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作者 | 萬翛          編輯 | 範志輝

還有人在期待一場華語R&B的回潮嗎? 

作為都市音樂的重要分支,當代R&B音樂在上世紀90年代因Whitney Houston、Janet Jackson等人在海外掀起了一陣狂潮。稍晚,在上世紀末,一張深藍底色、名為《陶喆》的專輯為華語樂壇開啟了R&B的新篇章,裡面的《望春風》、《沙灘》等歌曲傳唱至今,仍不過時。 

進入千禧年,周傑倫、王力宏、方大同、胡彥斌等歌手接連因R&B風格歌曲打響名号,讓R&B曲風一時成為華語歌壇的顯學。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回溯一下R&B,即節奏布魯斯,據美國國會圖書館,R&B在上世紀40年代是用來代指所有非裔美國人的音樂,範圍是非常廣泛的。在随後的幾十年裡,R&B的定義也都不斷随時代變化,要直到70年代迪斯科的大流行末期,Michael Jackson、Quincy Jones等在當時的流行舞曲風格中加入更多電子元素,才形成了當代R&B的雛形。Alicia Keys、Usher、Mariah Carey、Beyoncé等都是當代R&B的代表人物。 

在嘻哈風潮漸起之時,Janet Jackson、Lauryn Hill、The Neptunes、Timbaland等人進一步模糊了R&B與嘻哈的界限。甚至,由于嘻哈與R&B已經常常密不可分,1999年,Billboard和格萊美都将兩者合并為一個類型,然後開啟了R&B/Hip-Hop音樂類型的長期統治階段。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在R&B/Hip-Hop的基礎上,再融入搖滾、電子、舞曲等多種風格元素,以及更多合成器音效和Auto-Tune等現代音樂科技,讓R&B更具未來感,更注重節奏而人聲輕柔,進而形成了我們現在常聽到的另類R&B。盡管它因淡化了靈魂樂和福音音樂元素而被R&B純粹主義開除R&B籍,這件事在2012年衛報就有相關讨論,但不可否認的是,在Frank Ocean、Miguel、The Weeknd等人的影響下,PB R&B已經走向主流。 

除了風格和技術的融合之外,如今R&B的另一大特點是直白的表達。 盡管浪漫和愛情的主題一直存在于R&B音樂中,但今天的許多R&B歌曲已經用更加直白露骨的表達取代了委婉和暧昧。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在國内,千禧年後新人輩出,網絡歌曲借着彩鈴盛極一時,随後是民謠、嘻哈、電音等走入大衆視野,百花齊放的聲勢很快蓋過了R&B的獨秀。各種音樂類型你方唱罷我登台,唯獨R&B似乎盛世不再。 

但時至今日,R&B在當下也并非後繼無人,方大同、袁娅維、周筆暢、餘佳運代表的當代R&B在主流華語樂壇仍有一席之地,中生代還有丁世光、阿克江、宮閣、陶樂然等也值得關注。 艾瑞咨詢的資料也顯示,R&B曲風在一線城市和35歲以下的數字音樂使用者中具有相當大的閱聽人群體。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更重要的是,Z世代R&B音樂人也已經初長成。他們從國小習音樂,對東西方審美兼收并濟,個個頭角峥嵘。在大陸,有20歲的呂彥良已經獲得金曲獎提名,港台有26歲的ØZI已斬獲金曲獎最佳新人獎、Gareth.T 湯令山首發歌曲就在YouTube獲得百萬播放量;23歲的劉思鑒、24歲的施鑫文月等人已經通過綜藝節目嶄露頭角,他們結合R&B和說唱音樂,用更具律動感的音樂表達最真實的自我。 

這幾位新生代音樂人都在年幼時接觸過音樂教育,青少年時期受過西方音樂審美教育,或通過網絡完成了對音樂的大部分探索學習。他們不懼在音樂中袒露真實的自我,而這些Z世代音樂人的冉冉升起,似乎在宣告R&B的春天又要來臨。

此次網易雲推出“華語都市音樂推廣周”,我們攜手網易雲音樂将目光聚焦R&B的新生代力量,音樂先聲有幸與呂彥良、ØZI和劉思鑒進行對談,聊聊他們的音樂人生以及對華語都市音樂的看法。 

當然,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在網易雲音樂搜尋“都市音樂”,即可獲得華語都市音樂聆聽全攻略,發現更多值得關注的華語R&B新生代音樂人。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呂彥良:“我不知道什麼叫努力”

