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inky詩的《萬夢集》,解決了古風音樂的一個“痛點”

Winky詩的《萬夢集》,解決了古風音樂的一個“痛點”

作為中國流行音樂獨有的風格類型,如今的國風音樂,早已經成了一種潮流和時尚。大量音樂人和歌手的參與,也讓國風成了一種文化現象,甚至有了屬于自己的亞文化形态。

但在這個國風無處不在的時代,作為理性而不盲從的歌迷,有時候也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即你在聽古風的時候究竟是在聽什麼?而這個問題其實并非單向的,它同樣也是一個雙向的問題。即它同樣可以用來問很多的古風音樂人,你在創作古風的時候究竟在表達什麼?

而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古風音樂一直以來的一個痛點。

古風的支點在于古典,而它的形态就歸于古今的融合,在這一點上,很多音樂人其實都是達成共識的,那就是通過将東方韻律和現代技巧的結合,進而形成一種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音樂風格。并且在這幾年行業化的推動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屬于古風音樂在技術和形式上的基本模式。

不過,很多古風音樂也僅止于此。

但實際上,古風音樂的古,其核心是在于中國古代的那些經典文化,它包括了經典的章句、東方的禅思,也包括了屬于整個東方的古典主義文化和美學體系。是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古風音樂如果沒有内在的文化連接配接,那它就隻是一些元素的堆積,隻能是一種曲風,而不能稱為古風。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要推薦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古風專輯,甚至可以說是古風領域從技術到意識,從音樂文本到作者發展層面,都很有标杆意義的一張專輯。

這張專輯,就是“大象有風”制作出品、90後國風唱作Winky詩的原創概念專輯《萬夢集》。

熟悉古風音樂的,對Winky詩這個名字都不會太陌生。從最早的《諾言老》、《江南調》,再到後來的《離騷》、《江南夢》和《落長安》等等作品,出道已經十年的Winky詩,一直都深耕于國風音樂領域。并且經過從音韻到核心的打磨,漸漸形成骈散結合、音色幹淨、風格多變的音樂體系。

當然,Winky詩在國風音樂圈最為人津津樂道、且已經成為個人重要辨別的認證,還是“一體機”這個美譽。“一體機”說的是Winky詩在音樂表達上的全能,他不僅能詞能曲、能彈能唱,最重要是還能夠參與制作及音樂後期的工作。進而通過音樂從創作到演唱再到後期的過程,形成一套創作的閉環,在各種細節上完全展現自己的音樂企圖。

Winky詩的《萬夢集》,解決了古風音樂的一個“痛點”

而這次的《萬夢集》,也是Winky詩繼出道專輯《諾言老》之後,時隔十年再度發行個人專輯。但這張專輯比起“一體機”時代,卻又多了一種全新的氣象。

《萬夢集》整張專輯,是Winky詩和主流團隊合作的結果,幕後的音樂人,也包括了李醒緣、楊黎、楊烊等等優秀的年輕音樂人和獨立音樂人。

是以,從音樂的格局來講,《萬夢集》其實是一張從歌曲裂變為作品的專輯。因為有“一體機”多年的風格打磨和錘煉,是以作品的創作核心和韻味,依然還是Winky詩獨特的風格,但卻在這個基礎上,于音樂空間感和表現力上,有了别開生面的格局和新意。

保持風格卻又通過合作進行音樂創作上的互補,讓音樂視野因為合作而變得更開拓。《萬夢集》裡的Winky詩,所做的恰恰就是音樂創作變與不變的巧妙平衡。

也正是因為在國風音樂領域多年的深耕,讓Winky詩在《萬夢集》裡的創作與合作,更像是一種漸進式的圓滿。通過在既往風格上不斷的拓展,也用更為開放的音樂思維,完成了以國風為本,又不失現代韻律的創作。

音樂意識的開放,也讓《萬夢集》這張專輯裡的作品,在表現上是非常多元的,很多作品在細節上的處理,甚至常常會給人柳暗花明的意外和驚喜。

像《桃花非非》這首作品,Winky詩在創作和表達上,其實有一個非常有創新的融合點。一方面,他采取的是中國古典誦詠的方式,但在這個基礎上,卻又融入了近似西方圓舞曲那樣的節奏卡點。于是讓東方傳統的音律,又被勾勒出了律動的線條,進而組合成一種亦古亦今、東西合壁的立體新層次,

