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
12月15日,首屆大灣區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在深圳舉行。會上宣布,中國(深圳)科技創新戰略研究院暨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深圳分院(以下簡稱戰略研究院)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指導,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深圳市源創力離岸創新中心承辦。據了解,戰略研究院将充分實作官方智庫和民間智庫的優勢互補,突出數字經濟研究特色,追求課題成果高品質,為深圳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服務,旨在打造社會主義新型智庫的“深圳樣闆”,院長由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原院長任福君擔任,執行院長為深圳市科協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林祥。
論壇邀請了中國科協、廣東省科協、深圳市委、市政府的相關上司。其中,深圳市科技局原局長、人居環境委原主任、深圳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專職委員劉忠樸,深圳市科協原主席、深圳市源創力離岸創新中心總裁、深圳前海科創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長周路明特别受邀出席,深圳分院内設機構和研究所、各科技企業智庫、各媒體代表,以及關心深圳分院創新智庫建設的各界人士,共商共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深圳樣闆”。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申金升在緻辭中表示,戰略研究院突出數字經濟的研究特色,整合深圳科學系統部分優秀研究院資源,旨在打造一個具有官方智庫特色,又有民間智庫優勢的科技經濟智庫。此舉彰顯了科協心懷國之大者的擔當,也突出了深圳對高水準科技創新智庫的高度重視。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一級巡視員唐毅在緻辭中表示,深圳是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戰略研究院的設立不但是科創中國深圳先行試點的又一重要舉措,也是推進我省科學智庫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
深圳智庫聯盟理事長高振懷在緻辭中表示,深圳的智庫建設現在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發展時期。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也取得了智庫建設上值得肯定的一些成效,但客觀而言,全市有150家左右的智庫,主體從數量、規模到品質品牌應該與深圳特區這座城市的地位還是不夠比對的。智庫的軟實力和深圳的科技硬實力,經濟的硬實力是不相稱的,尤其是缺乏在國内外有影響力的高端智庫,是以急需跨越式發展。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席蔣宇揚在緻辭中表示,為什麼中科協要把戰略研究院放在深圳,就是中科協參與了國家的科技政策的制定,具有強大的人才庫存。深圳具有改革的精神,是最早融入國際産業和科技創新體系的城市,也引領了一些産業,使我們現在很多産業不僅僅是跟随,而且是超越。深圳經驗和中科協的專家智庫的龐大的人才智庫結合起來,必将為大灣區建設乃至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提供一些路徑和發展。
中國(深圳)科技創新戰略研究院暨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深圳分院啟動儀式上,省市科協上司為戰略研究院上司頒發聘書,戰略研究院上司為内設機構授牌。
論壇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雙區”建設的需求,按照科技創新“四個面向”要求,重點圍繞智庫建設等重大問題分别進行主題演講。
中國智庫發展現狀如何?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原院長任福君在報告中指出,2019年到2020年是世界智庫發展的井噴期,這幾年中國被列入統計對象智庫都是在510左右,突然在去年一下子漲到了1413家,純增長了178%。說明在中央和國務院兩辦檔案的指導下,中央統一部署下,中國特色智庫發展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
合同訂購型的智庫如何提高研究品質?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要重視選題,有問題導向、研究方向,積極對接中央決策需求部門,重視高效課題團隊的組建,激發研究人員活力的科研組織管理機制,處理好研究和咨詢的關系,發揮首席專家的作用。
創新增長中的公共政策如何演變?深圳市原副市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唐傑指出,深圳要走向科學引領,需要有更多的應用基礎研究的成果,能夠源源不斷地給産業提供突破的根據。是以,深圳需要形成高校、研究機構創新和企業創新的融合。期待深圳轉向科學引領、研究引領,在大幅度提高經濟增長的創新含量、科研含量方面,能夠盡快摸索出一條新的道路。
智庫應該堅持怎樣的價值導向?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副會長梅永紅指出,智庫價值首先是問題導向,其次是超前思維,再次是平台支撐,最後就是使命擔當。希望在灣區,在深圳的智庫能夠為政府、為社會、為企業打開通往真知的大門。
創新驅動數字轉型發展與智庫能力建設有何聯系?中科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穆榮平表示,數字賦能是智庫要研究的問題,永恒的主題是創新能力建設,公平競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數字轉型大背景下的隐私保護、監管規制、标準化、公共安全。
審讀:譚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