不知道多少人關注呂彥良這個狂妄的十八歲少年,是因為他在綜藝節目上的那句“25歲前要拿到格萊美”。又有多少人在聽了他的音樂之後,卻發現他實在算不上狂妄,而隻是一個直率的少年天才而已。 

最近,呂彥良又因為音樂綜藝《青年π計劃》中對那英的耿直寒暄“你好像我媽”而登上熱搜,讓更多人認識到這位業内已好評如潮的音樂新星。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呂彥良的音樂天賦從幼稚園就開始展露。那時學校放了一段廣播,正好教室裡有鋼琴,呂彥良就摸索着彈了出來,父母得知後,遂帶着他去學了鋼琴。不過,因為太辛苦,呂彥良彈了兩年沒再堅持下去。 

但他的音樂之旅并沒有止步于此。愛聽英文歌和方大同的呂爸爸為他奠定了初步的音樂審美和喜愛,作為住讀生的呂彥良每周都會在回學校前在MP3裡下很多歌,從小就會覺得方大同的歌“洋氣”,從中文歌逐漸轉向聽Billboard榜單。 

十五六歲的呂彥良,開始極度想要做自己的音樂,便在網上搜教程自學,還在一位學長那裡學會了宿主軟體Logic的使用。有絕對音感的呂彥良,即便沒有深厚的樂理,從小就能靠聽來扒譜。音樂課上,他是唯一一個不用譜子創作、而是用Logic和編曲思維完成作業的學生,但這惹怒了來自英國的音樂老師,為此總發生争執。提到當時音樂老師還給他的作業打了1分(滿分7分)時,呂彥良現在都有些生氣。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在積累大量聽賞經驗和學會做歌後,呂彥良聽歌的感覺不再一樣,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審美。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國小六年級時,Tyler, the Creator出了一張專輯《Igor》登頂了Billboard榜單,但呂彥良聽後卻不以為然,但高二再回來聽時,呂彥良覺得“太牛了”。 

創作的過程是快樂的,但完善作品則是最難的。對于呂彥良而言,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在不論什麼時候聽到時都覺得“很棒,沒有任何不流暢的感覺,很驚豔和耐聽”。要想達到這樣的标準,“過得了自己這一關”,勢必要花許多時間去反複地磨。做專輯則更不一樣,要考慮發行、歌曲排序、定日程、找人、花錢,有太多與音樂無關的事情需要分神。 

相比寫出《Fresh Soul》的時候,因為認識到自己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提高,呂彥良覺得現在的自己要努力得多。最近他在學吉他,每天都會練習一下吉他或鍵盤,每年都會去美國待一段時間,進修音樂。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不過,呂彥良始終不認為音樂是需要努力的事情,“我不知道什麼叫努力”。在他看來,是因為寫歌快樂才寫歌的,如果寫歌會痛苦,他便不會去做。 

Talks

音樂先聲: 說到R&B/都市音樂,立刻想到的三個詞/畫面? 

呂彥良: chill、浪漫、律動。 

音樂先聲: R&B留給你最早或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呂彥良: 剛開始影響我最深的一個是Daniel Caesar。一開始我聽他的時候,我覺得,天,原來歌還能這樣寫。我覺得很棒,因為他做的是另類R&B,營造的氛圍和傳統R&B其實不太一樣。 

另一個是D’Angelo,他算是九十年代律動鼻祖吧,對方大同影響也比較深。我聽他的歌,會發現原來律動可以這麼做,他每一個樂器都不是沒有用的,他都在裡面去營造律動。這兩個人帶我進去了R&B、soul這些律動音樂的世界裡,很多時候也是我的靈感來源。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我很好奇,像Daniel Caesar、H.E.R這種類型,或是像你這種類型的音樂好像在華語音樂裡不是特别多,你覺得這是為什麼? 

呂彥良: 我覺得是因為Daniel Caesar的歌更偏向氛圍感,而其實中國大環境裡,大家是沒有氛圍的審美的。Daniel Caesar他們的旋律都很散,也沒有特别洗腦的歌詞,讓大家記住整首歌。很多都是用效果或編曲的層次、留白等各種細節來做氛圍,是以我覺得對中國聽衆是個挑戰。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你覺得對你音樂品味影響最大的是誰? 

