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絕命後衛師”唯一幸存的團級幹部,臨終遺願讓人心酸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這是每一個遊子最樸素的鄉土情懷。

原解放軍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韓偉将軍就是一位少小離家的遊子,他十六歲就參加了革命,從此轉戰南北,很少回老家。

1986年,已經八十高齡的韓偉将軍主持了此生最後一次家庭會議。

他非常認真地對兒子韓京京說:“我死了以後,你們把我的骨灰送去閩西,我要跟我的戰友們葬在一起。”

他是“絕命後衛師”唯一幸存的團級幹部,臨終遺願讓人心酸

韓京京大為不解,父親是為數不多的“三灣将軍”,僅憑這樣的資曆,父親百年後完全有資格進八寶山。

“我生前沒能把他們帶回去,死後必須要和他們在一起!”老将軍的語氣斬釘截鐵、不容商量。

韓京京說:“你還是再考慮考慮……”

在大多數人看來,死後葬在八寶山是一種待遇,更是一種至高無上、最後的榮譽。

“沒什麼好考慮的了,我活着幫不了他們,死後陪陪他們,這是我能夠做的唯一的事情了。”

韓京京又說:“你有沒有考慮過‘葉落歸根’,回湖北老家?”

韓偉将軍的老家在湖北黃陂糧房灣,“葉落歸根”,這是人之常情。

“‘葉落歸根’?他們在哪裡,我的根就在哪裡。”韓偉将軍最後說:“我不去八寶山,不回湖北,就去閩西。”

“這是我唯一的遺願!”言罷,将軍再也不多說一句話。

韓京京知道,父親已經拿定主意,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了。

他是“絕命後衛師”唯一幸存的團級幹部,臨終遺願讓人心酸

一位開國中将,去世後不進八寶山,不回湖北黃陂的老家,偏偏要求去閩西,與那裡的戰友葬在一起。

老将軍與閩西、與那裡的戰友到底有怎樣特殊的關系呢?

1992年4月初,韓偉将軍的生命即将走向終點,将軍把兒子叫到床前,講出了一直深埋在心底的遺憾。

他說:“湘江戰役,我帶出的閩西子弟都犧牲了,可是,他們連個‘烈士’都評不上,我對不住他們,對不起他們的家人……”

将軍彌留之際,又一次提到了歸葬閩西的事:

“我這個将軍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活着幫不了他們,死了陪陪他們,這樣我才能心安。”

韓京京完全明白了父親的心意,父親是要以歸葬閩西這樣的方式,彌補心中的遺憾,了卻心願。

那些閩西子弟兵是怎麼犧牲的?

他們的犧牲與韓偉有什麼關系?

他們為什麼評不上烈士?

他是“絕命後衛師”唯一幸存的團級幹部,臨終遺願讓人心酸

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紅軍長征渡過湘江時,有一支部隊被稱為“絕命後衛師”,它就是紅五軍團第34師。

這個師的師長是陳樹湘,韓偉是陳樹湘師長手下的一員猛将,時任100團團長。

韓偉與陳樹湘是一對生死相依的好戰友。

他們一起參加秋收起義,在一個連當排長,在一個營當連長,又在一個師當團長,在一個軍裡當師長。

部隊改編後,紅19軍縮編為第34師,兩個師長中隻能夠有一個當師長,兩人還曾經互相謙讓過。

在慘絕人寰的湘江戰役中,紅34師擔負全軍的後衛任務,史稱“絕命後衛師”。

而韓偉的100團則是“後衛的後衛”。

湘江戰役打響後,經過一天的浴血戰鬥,紅34師傷亡慘重,兵力從5000人銳減到2000餘人。

他是“絕命後衛師”唯一幸存的團級幹部,臨終遺願讓人心酸

完成掩護中央縱隊過江的任務後,紅34師決定突圍。

陳樹湘指令韓偉率部隊突圍,自己留下來襲擊敵人。

兩位老戰友首次發生了争執,韓偉堅決不依:“你是一師之長,隻要你還活着,34師就還在!”

