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近代曆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反抗史。所謂落後了就要挨打,盡管自閉關鎖國之後,我們國家的實力便遠遠不如一些資本主義國家了,但是在這危亡之際,卻也激發出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和團結意識,還是以湧現出了許多忠義英勇的抗日虎将。就比如薛嶽便是其中之一,他曾剿滅十萬日軍,為抗戰的勝利貢獻了一份力量。但是這個愛國虎将卻并沒有得到與其功績相比對的獎勵,甚至在晚年的時候還曾發生了因沒錢交房租而被人告上法庭的尴尬事。

薛嶽将軍本是國軍中的一員,也是國軍中少有的強硬派,其英勇無雙,曾在長沙守衛戰中立下大功,并是以成了整場戰役中殲敵最多的一位将領。在當時,日軍已逐漸攻陷了我國南方的許多城市,就連南昌也沒有幸免于。而後與南昌相距不遠的長沙自然就成了他們的下一個目标。由于日軍實力強大,是以國軍隊伍所采取的一直都是“儲存實力,不行就撤”的政策,哪怕是割地讓土也要保證自己的力量不受削弱。但是嶽将軍卻不以為然,他認為長沙是本國的領土,是本國的領土就必須寸土不讓。
就這樣,在面對強大的日軍之時,薛将軍并沒有像其它國軍将領那樣慌忙尋求退路,棄城而逃,反而是憑借着自己精湛的作戰技術,想方設法的和敵方周旋。他先是毀掉了公路,斷絕交通,與對方打消耗戰。而後又轉移糧草,保持己方補給,得以持續作戰。最後更是自創天爐戰法,在誘敵深入後将其一網打盡。殲滅了10萬日軍,憑借着其英明的決策和将士們的浴血奮戰,死守長沙,這種精神讓人敬佩!
然而在後來薛将軍随國軍部隊去了台灣之後,他的日子就變得不好過了起來。由于官場黑暗,爾虞我詐,而薛将軍又是軍人出身,為人耿直,不懂套路,于是很快就在官場上受到了排擠,變得抑郁不得志了起來。而在其晚年的時候,更是因為自己的個人堅持而得罪了當權者,被其斷了所有的社會補貼。
可是此時的薛将軍可已不再是當年那個萬人敵的“長沙之虎”了,他已年邁體衰,甚至就連自己打工養活自己的力氣都沒有了,被斷補給一事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位曾經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将軍。
不但沒有在當政者那裡得到他應有的尊重,甚至還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最後更是在因為補給被斷交不起房租之後,被人告上法庭。而在這窮困潦倒的折磨之下,薛将軍也變得日益消沉,再不複當年的意氣風發,最後在103歲高齡在台灣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