呂彥良: 我想想可能不是單個人,當時(聽)那一批(歌手)都對我影響非常大。我的審美開始形成,其實是在高二高三聽Frank Ocean、Kanye West那會比較多。當時特别迷戀Frank Ocean,我覺得他的音樂氣質,還有他音樂中傳遞的那種撲面而來的情感,是讓我最着迷的。 

他的音樂剛開始,我聽起來其實沒有那麼驚豔,後面聽得多了,我再去聽他,就覺得(他)非常驚豔,非常感動人。聽他的歌我經常會哭,特别棒,尤其是在很多情景下,我覺得他很偉大,他的歌能傳遞給人非常強烈的情緒,比如《Self Control》。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你覺得最能代表你的R&B作品是什麼?

呂彥良: 我覺得目前來說是《飛》。因為我覺得《飛》做了很多融合,這首歌把律動和悅耳性,還有結構的平衡,都做得很好。 

音樂先聲: 你比較欣賞的同齡音樂人有哪些? 

呂彥良: 施鑫文月很好,他把很多東西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不僅僅是單一的一個标簽,我覺得是從編曲的質感、旋律、唱,和他想要融入本土化的概念融合在一起,讓他的音樂變得很獨特。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你認同在陶喆、方大同等人之後,華語都市音樂沒落的說法嗎?為什麼? 

呂彥良: 我倒是不認同,因為其實如果要再出現一個方大同、陶喆,我感覺那就沒有意義了。 

他們其實已經代表了某一種風格了,陶喆可能就是很典型的美式R&B,然後自己要做搖滾,我覺得他也在找自己的東西;方大同就是比較律動,早期能聽到很多,比如D’angelo、Musiq Soulchild這些人的影子。他跟陶喆其實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音樂風格,但都是把外來的音樂漢化得很好的兩個人。然後周傑倫其實沒有那麼多R&B的屬性,他其實是把R&B和Hip-Hop結合,然後把這兩者的基礎特質弱化,再加上中國風,成就了自己,王力宏也差不多類似。 

我覺得這四個人都是很偉大的人,但如果再出現這麼四個人,我覺得就挺沒意思的,因為音樂總是在更新、在變革。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你的作品裡好像中英文夾雜偏多,你覺得用中文做這種R&B有什麼特别困難的地方嗎? 

呂彥良: 因為其實國外的表達都很開放,而且中文一旦代入,有些表達就會引起一些羞恥感,你要斟酌你的用詞和句子排列,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就是中文是咬字很硬的一個語言,除非你說成都話就比較貼近英文的口感,但是中文中文本身國語就比較硬,然後你要用國語來做律動,本來就是很難的一件事情,除非你唱成方大同(那樣)。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但我覺得好像加個轉音或是很像方大同,就沒有PB R&B的感覺了。 

呂彥良: 對,我也是這麼覺得的。因為我覺得方大同很厲害的點,就是他的技巧以及音樂審美都很好,律動也很好。我覺得他很偉大,但沒有必要一定要變成他那樣。我沒有必要去刻意地練那些轉音以及對音的修飾,我覺得野生的感覺是很好的。但我也會想要去練習我的聲音,能夠在各個位置科學地發聲。 

我自己總結了很多保留R&B感覺的中文創作經驗。比如很多咬字可以要得不那麼像中文,把“p”唱成“b”,把一些唇齒音柔化掉。舉個例子,比如《飛》有一段說,“I wanna keep it low key,每個人都會有他們的脾氣”,如果我正常唱就會很怪,把“會”字的“h”音吞掉,就會聽起來更貼近英文。 

這并不是說崇洋媚外,而是因為R&B本身就是用英文語言為基準創作,是以我覺得中文應該往源頭去貼。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你覺得與粉絲比較理想的關系是怎樣的? 

呂彥良: 我覺得他們通過我的音樂喜歡上我就夠了。 

音樂先聲: 你會介意因為公開你真實的一些情況,可能會讓你失去粉絲嗎? 

呂彥良: 我倒是無所謂,因為我不是愛豆。首先我其實挺排斥愛豆文化的,覺得有點too much。我是一個自由的創作者,我的生活大家不用去幹涉。如果能做到我的歌是唯一的打動大家的點,那就是我最滿意的。(我希望大家)是(因為)我這個人、我這個視覺,這些形成的整體形象而喜歡我,而不是因為偏愛豆那樣,感覺要獨占,或者不允許有私生活。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如果說現在有一個愛音樂的小朋友,問你怎麼在20歲拿到金曲獎,你會給他怎麼樣的建議? 