最後,兩位老戰友揮淚訣别,韓偉率100團餘部留了下來,掩護主力殘部突圍。

“頂住敵人就是勝利”,這是第100團的戰鬥口号。

阻擊戰打得異常慘烈,打到最後,第100團隻剩下包括韓偉在内的十幾個戰士。

他們且戰且退,最後被迫退到了山頂,山後面是陡峭的懸崖,韓偉已經無路可退。

“把槍砸了!甯死不當俘虜!”韓偉掄起手中的步槍,砸向石頭,随即大喊一聲:“跳!”便轉身跳下了懸崖。

十幾位紅軍戰士一個個砸毀手中的武器,相繼跳下了懸崖。

幸運的是,韓偉與另外兩個戰士落在了大樹上,然後才摔在草叢中,幸免于難,而其他戰士都已當即犧牲。

在追趕部隊途中,韓偉他們再次遭遇敵人,除韓偉之外,另外兩位戰士也都光榮犧牲。

遺憾的是,在敵人的重重圍困下,紅34師突圍部隊彈盡糧絕,最終也沒能成功突圍。

陳樹湘師長壯烈犧牲,全體官兵幾無生還……

韓偉将軍人稱“三灣将軍”。

“三灣”是一個地名。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永江西新三灣,部隊在這裡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

通過改編,原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縮編為一個團,我軍開啟了“黨組織建立在連上”的全新模式,還開始在軍中推行官兵一緻、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關系。

因為違反紀律,韓偉在三灣還挨過“二十大闆”。

當時,韓偉還是警衛排排長,有一天,韓偉自掏腰包,在老百姓那裡買了點酒,叫上幾個戰友準備小酌一杯。

沒想到,幾個戰士告發他違反紀律,還把他捆綁了起來。

後來,主席親自發令,為嚴肅紀律、以儆效尤,韓偉被責打“二十大闆”。

他是“絕命後衛師”唯一幸存的團級幹部,臨終遺願讓人心酸

也就在這麼嚴格的紀律限制下,韓偉逐漸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革命軍人。

1929年,紅軍進入福建,警衛排長韓偉被調到了一線部隊,從此,韓偉一路凱歌,把隊伍帶得虎虎生威,仗也打得風生水起。

由于他打起仗來不怕死,沖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是以人稱“韓老虎”。

在閩西,韓偉的“擴紅”工作也搞得有聲有色,短短的幾個月裡,韓偉發展了無數客家子弟加入了紅軍隊伍。

韓偉将軍晚年曾不止一次感慨地說:要是沒有湘江之戰,福建籍的開國将軍不會比湖北少!

據統計,長征隊伍裡最多時曾經有兩萬多名閩西兒女。

韓偉所在的紅34師就是典型的“閩西部隊”,這個師改編自閩西地方紅軍部隊,全師6千餘人中,閩西子弟占了絕大多數。

韓偉的第100團更是如此,除了韓偉等少數幾個人,全團1000多個戰士基本上都是福建永定人,是以被稱為“客家軍團”。

可惜的是,紅34師的六千多閩西子弟血灑湘江,鮮血染紅了湘江水。

然而,在犧牲的六千餘位閩西子弟中,卻有不少人不能被評為革命烈士。

為什麼會這樣?

原來,建國之初,在關于如何評定烈士的條例中有這麼一個規定:

評定犧牲的紅軍戰士為烈士必須要有相應的證明人,而且,證明人中必須有兩個團以上幹部。

殘酷的現實是,紅34師在湘江戰役中全軍覆滅,全師生還者寥寥無幾,團以上幹部隻剩下韓偉一個人。

“認可這些犧牲了的戰士,給予他們應有的榮譽”,這件事情成為韓偉将軍一項神聖的使命。

“我是湘江戰役的幸存者,也是紅34師唯一生還的團級幹部,這種事情我不幹誰幹?”韓偉覺得自己責無旁貸。

幾十年裡,他無數次向上級反映實際情況,提出請求,同時四處尋找紅34師可能的幸存者。

然而,回饋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直至老将軍臨終前,還有許多紅34師死難者仍然不能被認定為革命烈士。

他是“絕命後衛師”唯一幸存的團級幹部,臨終遺願讓人心酸

這件事讓韓偉老将軍愧疚了一輩子,成為他無法打開的一個心結。

韓偉痛心疾首,又一籌莫展。

“我不陪他們誰陪他們?”這是韓偉将軍最後的心願。

1992年4月8日,韓偉将軍走完了人生旅途,享年86歲。

1992年8月,遵照将軍的遺願,韓京京把父親的骨灰送回了閩西。

韓偉将軍終于回到了戰友身邊。

願韓偉将軍安息,紅軍烈士千古,所有為新中國獻出生命的先輩們永垂不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