進攻。東北地區的敵軍猶如喪家之犬,隻能蜷縮在長春、沈陽等幾個大城市裡坐以待斃。戰争局勢的惡化也讓蔣介石心急如焚,他也知道東北基本上是守不住了,于是他主動前往北平,想要與傅作義商讨戰争的下一步打算。蔣介石認為,一旦東北失守,華北又能好哪裡去?東北野戰軍與華北野戰軍強強聯合,傅作義又該怎麼抗衡?

于是他想讓傅作義将剩下的五六十萬部隊調往長江以南地區,增強南方的軍事實力,為抵抗解放軍南下打基礎。傅作義并不同意,因為他在華北地區待了很多年,對這一塊地區也是十分的熟悉,不想就這麼離開;此外,他早年與老蔣也曾兵戎相向,中原大戰中他可是失敗的那一方,如果他也去往江南,那他會怎麼樣?還能像現在這樣統領幾十萬部隊嗎?

于是傅作義想到了一個奇招,那就是突襲距北平地區不遠且守衛不強的西柏坡,争取一口氣摧毀我軍的指揮部,轉變目前戰場的不利局勢。經過傅作義的勸說後,蔣介石也同意了他的請求,暫緩華北軍隊向長江以南地區撤軍,準許其采取此次行動。

傅作義手握60萬大軍,欲偷襲西柏坡,為何卻會攻不下一個小村莊?

(此圖為西柏坡我軍中央舊址)

二、敵軍嚴格保密,還是被我情報人員截獲

其實對于西柏坡,傅作義早就想過突襲,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能夠實作。正好借這次機會,傅作義終于可以大開拳腳。如果能夠通過突襲把我軍主要的首長全部給控制起來的話,那麼對我軍可能将會是十分沉重的打擊,甚至有可能扭轉整個戰争的局面,是以傅作義對于這次戰鬥看的是十分重要。

傅作義手握60萬大軍,欲偷襲西柏坡,為何卻會攻不下一個小村莊?

為了保證作戰能夠成功,他準備了一系列的作戰計劃。這次戰鬥他出動約10萬人的部隊,其中包括非常多的機動力十分強勁的騎兵部隊。目的是通過發揮這些騎兵部隊機動性強的優勢,在非常短的時間内一舉拿下西柏坡,不給我軍援軍以反應的機會。不得不說,傅作義此舉是招妙棋,當時華北野戰軍都在各地駐紮,相對來說較為分散。在總部周圍的部隊并不算多,大約隻有一萬多人,這一萬多人想要抵擋十萬人的進攻簡直天方夜譚,其他駐紮在各地的部隊如果想要趕來增援的話,需要好幾天的時間。

兩條腿的人始終比不過四條腿的馬,敵軍行軍速度肯定是遠高于我軍之上的。俗話說“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傅作義深知機會十分難得,表現得非常的謹慎。表面上他對此事件絕對保密,他指令所有作戰部隊在通過電報傳遞資訊時必須通過加密的方式傳送,不給我軍截獲電報的機會。另一方面,10萬人的調動總會引起多方的關注,是以他宣稱這十萬人是用來保衛閻錫山,好讓解放軍認為這隻是一次普通的軍事行動。

盡管做出了許多努力來封鎖消息,但是依然是徒勞。我軍長年累月培養起來的情報系統終于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不僅挫敗了敵人的陰謀,保衛了總部首長的安全,還給傅作義的心理蒙上了一層重重的陰影,恐怕傅作義後來的起義也與此有一些關系。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傅作義基本準備完畢,于是召集參與此次作戰的軍師旅進階軍官召開了軍事會議,對各部隊部署了此次作戰的詳細内容與作戰計劃。令傅作義萬萬沒想到,不到一天的時間,這份情報就傳到了我軍首長那裡。也就是說,這場戰鬥到這時對國民黨而言就幾乎失去了意義,部隊還沒出發就已經宣告了失敗。那麼最後是由誰把情報傳出去了呢?到底是通過什麼途徑得知此次消息的呢?經過對當時的史料分析、研究與整理,目前社會公認的有四個途徑都向我軍透露了該情報。

傅作義手握60萬大軍,欲偷襲西柏坡,為何卻會攻不下一個小村莊?

