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健身疊加覆寫全區 大人小孩運動各得其樂 南山将實作社群室外健身空間不小于1000平米_深圳新聞網

作者:深圳新聞網

■讀特用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2月1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立蘭)今年9月,南山區第八次黨代會提出,未來3年,實作每個社群建設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室外運動健身空間。清晨,伴着鳥鳴、腳步聲,大沙河公園逐漸“蘇醒”。“在這裡騎騎智能競賽車,體驗感和健身房的動感單車差不多,有趣兒還能省錢”,95後李行酷愛健身,沒想到在園内找到健身好去處……日前,記者走訪南山中心城區的荔香公園、北部片區的大沙河公園、南部片區的四海公園,實地探索園内的三大社群健身場所,傾聽居民鍛煉“心聲”。智能健身有趣不曬早上8時許,記者從大沙河公園東門進入,沿着道路向左走,不多會兒就看到“室外智能健身房”标志。伴着公園内的鳥語花香,不少市民正在各種健身器材上“大顯身手”。這是南山區首個社群智慧健身場所,于今年上半年正式營運。“現在退休了,每天都到這裡來鍛煉一兩個小時,腰酸背痛都比之前好多了”,50多歲的黃英住附近的桃源社群,她在智能競賽車上邊踩邊說,額頭滲出不少汗珠。“每次,我都把這裡的機器玩個遍,最後再去測個體能”,黃大姐說,最初也怕自己不會用,大膽站上去,按照訓示操作,使用起來沒有障礙。這些裝置有體能監測儀、智能競賽車、背肌訓練器等多種類型,共有近20台。每台裝置“頭頂”都有白色遮光篷,安置了太陽能光伏闆,即能遮陽,又能給裝置充電。“在這鍛煉有趣,不用擔心太陽曬,周邊環境還靓”,76歲的吳大爺和老伴經常從科技園坐車專門到此,現在他們對這些器材也輕車熟路。成人兒童分區設定下午6點,四海公園路燈亮起,園内滿是孩子的歡聲笑語。“一放學就和朋友過來玩一會兒,到點再回家吃飯”,五年級男孩朱大元和六年級女孩滕依林是好朋友,都就讀于旁邊的東灣國小,放學後經常相約到此。去年,四海公園重新修葺,園内分區域設定了兒童運動區以及成人運動區,確定大人小孩兒運動互不幹擾、更為安全。“兒子上國小了,正是好動,他最喜歡這裡的攀岩球,帶點挑戰性質”,媽媽劉琳坐在一旁木質排座邊看着兒子玩得不亦樂乎。該遊樂區主打全年齡段遊樂,設計結合場地,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發展需求,配置适合各種年齡段的器械。向前走幾百米,是大人們的運動“天地”。“之前這裡的路坑坑窪窪,改造後環境改善了,不論是跑步啊,器械鍛煉啊,體驗感都很好”,羅大叔現在退休了,就想多鍛煉、把身體保養好,在蛇口繼續幸福生活。以“球”交友有了歸屬感當日上午,在荔香公園健身區,一場酣暢淋漓的毽球賽正在開展。“好球”,攔網兩邊各有3人,你踢來我踢回,不時爆發出陣陣歡呼聲。這裡有一個七八十人的微信群友組成的隊伍,大家每天自發到此踢毽子,彼此認識、成了朋友。80後張桦是群主兼隊長,多年前從河源到深圳打拼,目前做外貿生意。他介紹,大家已經在這裡踢毽子有七八年了,最初是靠qq群聯絡、後又轉到微信,每年還會組織大家線下聚餐。隊友們天南海北、各行各業都有,大家相識相知,對深圳有了更多歸屬感。今年,南山區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制定《南山區運動場地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計劃》,布局三大體育特色主題公園,實作每個街道建設不小于5000平方米的室外體育廣場,每個社群建設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室外運動健身空間。支援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進一步提升體育國際交流合作水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