呂彥良: 我的天,我不是為了提名而做歌的,我也不知道怎麼給建議,好好做歌就行了,這個是運氣或者命。我覺得獎真沒那麼重要,它隻是一個增色的東西,隻是你應得的,而不是你需要去得到它。如果你得不到,那也不是你不夠格,而是他們沒眼光,就是可以這麼想。我18歲說25歲想要拿到格萊美的時候,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音樂先聲: 下半年有什麼計劃嗎? 

呂彥良: 7月中旬應該要飛美國去做我第二張專輯,然後我争取今年如果能做完就會發掉。 

ØZI:“我覺得R&B非常性感”

由于母親是歌手,ØZI從小浸淫在音樂氛圍中,自然建立了對音樂的敏銳和創作觀念。 

4歲開始學多種樂器、10歲開始組樂隊、14歲創作英文詞曲,在21歲斬獲金曲獎最佳新人之前,ØZI還拒絕過JYP以及知名嘻哈廠牌“顔社”抛來的橄榄枝。如此一路開挂,ØZI最大的挑戰隻來自于内心。 

如今ØZI回憶起當時得獎的自己,隻歎當時對自己還不夠了解。那幾年他不斷輸出,證明自己能制作、能拍攝,讓他感到很疲乏,不知道自己在音樂上還能給出什麼;從小念國際學校的ØZI,也開始對自己音樂的文化歸屬産生疑惑。甚至,他有了不做音樂的念頭,因為“不想對聽衆不誠實,也不想對自己不誠實”。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印象最深是某日在洛杉矶,ØZI坐在草坪上吃冰淇淋等朋友,不遠處有兩個街頭藝人在jam(即興合奏)。所有jam過的樂手一定都明白,那種音樂彼此呼應、情緒随之飛揚的快樂。一瞬間ØZI哭了出來,那一刻他覺得自己需要改變,他告訴自己,“I need to do something, for myself”。

因疫情被困在洛杉矶的四個月,ØZI的所有規劃全被打亂,于是學着趁這段時間更靠近自己的内心,摸索内心的黑暗處和低潮期。在把音樂放在一旁、探索新事物的這段時間裡,ØZI發現兩件事:第一,必須要做一些别的、新奇的事情,才會有新的靈感;第二,ØZI發現自己沒有音樂活不下去。 

如果沒有音樂,“我就不是我了”。如今的ØZI已經認清,自己做音樂最大的動力,就是在創作中尋找最單純的快樂。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如果說ØZI的第一張專輯是為了得到認可而證明自己,第二張專輯是ØZI自己平時會聽的東西,那麼如今的第三張專輯《ADICA》才是最真實的ØZI。他相信,“真真假假的年代,最真實的就是最好看的。你最崇拜的人,是表裡如一,完全在做自己的人。現在偶像、精神上司人都是這種人,哪怕是有争議性的。” 

在被問到是否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黑暗面時,ØZI也覺得這并不危險,反而“好自由哦”,“我還有好多東西還沒分享完,我還有感情還沒寫完、我還有家庭、靈魂的東西,很多事情都沒有探讨。”

Talks

音樂先聲: 說到R&B/都市音樂,立刻想到的三個詞/畫面? 

ØZI : Sex, night, Henessey。 

音樂先聲: 你最早印象中聽到的城市音樂/R&B歌是什麼?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和創作R&B音樂? 

ØZI : Craig David的《Seven Days》。似乎從國小時期就很喜歡聽各種類型的R&B,無論是西方還是華語的。我覺得R&B非常性感。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對你而言,R&B音樂的意義是什麼? 

ØZI : 所有流行音樂的DNA都融合了R&B元素,它定義了流行音樂的聽感。 

音樂先聲: 最代表你的R&B的一首歌?為什麼? 

ØZI : 《傳教士》吧?不知道為什麼。 

音樂先聲: 最欣賞/想合作的同齡音樂人是?為什麼? 

ØZI : 最近蠻想跟Måneskin合作的, 非常欣賞他們的音樂。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如果有愛音樂的小朋友問你如何在22歲拿到金曲獎,你的建議是? 

ØZI : 你的才華不會背叛你, 勇敢創作吧。 

音樂先聲: 你覺得華語都市音樂在音樂主題、風格或創作氛圍上與西方相比,有什麼特别之處嗎? 

