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藝術基金專欄|平劇《許雲峰》藝評

國家藝術基金專欄|平劇《許雲峰》藝評

平劇《許雲峰》還可以說是在風雨之後,與時俱進的一種矯正、回歸和新生。這個劇目從開始創作到今天,橫跨了30多年,意義是重大的。從《山城旭日》再到《紅岩》再到《許雲峰》,反映出中國社會半個世紀以來,時代、思想、意識、社會、心理、文藝巨大的變化,它是這個變化的統一。把《許雲峰》放在這個坐标上去認識,是特别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總結的。

我關注這個戲有幾點感想。

(一)關于劇名《許雲峰》。80年代創作平劇《紅岩》的時候,已經去掉了江姐這個人物。《許雲峰》這個名字改得好,很精準地突出主要人物,非常貼切。改編《紅岩》的作品中,平劇、川劇、歌劇、花鼓戲有江姐,還有平劇的華子良,還有錫劇的成崗和成瑤,而以許雲峰為主角的作品是相對獨特的。在《紅岩》的作品當中,許雲峰是跟江姐齊名的一個太重要的人物,他的革命情懷、優秀品質、鬥争藝術,包括他的個性,是我們今天講的“紅岩”故事,“紅岩”人物,“紅岩”精神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某種意義上,把許雲峰寫好了,就能表現《紅岩》的精髓。

(二)關于紅岩精神。小說《紅岩》和《紅岩》系列作品,不僅刻畫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在作品當中燃燒着一種革命精神,我們今天稱之為“紅岩精神”。而這個紅岩精神就是懷信念于心中,置生死于度外的大無畏精神;是中華民族仁人志士幾千年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跟我們講的所謂“為天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一直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和精忠報國、舍生取義等等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它是這種精神的現代的一種彰顯和傳承。我們這次很恰當地運用現代的語言來表示歸納出這種紅岩精神是愛國、團結、奉獻、犧牲,我覺得這是很恰當的,這個精神跟我們中華民族的這種精神是相連的,不是單純的表現為革命精神。在今天包括焦裕祿、谷文昌、李保國、廖俊波這些時代楷模身上也展現了這種精神。在這次疫情期間我們的醫護人員、科學家、解放軍戰士,甚至包括社群的志願者的身上,我覺得都展現了這種精神。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魂魄,這種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能動力,是以這次在我們《許雲峰》搬上舞台的時候,在舞台上再次展現了這種精神,讓這種精神在舞台上大放異彩,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它一定會給我們觀衆很多教義,催人奮進,發人深思,這是我個人對《紅岩》精神的解讀。

國家藝術基金專欄|平劇《許雲峰》藝評

(三)關于劇目的複排。一個劇院複排自己的劇目,如何面對自己的曆史和傳統,能不能做到創造性地轉化、創新性的發展,這非常重要。《許雲峰》的創排恰好展現了北京平劇院對曆史傳承有敬畏之心,有進取之意和守正創新的雙創能力。

其次是流派的成功。平劇《紅岩》以譚元壽先生領銜,聯合馬長禮、張學津、高寶賢,凸顯出“四大老生”的藝術特色。《許雲峰》承襲了《紅岩》的流派特色,由譚門第七代傳人譚正岩主演,杜鎮傑、朱強等名家群星輝映,成為這個戲傳承改編的亮色。由遲金聲、譚元壽先生,譚孝曾、閻桂祥二位藝術家來做藝術顧問和藝術指導,保證了流派的精神和傳承不走樣。譚派的文武兼備、婉轉古樸、頓挫分明,以及豪邁勇毅的特點,在這次演出當中展現得非常鮮明;馬派的潇灑俏麗、通融舒展等等在這個戲裡同樣得到了展現;使觀衆對流派藝術的審美得到了滿足。

再次是表演的成功。這一次幾位主演的表演都可圈可點。譚正岩展現出了沉穩、老練,以及從譚元壽先生那裡傳承下來文武兼備的特點,在藝術方面,日臻成熟。杜鎮傑演的徐鵬飛,分寸得當,韻味十足,念白、唱腔深得馬長禮先生的真傳,有先生的風姿。我看了很多《紅岩》作品,這個人物是我所看到的《紅岩》系列作品當中少見的一個徐鵬飛,很有特點。朱強演得也很不錯,他絕對不是裝瘋賣傻。演瘋癫的狀态很容易,但是對人物的表演,遠比瘋癫的狀态重要得多。朱強演這個角色沒有以瘋來代替他的表演,分寸和重點上把握很好。年輕演員在戲裡面都有相當好的表現。比如周美慧演成瑤,用平劇來唱四川清音,很出彩,她花腔的演唱能夠表現出青年演員的演唱技巧,這是北京平劇院的年輕演員在不斷地成長的良好風氣。這一次表演總體來講是比較成功的。

(本文系節選。劇照由北京平劇院提供)

(作者黎繼德,系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長、原《劇本》雜志主編)

12月16日《中國文化報》第四版國家藝術基金專欄“輝煌百年 壯麗史詩”刊發特别報道

國家藝術基金專欄|平劇《許雲峰》藝評

責編:吳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