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是燕青好友,文武雙全卻歸隐山林,最後還幫宋江

108将們接受朝廷的招安之後,就一直沒閑着,先是打敗了遼國,遼國投降,接着又先後平定了田虎、王慶和方臘的勢力。在方臘之前,好漢們沒有損折,但是平定方臘之後,十折六七,僅有三十多人幸免。

這些活着的人中,每個人最後的選擇也不同。

此人是燕青好友,文武雙全卻歸隐山林,最後還幫宋江

李俊帶着童威和童猛,聯合赤須龍費保等人,出海繼續戰鬥,終于喜提暹羅國國王,算得上是梁山好漢中最成功的一位了;柴進、戴宗、李應則紛紛辭官,或回鄉打獵,或出家為善,或成為富豪;朱武、樊瑞也棄官了,找公孫勝修道去了;宋江、盧俊義被害,吳用、花榮自缢……當年的梁山好漢,再也不能轟轟烈烈了。

這其中,燕青可沒有像影視劇中那樣,帶着李師師一起浪迹天涯,而是選擇了歸隐,帶着一擔金銀珠寶,不知所蹤。

此人是燕青好友,文武雙全卻歸隐山林,最後還幫宋江

燕青能有這份胸襟,其實要多虧他的好友。他的好友不在梁山,而是早于燕青,選擇歸隐了,他就是許貫忠。

其實,燕青跟許貫忠算得上自幼相交,不過後來燕青上了梁山,許貫忠則去考取功名了。

燕青誇獎不已道:“昔日在大名府,與兄長最為莫逆。自從兄長應武舉後,便不得相見。卻尋這個好去處,何等幽雅!”——《水浒傳》

此人是燕青好友,文武雙全卻歸隐山林,最後還幫宋江

從這裡可知道,許貫忠曾經應過武舉,顯然武藝不錯。而許貫忠也說過,他當年與燕青最為交契,隻是已經分别十幾年了。燕青招安之時不過27歲,他與許貫忠相見時才打敗遼國,距離招安還不到一年,由此可見他與許貫忠十幾歲時就已經是莫逆之交了。

燕青為國效力時,許貫忠為何退出了官場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高俅、蔡京等人上位,他們欺壓良善,禍害朝廷,是以好人難做。許貫忠看不慣這般,他自己也說,他有幾分兒不合時宜,每見奸黨專權,蒙蔽朝廷,是以就辭了官,四處遊曆,終于在“大山”(注意,這是山的名字)歸隐了。

此人是燕青好友,文武雙全卻歸隐山林,最後還幫宋江

但是,許貫忠心思其實并沒有完全在江湖,他還心心念念着朝廷。是以,當他看到燕青為朝廷效力,便大加贊賞。然而當燕青勸他入仕,他還是拒絕了,并告訴燕青,功成名就之後,尋個退路。

正是許貫忠的這番話,點醒了燕青,是以征讨方臘之後,燕青堅決要離開。燕青甚至勸盧俊義一起離開,可惜盧俊義不聽,最終果然被高俅等人害死。

許貫忠雖然歸隐山林,不願出山,但是他還是心系燕青,甚至還幫宋江。

此人是燕青好友,文武雙全卻歸隐山林,最後還幫宋江

燕青告别許貫忠時,許貫忠送了他一幅地圖,說也許有用。後來,河北田虎造反,宋江等人再次出征,吳用認為三晉山川險峻,必須派人打探清楚才可。這時候,燕青進獻三晉山川城池關隘之圖,這地圖正是許貫忠贈送他的。

由此可見,許貫忠早已預料到宋江等人會攻打田虎,需要這個地圖,是以才會提前交給燕青。更難得的是,許貫忠在地圖上的标注很清楚,哪裡可以屯兵,哪裡可以交戰,哪裡可以埋伏,都寫出來了。

此人是燕青好友,文武雙全卻歸隐山林,最後還幫宋江

許貫忠,真應了範仲淹那句話,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即便身在朝廷外,還依舊想着能夠掃蕩天下不平處,為君為國為民效力。當然,許貫忠并不想出山,是以才會幫宋江,算是讓宋江完成他的心願。

文武雙全卻歸隐山林,急流勇退仍心系天下,助宋江一臂之力掃蕩田虎,幾句話還點撥了燕青,如此世外高人,在書中戲份雖少,卻令人敬佩,直如驚鴻一瞥,加上名字也與羅貫中相似,難怪有人說這是羅貫中把自己寫進了水浒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