ØZI : 華語音樂非常注重歌詞内容,西方音樂比較注重整體氛圍跟聽感。 

音樂先聲: 你認同在陶喆、方大同等人之後,華語都市音樂沒落的說法嗎?為什麼? 

ØZI : 不太認同。現在新 生代的R&B/Hip-Hop音 樂人占據最大的比例,我覺得現在這類的音樂是年輕人的主流。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相比用英文創作,用中文創作都市音樂有什麼特别的困難嗎?有想過試着再多寫一些中文歌嗎? 

ØZI : 不太會, 隻是創作邏輯需要切換。最近蠻想多創作些中文歌的。 

音樂先聲: 為什麼很少用社交媒體?理想中和粉絲的關系是怎樣的?怎樣和他們産生互動呢? 

ØZI : 應該不是我很少用, 而是大家太常用了。我希望能多在現場的演出跟粉絲互動。 

音樂先聲: 下半年有什麼計劃嗎? 

ØZI: 很多海外的演出,也想釋出很多的新歌。 

劉思鑒:“怎麼說還是成都Justin Bieber嘛”

接受采訪時,劉思鑒還在發燒。有意思的是,頭一天,因為發燒而靈感爆發,他一口氣寫了四首歌,“人燒透了,感覺寫東西比較順暢。 

最近創作專輯時,本來劉思鑒還有想過要不要嘗試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但後來還是決定做自己最想做的,“以一個最舒适的狀态呈現出來”。他發現自己寫的東西基本都是情感比較細膩的,也忍不住問自己,“我天天到底在想什麼”。 

相比同齡男性音樂人而言,劉思鑒自覺自己的創作角度“可能會比較奇怪”。他寫過《屁股太冷》,唱“座椅加熱快打開”;寫過《中産小孩》,唱“我們并沒有選擇”;寫過《抗體》,唱“我想我對世界産生了抗體,對快樂産生抗體,對悲傷産生抗體”。劉思鑒覺得,唱作人應該唱自己的真實感受,或是感同身受自己所唱的内容,才能把力量傳達給聽衆。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對于上一張專輯《Totem》(圖騰),劉思鑒也有巧思。劉思鑒覺得,現在在大環境下面,“很多人做音樂其實就像在做夢一樣,他們也不确定自己是一個什麼狀态、是不是清醒的。我覺得需要有這麼一個東西,來讓我自己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什麼要做這個。”劉思鑒的每首歌就像是一個圖騰,也就是盜夢空間裡主人公們确認自己是否在做夢的小道具。之是以專輯裡的歌名也大都是一個字或兩個字,也是為了呼應“圖騰”的概念。 

劉思鑒從5歲開始學鋼琴,在父母的督促下堅持了十年,這讓他對曲調更敏感,樂感也更好。在高中階段,雖然不再練琴,但他仍然保持聽歌的習慣。在美國的第三年,也就是2017年,劉思鑒開始明顯感覺到周圍的人都在聽說唱。他提到,當時音樂老師上課還會放自己的黑膠唱片,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如此浸淫下來,讓劉思鑒的審美也更加西化。

對比在國外和回國一兩年後的作品,劉思鑒明顯感覺在國内寫的東西會用更多的五聲調,因為的确更好些,怎樣聽感都是比較好的,“就像鋼琴黑鍵一樣,亂彈都是好聽的”。反而以前在國外的話,基本不會想到這樣做。但在一段時間後,劉思鑒也發現,這樣會失去歌曲的個性,便在刻意地少用。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劉思鑒10歲時,Justin Bieber的《Baby》正火,就因為這首歌,才開始接觸英文歌,逐漸養成了聽英文歌的習慣。Justin Bieber也成為了劉思鑒最喜歡的歌手,雖然不關注Justin Bieber的新聞,但一直有聽他的歌,還會買周邊,“從小到大有那麼喜歡的,大概也就他這一個”。 

最初唱歌,也是想要模仿Justin Bieber“沙啞、有金屬感”的嗓音,便多用氣音,後來他才發現,這樣唱是不太能唱好的。如今在演出結束時,他也總會清唱一首Justin Bieber的歌結尾,開玩笑自稱是“成都Justin Bieber”。 

