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時期,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了,此後清朝變得更加岌岌可危。清末時期,清朝的各個方面都出現了問題,從這時候開始,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後仍然認識不到清朝面臨的處境。即使是在國庫空虛的情況下,慈禧仍然是生活奢侈。
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此後清朝就開始平定太平天國。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國是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政權。正因如此,太平天國實際上是有能力打敗清朝的,隻不過到了太平天國後期,各種問題接連不斷的出現,最終失敗。
不可否認的是,太平天國中出現了很多厲害的人才。在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次變亂,那麼天京事變就是其中之一。公元1856年,天京事變爆發,這是太平天國運動中上司集團之間發生的一次公開的分裂。也就是在此之後,太平天國走向了下坡路。
現如今看來,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走向了失敗。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各自結成自己的勢力集團,由此太平天國的内部沖突不斷擴大,這讓洪秀全感到了壓力。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的轉折點,也是石達開的轉折點。
天京事變爆發後,北王韋昌輝誅殺東王楊秀清,此時的石達開奉命回京,可是韋昌輝企圖殺石達開。這時候的石達開沒有選擇,隻好選擇起兵讨伐韋昌輝。後來洪秀全誅殺了韋昌輝,石達開奉命回京,不過洪秀全對石達開的懷疑沒有停止。
受到懷疑的石達開在1857年5月,一怒之下選擇了出去單幹,正因如此,太平天國的轉折點到了。同時石達開個人的轉折點也到了。值得一提的是,石達開并未徹底脫離太平天國,此時的石達開仍然打着太平天國之旗号作戰,自命為“通軍主将”。
1863年6月,石達開被逼上了絕路,石達開被逼到了大渡河畔,前有河水,後有追兵。最終的石達開被淩遲處死。現如今看來,石達開當時有四條路可以走,走對一條,就可以消滅清朝。第一條路就是石達開留守安慶大學營。
洪秀全疑心很重,在這種情況下,石達開留守在安慶大學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在安慶,石達開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節制各路兵馬,全力撲滅湘軍殘餘勢力。隻要湘軍被打敗,那麼清朝就走向滅亡了,根本沒有人能夠抗衡石達開。
第二條路就是全力進攻湖北,這樣做可以讓天京上遊獲得安全,其次可以威脅到湘軍的後方。在這種情況下,石達開還是太年輕了,此時的石達開應該全力進攻武昌,直搗湘軍老巢,迫使胡林翼、李續賓從九江城下撤圍。這樣一來,就可以将戰場轉移到湖南湖北,打到敵人内線,威脅湘軍後方。
第三條路就是揮師北上,石達開單幹之後,擁兵十萬。這樣的大軍無論是對太平天國還是對清朝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手握重兵的石達開應該聯合張樂行、龔德樹、任化邦等“撚軍”,其後就是向中原進攻,石達開應該閃擊北京城,之後就是“驅逐鞑虜,恢複中華”。
最後一條就是進兵浙江,不惜代價拿下江浙地盤,奪取财稅重地。古代的時候,南方富庶,在南方,各個行業都是非常發達的,這一點是北方無法相比的。石達開單幹之後所采取之實際行動,畢竟石達開太年輕,此時的他沒有聽從将領的意見。
更加不能相信的是,石達開沒有顧及到九江守将林啟榮的求援,此時的石達開選擇了率10萬精銳殺向浙江、福建。在進攻的過程中,石達開犯下了大錯,就是沒有全力進攻。“江南大營”清軍元氣尚未恢複,張國梁還在天京周圍轉悠悠,此時全力拿下浙江,肯定不是問題。
無論是那一條路,都是可以消滅清朝的,隻可惜石達開錯過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