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三灣改編”時,他還是個排長,長征中他率部阻擊敵軍,為保衛大部撤離,在全團覆沒的情況下跳下懸崖,後竟奇迹生還……1955年,他被授予了中将軍銜。
他就是開國将軍韓偉中将。

韓偉是湖北黃陂人,1906年生,早年曾在葉挺獨立團當兵,參加了北伐戰争。之後,韓偉又退伍做工,1927年又投軍,在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當班長。
1927年秋,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參加了湘贛邊秋收起義,韓偉正式成為工農革命軍的一分子。其實,韓偉早在1924年就加入了共青團,1926年入了黨,早就是黨内同志,這不過那時不可以公開而已。
秋收起義失敗後,韓偉所在連也沒剩下多少人了,連隊幹部基本犧牲,戰士也隻剩下十來名,劫後餘生的韓偉帶領幸存的戰士找到了主席的隊伍,進駐到江西永新縣三灣村,參加了著名的“三灣改編”,韓偉被任命為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1團第1營2連2排排長。
此後,韓偉在主席的帶領下,上了井岡山,又向贛南閩西進軍,為開創中央革命根據地作出極大的貢獻,他先後任紅4軍混成大隊副大隊長兼警衛排長、福建紅21軍第2縱隊5支隊支隊長、福建軍區參謀長兼獨立第8師師長、紅五軍團第34師第100團團長等職。
1934年9月,第五次反“圍剿”受挫,紅軍不得不決定實行戰略轉移,前往湘鄂西與紅三軍和紅六軍團會合,那開始長征。
我紅軍在成功突破老蔣的三道封鎖線,進入湘桂邊界潇水、湘水地區後,引發了老蔣對紅軍更為瘋狂的圍堵。1934年11月12日,老蔣任命了湖南軍閥何鍵為湘粵桂邊“追剿”軍總司令,中央軍嫡系薛嶽為“前敵總指揮”,統領中央軍9個師,湘軍何鍵7個師,粵軍陳濟棠部4個師,桂軍李宗仁、白崇禧部5個師,共26個師約30萬兵力,合力進行圍剿紅軍,意圖在湘江兩岸消滅紅軍。
慘烈的湘江戰鬥由此拉開序幕。
為了確定紅軍渡過湘江進入湘西,韓偉所在紅五軍團第34師的任務就是作為後衛師。阻止尾随之敵,掩護紅八軍團通過蘇江、泡江,而後為全軍後衛;萬一被敵截斷,傳回湖南發展遊擊戰争。
負責殿後任務的紅34師,在師長陳樹湘的率領下,在陣地上整整阻擊了三個晝夜,經過紅34師全體指戰員浴血奮戰,遲滞了周渾元部4個整編師的進攻,為完成掩護中央、軍委和兄弟部隊于12月1日渡過湘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完成了殿後任務的紅34師卻被五倍于我的敵軍包圍,在接下來的突圍中戰鬥,師長陳樹湘及大部分将士壯烈犧牲,第34師幾乎全軍覆沒。在後面掩護部隊撤離的韓偉的100團也隻剩下了十幾人。為了不被敵軍活捉,100團的紅軍戰士們先後跳下山上的懸崖。
所幸的是,最後跳下懸崖的100團團長韓偉卻奇迹般地生還。
原來,在韓偉跳下懸崖後,先是落在一棵大樹的樹冠頂上,再彈到一藤蔓上,然後才落到柔軟的草叢中,雖然當時摔昏過去,但沒有傷着身體。敵人撤走後,他蘇醒了,随後又發現100團5連通信員李金閃和3營政委胡文軒還活着。
當他們含淚收斂完犧牲戰友的遺體後,在傷痛和饑渴中,幸好得到了一個好心人——興安縣漠川鄉協興村村民王本生的幫助,給他們一些吃的喝的,才得以生存下來。可惜是還有兩位跳崖幸存者李金閃、胡文軒卻犧牲在敵人襲擊中。
在敵人搜山過後,韓偉化妝成老百姓,挑些山貨到興安縣城售賣,同時乘機打聽和尋找大部隊的下落。
兩個月後,韓偉輾轉到了武昌,在弟弟家住下,不料沒幾天就被曾在幾年前一起在安源搞罷工鬥争的叛徒張聯華認了出來。就這樣,因叛徒的告密,韓偉被敵人判了十年徒刑,關進了武漢陸軍監獄。
抗戰全面爆發後,根據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經組織出面交涉,韓偉重新回到革命隊伍,終于來到了延安,回到了主席的身邊。
1955年,韓偉被授予中将軍銜和三個一級勳章。1992年4月8日,被人譽為“三灣子弟”、“三灣幹部”、“三灣将軍”的韓偉将軍去世,享年86歲。
更多精彩文章:
湘鄂西蘇區民諺說:“有賀不倒,無段不勝”,這“段”指的是誰?
經“三灣改編”後的紅一團,團級幹部都是誰?後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