與此同時,現代律動的加入,也打破了漢語詩句和章節傳統的斷句和音律,進而通過新的創造,形成一種全新的文字型驗。

融入搖滾樂律動的《連挑風波去》,也非常好地展現出“放浪一遭”的作品氣質,笛蕭、唢呐與鼓點的契合,不僅讓傳統的國風充滿了現代的節奏,而且以更動态的方式,讓人有一種完全的代入感。

Winky詩的《萬夢集》,解決了古風音樂的一個“痛點”

《如夢令》則融入了Jazz-Rap那種慵懶、迷人的元素,既用現代的語句為古典的意境進行了新的解讀和诠釋,而那種都會氛圍的音樂營造,也讓“對鏡梳妝”的意象,有一種穿越融合之美。亦夢亦幻,且讓人如癡如醉。

專輯同名主打曲《萬夢集》,更是用Future的音色渲染作品,不僅點題了“萬夢”,讓萬夢的意象變得更萬千,而且從音樂屬性上來講,也讓國風音樂真正連接配接了古代和Future。

至于《捕夢獸》、《江南謠》、《童夢》這些歌曲,則有仙氣也有溫柔,有單純更有美好,真正的是賞心悅目。

而從創作的角度來講,Winky詩也有着多元的角度拓展,這種多元并非外在的,卻是内在的。

像《無名碑》和《江南謠》,同是古風卻是完全不同的意境。後者是歲月靜好且靜美,而前者則是沉重又壯烈,有着一種哀傷又悲壯的詩意。

同樣的,《烏江舊志》除了戲腔恰到好處的融入,整體偏叙述性的創作,也讓歌曲如同曆史長卷,有了一種厚重的曆史感。

至于最後的《人間卷》,則像是《萬象集》的另一個鏡像,整首作品肆意縱情、潇灑快意,如同一首古風史詩,将人間萬象編織成了绮麗甚至瑰麗的幻夢,也真是讓人欲罷不能。

不過,在聽Winky詩的這張專輯時,絕對不能忽略他對于專輯整體的結構匠心。

專輯之是以是專輯,就在于它不僅僅隻是一些歌曲碎片化的組合,而是它有一個超越單曲本身的高度和格局。在讓單曲各自成章、擁有獨立藝術生命體的同時,卻始終有一個更大的結構,以連線的方式将這些作品串聯,進而形成一個同中有異但最終完整的音樂走向,或者說是人文輸出。

而《萬夢集》這張專輯的主線,就在于“神官”收夢這樣的奇特概念,也正是因為這個概念,讓整張唱片聽起來甚至有種明清話本的味道,歌曲裡不僅有曲調更有故事,也正是這些故事,更好地突出了萬夢的畫面感和故事感。

于是,以夢為主線的《萬夢集》,也通過神官那些夢境裡的虛幻,于虛幻背後如同人間折射的真實悲喜,進而形成一種亦人間亦夢境的交錯感。所謂夢境,即為現實,一切禅意,亦能共情。

這不是一般的夢,這是一場在音樂世界裡愉悅的夢,又是可以在音樂世界裡聽到故事和人間,激發聽者熱愛與力量的專輯。

這樣一來,一張古風專輯就既有美的外在,又有靈魂的外在,于是完美了。

《萬夢集》是Winky詩十年磨一劍的作品,也代表着他個人音樂生涯迄今為止的一個高度。而通過十年的深耕,通過音樂技術的累積,尤其是在古風意境裡,對于世界觀、價值觀等現實主義命題的架構,也讓《萬夢集》這張專輯,甚至成為古風音樂的一個範本。

很顯然,這張專輯其實就已經解決了那個問題,即你在聽古風音樂的時候究竟聽什麼的“痛點”問題。

我聽到的是東方古韻,我也聽到了人間悲喜,我聽到了灑脫旖旎,也聽到了愛與勇氣。你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