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宋滅亡之後,為何不見楊家将的身影,楊家将、楊門女将去哪了?

楊家将在無數的評書和演義中都是智勇雙全,忠肝義膽的無敵形象,他們每每都能在戰場上力挽狂瀾,楊家一門不管是男兒還是女子,都前赴後繼地奔赴沙場。為了大宋,楊家一門血染邊疆,奉獻了自己全部的忠義之血。

戰場上楊家将用自己的刀劍和長戈在邊疆樹立起了大宋的威嚴,令番邦不敢南窺。

然而有人可能會想,楊家一門如此厲害為何後來北宋沒能抵禦金國的入侵呢?北宋滅亡後他們都去哪了?

其實演義中的楊家将形象和曆史是有很多出入的。

北宋滅亡之後,為何不見楊家将的身影,楊家将、楊門女将去哪了?

楊家将

真實的楊業

楊家将中名氣最大的當屬楊業,演義中楊業堪稱北宋第一名将,隻是因為小人潘仁美的妒忌陷害,才飲恨北疆。但其實真實曆史上,楊業也不是北宋第一名将,楊業本人也沒有被潘仁美陷害,因為曆史上根本沒有潘仁美這個人。

曆史中的楊業也叫楊繼業,楊業原先并不為北宋服務,在五代末期,楊業是北漢的著名将領,在北漢時他叫劉繼業。

在北宋幾次讨伐北漢中,楊業率領的北漢軍都奮力抵抗,當時他是北宋的勁敵,但無奈北漢實在是氣數已盡,公元979年北漢滅亡之後,楊業也歸順北宋。

北宋滅亡之後,為何不見楊家将的身影,楊家将、楊門女将去哪了?

楊業歸降北宋後,被趙光義先後加封為右領軍衛大将軍,鄭州刺史等職務,之後楊業和潘美搭檔共同保衛北宋的邊疆。而潘美就是後來被演義評書污名化改編成潘仁美的原型。

由于楊業作戰勇猛,加上潘美高超的軍事才能,很長一段時間兩人在北疆的威名令遼國人膽寒,經常是遼國人看到楊業的軍旗就直接逃走。

此時潘美和楊業堪稱是無敵搭檔,如果沒有後來的雍熙慘敗,兩人的名聲可能不會像後世那樣天差地别。

北宋滅亡之後,為何不見楊家将的身影,楊家将、楊門女将去哪了?

公元986年雍熙北伐,北宋出征的三路大軍中因為東路軍曹彬的指揮失誤,導緻整個北伐行動功虧一篑,不得不進行撤退。

楊業和潘美的西路軍在準備撤退時監軍

王侁卻開始阻撓,他覺得楊業領數萬兵不戰而退是怯懦的行為,而且還懷疑他有通敵的嫌疑。

楊業本就是降将,這時在氣勢上自覺低人一等,他沒有辦法忍受這種侮辱,最終隻能孤軍出戰以死明志。

北宋滅亡之後,為何不見楊家将的身影,楊家将、楊門女将去哪了?

楊業在遭遇遼軍主力後因為寡不敵衆被生擒,之後絕食而死。後世的說書人便把楊業之死的黑鍋扣到潘美頭上,但其實真正背鍋的應該是監軍王侁。

雖然當時潘美是主帥,但是北宋的軍隊中權力最大的當屬監軍,如果當時潘美不遵守王侁指令,很可能王侁給皇帝随便一個小報告就能給潘美扣上謀反的罪名,是以潘美背這口黑鍋實在是冤。

北宋滅亡之後,為何不見楊家将的身影,楊家将、楊門女将去哪了?

真實的楊六郎

說完真實的楊業再來講楊家将中的二代,楊延昭在演義裡是楊業的六兒子,人稱楊六郎,但其實并非如此。

曆史上楊業真的有七個兒子,不過楊六郎不是六兒子是大兒子。因為楊延昭在邊疆作戰勇猛,遼國人很是懼怕,于是遼國人就認為楊延昭是北鬥七星中的六星轉世,是上天專門派來來針對遼國的,是以稱他為楊六郎。

楊業的七個兒子中,除了楊廷玉在雍熙北伐中戰死外,其餘幾個兒子都在朝堂做官,并未有演義中那樣傳奇的故事。

北宋滅亡之後,為何不見楊家将的身影,楊家将、楊門女将去哪了?

真正接下楊家忠烈勇猛這杆大旗的是楊延昭,史書上說楊延昭少時就沉默寡言,喜歡玩排兵布陣的軍事遊戲,楊業也曾說:

“此兒類我。”

楊業每次随軍出征都必定會帶上楊延昭,而楊延昭作戰也十分勇猛,在與遼國人的交手中鮮有敗績。楊業死後,楊延昭接過父親的衣缽,繼續在北疆和遼國人作戰。

公元999年,遼國人再次南侵,楊延昭當時駐守的遂城(今河北保定遂城鎮)成了遼國人首先要拔掉的釘子。當時遂城裡的守軍少城池還小,面對十倍于己的敵軍,楊延昭帶領士兵頑強作戰幾次打退敵軍的進攻。

北宋滅亡之後,為何不見楊家将的身影,楊家将、楊門女将去哪了?

當時正值寒冬天,富有謀略的楊延昭想到了一個守城的絕佳方法。他命人把水都潑灑到了城牆上, 一夜之間整座城池變成了一座冰城。

光溜溜的城牆讓遼國人的梯子都搭不穩,最終遼軍隻得喪氣而去。

遂城一戰成就了楊延昭的威名,此後幾十年裡他一直守衛着大宋的北疆,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時年五十七歲。宋真宗在為此惋惜的同時也都讓朝廷适才錄用了他的三個兒子。

北宋滅亡之後,為何不見楊家将的身影,楊家将、楊門女将去哪了?

楊家三代和楊門女将

楊門女将中的楊宗保和穆桂英是虛構的,也沒有出現天波府中的丫鬟陣殺敵的場面,至于佘老太君在曆史中也是存在的,也卻是是楊業的妻子,但姓氏應該為

“折”,

記載中他出身西北望族折氏。

曆史上的佘太君也是文武雙全喜好弓馬的女中豪傑,但并未真正随軍上過戰場。

雖然楊宗保是虛構的,但是他的原型來自于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楊延昭一共有三個兒子,楊文廣,楊傳永和楊德政。

楊延昭的三個兒子都被朝廷錄用,但楊傳永和楊德政在曆史中記載不多,并未有傳奇的故事。至于楊文廣則一直在軍中任職,先後平等南方蠻族叛亂和屢次抵禦西夏人的入侵。

北宋滅亡之後,為何不見楊家将的身影,楊家将、楊門女将去哪了?

楊文廣的一生比不上父輩祖輩那般轟轟烈烈,但也一生守衛邊疆為國盡忠。

但楊家将的威名隻傳了三代,楊文廣之後楊家的威名也不複以前,後人再也沒有出現楊家前幾代那樣如此傳奇的名将了,到了北宋末年,雖然楊家仍然有從軍之人,但大都是中下層軍官,沒有能獨當一面的大将人物了。

北宋滅亡後,楊家也後人也消散于民間,變成一個個普通人,再也不複祖輩們無敵的榮光。

因為宋一朝重文抑武的政策和對外軟弱的外交,導緻武将們都不能自由地發揮實力,楊氏一族也随着時間的推移慢慢沒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