如此憑着興趣,劉思鑒開始在K歌軟體上翻唱一些喜歡的歌曲,然後又自己摸索着做了mix或原創歌曲。後來,僅僅是把小樣放在網上就獲得了不錯的反響,這也鼓勵着劉思鑒繼續創作,20歲就登上了原創音樂綜藝《我是唱作人2》,成為參賽年齡最小的唱作人。 

談及音樂路上最大的困難,年輕的劉思鑒非常直率地說是“沒錢”。疫情期間,劉思鑒被困在上海,沒有演出收入。每天待在家裡,劉思鑒雖然有在創作,但更多還是在看看電影打打遊戲,這個過程消耗着他的音樂熱情。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如今一切又恢複秩序,劉思鑒上個月剛結束一輪巡演,也讓他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以往會極度緊張的他這次顯得從容許多。看到觀衆能夠感受到自己作品中細微的表達,并一起合唱出來,讓劉思鑒非常感動。這也是劉思鑒第一次簽售。自覺是因為自己話不多,聲音也小,可能自己還在說話,對方因為沒聽到,又不好意思叨擾,就已經離開了。 

但劉思鑒也有一些困擾,聽歌開始有了“職業病”,會不由自主地審視、比較,會想這首歌為什麼不是我寫的,“這感覺我就很讨厭,但是我又控制不了”。最近讓劉思鑒有這種感覺的,是美國說唱歌手Ross在6年前發的一首老歌《Psycho (Pt. 2)》,“因為那首歌特别簡單,但是又特别好聽。”

Talks

音樂先聲: 說到R&B/都市音樂,立刻想到的三個詞/畫面? 

劉思鑒: 卧室、立麥、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的那種公路。我覺得R&B這種相對來說比較适合一個人比較惬意的氛圍,然後對我來說的話可能就會是傍晚這種的一個時刻,因為白天主要在睡覺。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你覺得華語的都市音樂在主題風格或者是創作氛圍上面跟西方相比有什麼特别之處? 

劉思鑒: 我覺得首先有一個很明顯的點,就是沒有辦法像西方那麼露骨。中文表達可能會相對來說要含蓄一點,但其實含蓄一點就少了一點R&B那種味道。但這個沒辦法避免,因為你中文那樣寫真的太奇怪了。 

以我自己寫詞的角度去看的話,中文很多詞都要去刻畫,不能特别白話,但R&B還是得要有一個比較随意輕松的氛圍,但中文歌詞你還要做到同時讓歌詞不要那麼像白開水、作文,有些時候平衡這個東西會比較難。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你有想過全英文創作嗎? 

劉思鑒: 會,但我能想到,用英文創作整首歌,(會)沒法避免又往卧室那種去了。 

音樂先聲: 什麼意思? 

劉思鑒: 内容就會比較露骨一點。 

音樂先聲: 是以一開始你說R&B三個詞當中的卧室,其實是指内容比較露骨這個方面? 

劉思鑒: 是這樣的,因為它畢竟是有一個氛圍在的。 

音樂先聲: 你有比較欣賞的同齡R&B音樂人嗎? 

劉思鑒: 我覺得像Matt(呂彥良)這種我就不說了,大家公認的做得比較好。還有像ODD(陳思鍵),我覺得他的東西有他自己的味道在裡面,并且也是有一點R&B元素的。 

新生代音樂人怎麼用都市音樂寫青春日記?

音樂先聲: 你認同在陶喆、方大同等人之後,華語都市音樂沒落的說法嗎?為什麼? 

劉思鑒: 我覺得這個東西還是有輪回的,我感覺這兩年又要回來了。這和大環境有關系。 

像疫情這段時間,大家明顯會想去聽那種比較通俗一點、戾氣比較重的音樂,那種偏快一點、比較燥一點的歌。最近放開之後,大家生活感覺輕松一點,我覺得自然而然地就又會偏向到這一卦去。 

除開這個不說的話,我感覺世界範圍内,那種純的嘻哈也在轉向一些比較偏旋律的、比較輕柔一點的風格,是以我會感覺可能這兩年又要轉到這邊來了。 

音樂先聲: 下半年有什麼計劃嗎? 

劉思鑒: 會發一張專輯。嚴格來說,是第一張專輯。這算是我做音樂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會覺得,終于會寫出我當時開始做音樂想寫的那些東西,會有這種感覺。 

參考資料

1.https://www.theguardian.com/culture/2012/dec/29/did-hipsters-ruin-r-and-b

2.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2015/jun/29/how-r-b-got-its-groove-back 

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系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