某軍官的洩密。鄂友三,騎兵十二旅旅長,這個人是傅作義手下的四大主力之一,曾經跟着傅作義參加過很多次戰鬥,這次作戰他也參加。但是這一次他竟然犯下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他竟随口就把這次作戰計劃輕易洩露出去,我軍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内就傳給了西柏坡。據說西柏坡方面得到消息時,會議剛剛結束了不到三個小時。

傅作義身邊的人員。劉光國,一直埋伏在傅作義的參謀處工作,是以部隊的很多行動他都能得知消息。抄送電文時,他便得知了此次作戰的消息,為了出于安全起見,他把此次作戰的一些大緻内容給記了下來,然後通過交通站傳送到了西柏坡。

軍統的我軍地下黨。此人是國民黨打入我軍内部的間諜,但實際上是我軍地下黨員,她平時的工作任務就是潛伏在石家莊地區,觀察我軍平時的一些動态。

在傅作義召開會議當天,她接到了軍統發給她的一則消息,消息顯示傅作義可能随時會攻打石家莊,令其提供一些我軍布防的情況,以供國民黨部隊進攻時參考。她便第一時間就将消息上報給了西柏坡。

國民黨軍的一個後勤補給司令。此人也是我軍埋伏在國民黨内部的間諜。因為作戰需要,通知他來調撥武器裝備,在調撥時他得知了傅作義方面要進攻石家莊的消息,便報告給了西柏坡。

三、我軍調兵遣将迎敵,偷襲計劃宣告破産

這四個情報,兩個是石家莊,兩個是指直沖西柏坡而來。雖然不盡相同,但可以得知的是,傅作義将發動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我軍在這些情報後立即做出相應的作戰計劃,在西柏坡周圍的部隊,接到指令後迅速投入戰鬥。其中七縱負責阻擊,而三縱負責增援。為了繼續增強我軍的整體戰力,聶司令一方面調集部隊增援,另一方面讓部分部隊主動向敵軍發動進攻,刻意擺出一副入關的假象,進而吸引傅作義的視線,讓其首尾不能兼顧。

傅作義手握60萬大軍,欲偷襲西柏坡,為何卻會攻不下一個小村莊?

果然,傅作義的主力部隊受到了一定的抵抗,不僅時間比預計的要晚了一天,而且各部隊都停下了行軍的腳步。敵十二旅因為孤軍深入,與我七縱主力遭遇,被解放軍打得是潰不成軍。出征不到三天,出征的各部隊就遭遇我軍的頑強阻擊,無法前進。傅作義沒有想到,如此機密的作戰計劃竟落得這個地步。與此同時,我軍主席也通過新華社向全社會公開了目前戰事的主要内容。傅作義也終于得知原來是走漏了消息。面對嚴陣以待的我軍,突襲也沒有任何的意義,隻好撤軍,灰溜溜地回了北平。

傅作義手握60萬大軍,欲偷襲西柏坡,為何卻會攻不下一個小村莊?

傅作義的失敗主要是因為情報洩露,那麼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嗎?就讓我們來試着分析一下。

國軍局勢十分危急。有人說,傅作義手下有60萬部隊,為什麼這次僅出動10萬,如果把60萬人全部派上戰場,就算我軍再怎麼防禦,也很難在西柏坡抵擋60萬大軍吧。但是,出動六十萬這是不可能實作的。因為當時遼沈戰役幾乎已經宣告結束,東北野戰軍随時都可以入關趕往平津地區。一旦入關的話,傅作義亦需要非常多的兵力來應對,一旦讓解放軍知道北平城内空虛的話,随時都有可能對北平發動進攻。此外,雖然說共有60萬部隊,但是很多人都是東拉西湊、剛剛應征入伍的,沒有什麼實際的戰鬥力,是以傅作義能派出10萬部隊實屬不易。

傅作義手握60萬大軍,欲偷襲西柏坡,為何卻會攻不下一個小村莊?

我軍高層指揮果斷,解放軍戰術執行力十分到位。在得知敵軍進攻的情報之後,我軍的部署也是十分的到位和迅速,立馬就根據現有的情形做出十分正确的戰略選擇,從指揮現有部隊阻擊敵人,到指揮部隊增援,再到指揮其他部隊主動向敵人發起攻擊,戰術層次非常的清楚,通過這種層層遞進的方式,讓敵軍首尾不能兼顧,戰鬥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同時解放軍作戰時始終能夠保持有序,這樣才能讓上級的指令更好地貫徹,發揮更好的戰鬥力。

延安前車之鑒,經驗豐富。當初胡宗南攻打延安時,我軍就成功脫險,此次也不例外。反而相比較延安那次,我軍還有所進步。我軍高層進駐西柏坡時,有意地縮減了機關幹部人數,這就使得敵軍發動攻擊時,解放軍可以更好的掩護,首長們也可以快速撤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