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回港第二上市的一站式旅行平台攜程集團-S(09961.HK),現價距離招股價268.00港元已縮水近三成,在公布了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的第三季業績後,股價似有起色,究竟其基本面有沒有改善?
2021年第3季及前三季業績
攜程的收入主要來自酒店預訂、運輸票務、度假産品、商旅以及網絡廣告和金融服務等的其他業務,其中酒店預訂和運輸票務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占總收入的一半以上。
2021年第3季,攜程的酒店預訂及運輸票務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1.50%及4.57%,至21.94億元(機關人民币,下同)和18.17億元,抵消了度假産品、商旅及其他業務整體收入增幅23.50%,拖累該公司的季度收入淨額按年下降2.16%,至53.44億元。
是以,第3季經調整EBITDA按年下滑66.83%,至5.37億元;非會計準則淨利潤(即扣除公允值變動、以股代薪等非經營項目影響後的淨利潤)則按年下滑62.62%,至5.23億元。
不過合并2021年前三季,得益于上半年的理想表現,攜程收入按年增長14.90%,至153.42億元;經調整EBITDA同比增長42.51%,至12.37億元;非會計準則淨利潤則扭虧為盈,錄得淨利潤10.47億元,相較上年同期為淨虧損19.76億元。
與同行比較
相對來說,攜程的收入增長表現遜色于同行。2021年第3季,美團(03690.HK)的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分部收入同比增長33.08%,至86.21億元,進一步與攜程拉開距離;攜程持有26.98%權益的同程藝龍(00780.HK)第3季收入同比增長1.30%,至19.39億元,主要得益于交通票務服務收入按年增長6.60%的帶動。
見下圖,在2020年第1季疫情期間,整個行業都陷入谷底。
但是在第2季之後随着疫情受控,美團的到店業務迅速反彈,且逐漸提高,2021年前三季收入已較疫情前2019年前三季高出49.56%;而攜程雖然有所回升,卻起伏不定,并未形成明顯的複蘇趨勢,今年前三季收入僅相當于疫情前2019年前三季合計收入規模的56.13%;同程藝龍則在2021年恢複疫情前水準,其今年前三季的合計收入已較2019年前三季高出3億以上。
由此可見,盡管攜程最新一季的業績表現較市場預期理想,但與同行相比明顯遜色。
2021年第3季,美團到店業務的分部經營利潤率為43.89%,經營利潤規模是其外賣業務的4.32倍,可以說是美團的利潤擔當。同程藝龍扣除銷售成本、服務開發支出、銷售和營銷開支以及行政開支後的經營溢利則為2.07億元,盡管較去年同期下降17.53%,仍為正數收益。而攜程于期内卻産生經營虧損,達2.46億元,相較上年同期為經營溢利7.9億元,被同行比了下去。
攜程的第3季毛利率其實不低,達到了77.11%,遠高于同程藝龍的73.88%,但攜程的經營開支相對規模很高,産品開發、銷售和營銷以及一般及行政開支占收入的比重分别達到43.13%、23.76%和14.82%,合共為81.72%。相對來說,同程藝龍第3季的服務開發、銷售及營銷以及行政開支占收入的比重分别為16.65%、40.58%和5.97%,合共為63.20%,較攜程低了近19個百分點。
從以上的資料可見,産品開發是攜程最重要的支出。根據攜程的定義:産品開發成本主要包括開發生态合作夥伴網絡的開支,以及維持、監控和管理平台的支出。從下圖可見,開發支出的占比因收入規模的收縮而上升,或意味着該支出較為固定,收入減少是以機關支出産生的收入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之後,行業的競争形勢已經發生變化,從上圖可見,美團的到店業務成功崛起,并超越攜程,連規模較小的同程藝龍也頗具韌性,迅速恢複到疫情前水準。面對這樣的競争形勢,攜程恐怕未必能恢複到疫情之前的産品開發效率。
行業展望
2021年,國内外疫情反複,旅遊業并未恢複到疫情前的水準。從航空公司的資料可見,國際航班數量仍未回升,國内航班數量也僅相當于疫情前的一半左右,短期内旅遊業應難以回複到疫情前水準,其中出境遊受到的影響最嚴重。
不過相對于2020年的低基數,2021年的整體市場表現已有改善。艾瑞咨詢的資料顯示,2021年線上旅遊市場實作部分恢複性增長,全年交易規模或按年增長34.8%,至1.33萬億元。其中線上住宿市場和線上度假市場将成為增長主力軍,交易規模或分别按年增長35.6%和94.7%,至2303.3億元和1210.1億元;而線上出行市場或仍可維持大約29.6%的增幅,交易規模有望達到9793.7億元。
展望2022年,艾瑞咨詢預計,中國線上旅遊市場将在2021年的基礎上進一步複蘇,但從其資料來看,或仍未能追上疫情之前的水準。
該機構預計,2022年中國線上出行、線上住宿和線上度假市場交易規模或分别按年增長20.8%、26.2%和39.9%,至1.18萬億元、2906億元及1693.4億元,整體線上旅遊交規模或按年增長23.4%,至1.64萬億元,見下圖。
攜程2021年前三季的收入增幅隻有14.90%,顯然遠低于艾瑞咨詢所估算的2021年增長水準(即34.8%)。作為一站式線上旅遊平台,攜程通過内容、平台服務等來吸流,最近其進階管理層也通過直播等新型營銷方式來推廣服務和品牌,嘗試新的營銷方式,效果待定。
美團則擁有大衆點評和自身服務生态圈的流量,而且由于其服務生态多元,社群活躍度高,其内容的競争力不容小觑。
攜程為同程藝龍的第一大股東,而同程藝龍的第二大股東是持股21.98%的騰訊(00700.HK)。作為國内最大的社交平台,騰訊為同程藝龍提供流量入口,後者可在騰訊的服務生态下建立多元的流量管道,這是其流量優勢。此外,在下沉市場的深耕也讓同程藝龍比攜程等後來進入者更具優勢。
是以就國内業務而言,攜程的競争力未見得特别突出。不過其海外業務有望成為複蘇的重要驅動力。
攜程的全球品牌主要包括面向全球旅行者的線上旅行平台Trip.com以及全球旅行資訊搜尋公司天巡,後者為前者提供使用者流量,而前者提供的多元化産品和服務則加強天巡平台上的轉化,實作協同效應。
此外,攜程能提供更廣泛的全球服務,這應是其差別于美團等同行的優勢。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攜程的平台提供超過120萬種全球住宿服務,涵蓋酒店、汽車旅館、度假村、住宅、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民宿、招待所等,機票業務覆寫200多個國家及地區超過2600個機場,能夠提供全球範圍内超過31萬種目的地内活動。
在疫情後歐美國家旅遊業恢複,攜程應可把握機遇實作實質性的增長。
此外,攜程的度假産品和商旅業務也較具競争力,這兩項業務受到疫情影響而顯著收縮,但疫情之後,它的這些業務優勢應可得到展現。
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