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層次的父母,從來不在孩子面前說這3種話!

高層次的父母,從來不在孩子面前說這3種話!

俗語道:與善人言,暖如布帛。傷人之言,痛如刀割。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好好說話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高層次的父母,從不在孩子面前說這3種話。

1

不說抱怨家人的話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曾說:"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父母的言談舉止,處事方式,都直接影響着孩子三觀的樹立。

當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說抱怨家人的話,就會讓孩子潛意識裡對被說的一方産生偏見,或學習父母說話方式,抱怨别人。

爸爸抱怨媽媽唠叨,強勢,媽媽抱怨爸爸不着家,沒有上進心,如此在孩子會覺得,父母是不相愛的,家庭是不和諧的,爸爸媽媽原來都不是完美的。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好的夫妻關系,是好的親子關系的前提,也是好的家庭關系的根基。

父母關系良好,家庭氛圍融洽,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

對于孩子來說,左手牽着爸爸,右手挽着媽媽,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

恩愛的父母是家庭幸福的根基,如果父母每天橫眉冷對,劍拔弩張,那麼傷害最大的不過是孩子。

要讓孩子樹立正确的三觀,内心充滿陽光和愛,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樣,不在孩子面前抱怨任何一方的缺點。

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2

不說貶低孩子的話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兩個家長之間的寒暄:

A家長:你們家孩子真是乖巧可愛,聰明懂事呢,我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差,就知道調皮搗蛋,我真的要煩死了。

B家長:小孩活潑一點才好呢,我家孩子雖然學習好,但就是個悶葫蘆,别人欺負她也跟個木頭似的呆頭呆腦,哎,真讓人煩心。

父母的暢所欲言吐露心聲交流心得,卻全然不顧自己說的話對在身邊的孩子産生的影響。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人前教子,背後教妻”。

高層次的父母,從來不在孩子面前說這3種話!

現實中很多家長覺得在人前教子會顯得自己對孩子很負責任,很嚴格,倍兒有面子。

甚至覺得隻有讓孩子難堪,受到打擊,孩子才會長記性,以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其實,父母在人前貶低孩子的話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貶低的話從别人的嘴裡說出來孩子會憤怒,從父母嘴裡說出來那就是傷心與無奈。

幾米說,小孩甯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能好好說話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孩子!

高層次的父母,從來不在孩子面前說這3種話!

3

不說老師的壞話

古訓曰:“為學莫過于尊師”,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孩子尊重老師,才能端正學習态度,尊重知識,尊重課堂。

家長尊重老師,才能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做好孩子的教育。

家長對待孩子的态度,決定了老師對待孩子的态度。

很多尖子生的家長,通常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也會主動配合老師和學校的工作,不會因為老師對孩子嚴格了點就覺得孩子受了委屈,在孩子面前對老師惡語相加。

反之,孩子成績差的家長,往往對老師不屑一顧,要麼不服從老師的安排,要麼在孩子面前各種抱怨老師。

孩子在學校犯錯被老師罰站,家長也能興師動衆去學校找老師理論。

為了“保護”孩子,家長總覺得老師對孩子不好,總能給老師挑出毛病, 在孩子面前抱怨的多了,孩子對老師的好感度可信度随之降低。于是便開始不尊重老師,不好好學習。

有句話說得好,教育就是一種安靜的支援關系。

家長支援老師,老師支援孩子,才能真正做好孩子的教育。

老師在校教書育人,家長在家言傳身教,隻有家長尊重老師,孩子才能更加相信老師,尊重老師,愛上學習。

我想要的未來,是看得到安全感

也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在學校裡努力學習,快速成長。

不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壞話,是對孩子的負責任。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父母總抱怨孩子不聽話,不上進。有時候真的不是孩子“不聽話”,其實是作為父母的我們并不怎麼會講話。

學會說話,是父母的必修課,高層次的父母,不會說上面三種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