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作者:BB姬Studio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文丨阿蒙

最近,有一部國産動畫電影被噴上了風口浪尖,你或許沒有聽過它的名字,但很大機率曾在論壇看過替這部電影中人物“美顔”的P圖挑戰。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這部電影叫作《雄獅少年》,豆瓣8.3分的新星黑馬。不過今天我們要聊的主角不是它,而是這一張張被網友賦以“辱華”的國産3D動畫面孔。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早在電影還沒有上映,甚至隻是剛剛流出了預告片時,片中主角團的臉就讓很多網友坐立難安了。

吊梢的眯眯眼、塌鼻子、寬眼距,這三個要素放在一起,不赤裸裸的“辱華”嘛!但問題這偏偏還是個弘揚中華傳統藝術的純種國産動畫(下文簡稱國動),這一下給俺們整不會了。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你要說人物形象内涵國人吧,片中也沒啥高鼻梁大眼睛的歐洲人給你作對比;但你要說它沒問題吧,這主角團的臉又醜得人神共憤。

這可是國産3D動畫啊!我們平時看的都是什麼水準?男主要麼是濃眉大眼少年感、要麼是深眼窩薄唇高富帥。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出自《天寶伏妖錄》

女主不說九頭身,至少也是長腿大胸瓜子臉;就算是蘿莉形态,也得要Q彈圓眼、膚白透紅吧?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出自《少年歌行 風花雪月篇》

咱們哪裡受過這種氣啊!

更何況,在大多數網友看來,自己包括周邊的人都不是這種“小眼吊梢”的長相,電影中以此類形象覆寫全體國人的行為,不就是典型的刻闆映像嘛?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但詭異的是,你往回看看那些“傳統3D國産動畫”,裡面就算連路人角色也是清一水的高鼻梁高眉骨,不也是用“網紅臉”的刻闆映像在覆寫普通人嗎?這時候咱又覺得沒毛病了。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出自《元龍 第二季》

真要按照人口比例來說,可能前者的人物形象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還要更常見。和至少具有大部分亞裔外貌特征的《雄獅少年》相比,随處都是網紅的3D國動臉,反而更讓我感到不适。

這些個相似的臉和相似的人設,居然還都不屬于同一家公司同一個作品。有時我也忍不住想,換個假發和美瞳,你真的還能認出到底他們誰是誰嗎?

而這種焦慮不止是我,很多觀衆看動畫看到一半也會忍不住撓撓腦袋,這張臉,我是不是在哪見過來着?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左:《鬥羅大陸》千仞雪 右:《天行九歌》焰靈姬

我們上一次群體性臉盲的體驗,還是在《死或生 沙灘排球》的球海中,但那時咱至少還可以靠文字版的人設來區分。這一回面臨着多個作品、多種劇情的認臉考驗,很多人就有點難以接受了。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為啥國産動畫偏偏要搞那麼多3D呢?又為啥這些男女主的3D模組化越精緻卻越沒有區分度?難道是制作團隊不願意花錢嗎?

錢也許是一個原因,但我覺得,在這個3D動畫劇集幾乎成為國産特色項目的時代裡,制作團隊這個鍋背的,似乎有點無辜。

很多人聊3D國動都會提到一個詞——彎道超車。

這其實不難了解,中國動畫産業起步較晚,早些年雖然有《哪吒鬧海》、《葫蘆兄弟》等優秀作品,但也都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或央視等傳統制作機關出品,普通的小型動畫公司一直到21世紀才冒出點苗頭。

當《蟲師》2005年在富士電視台首播時,我們家裡電視上放的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此後數年,國産2D動畫雖然努力在追趕日本的制作水準,但目前不管是品質還是數量都還有較大差距。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蟲師》

而3D動畫這邊就完全不一樣了,當國産3D動畫《精靈世紀》2006年在美國IPTV播出時,沒有人會認為它誕生于一個完全稚嫩的産業系統中。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不管是制作水準、動作設計亦或是獨特鮮明的人物,它都稱得上是世界級的佳作。下一部讓我們記住的3D動畫作品《秦時明月》,也不過僅僅晚了它一年而已。

這兩部作品為國動的發展打開了一條全新的道路:放下卷不過的2D,往我們最擅長的3D方向狂奔。可以說,目前在3D動畫長篇産業的發展速度上,中國也許走在了最前面。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3D國動在海外同樣有觀衆和影響力

這得益于國内大大小小的外包公司。傳統的動畫制作步驟需要經曆企劃-腳本-各類設定-分鏡-layout(分鏡解析)-原畫-中間畫補幀-上色-合成-後期等等,但是傳到國内的外包公司手裡時,往往隻需要從中間畫補幀開始。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圖源知乎@林葉

這就導緻很多國内的畫師可以非常熟練地完成上色、合成、補幀等工作,但對于分鏡和原畫這些需要創意的部分卻不太擅長。如果從3D入手,基本可以跳過前面那些需要特色人才積累的環節,快速而高效地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團隊。

不過這也導緻了他們在面臨人物臉部設定和外型抉擇的時候,格外的頭大。你要說他們人物做得不夠精細嘛,人又連血管、毛孔都給你做得真真切切,但就是,完美得過于相似。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鬥羅大陸》比比東

越精細越接近完美越往真人靠攏,反而讓這些角色越沒有自己的個性。國内的模組化大神之多水準之高,從垃圾頁遊的廣告就能略知一二。随便你閉上眼睛想象一個美女,他都能給你八九不離十的做出來。

問題偏偏就出在,我們閉上眼睛想象的美女,好像都差不多。說起古裝3D美女,我想很多人腦子裡出現的都是《仙劍奇俠傳》外包裝上幾位女性角色的樣子。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或者是《完美世界》、《天龍八部》、《征途》這些經典網遊幾乎稱得上宣傳詐騙的海報上性感的身姿。

而國内3D動畫的古早模組化師一部分來自原始2D領域,另一部分則來自于遊戲行業。是以現在回顧2010年左右的3D國動人物形象,基本上都有當年鼎盛時期國産遊戲的影子。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上:《少年歌行 風花雪月篇》雷無桀 下:《流星蝴蝶劍》

甚至是玩遊戲較少的女國中生看的言情雜志封面也會告訴你,古裝美女就應該長這樣。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如此相似的審美不光影響了模組化師,也影響了我們。在下意識裡,相比起文言文中櫻桃小嘴、丹鳳吊梢眼的傳統中國女子,我們更能接受遊戲立繪上符合現代審美的大眼古裝美女。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但如今國産網遊時代已經過去這麼久了,這些熟悉的雜志也都停刊,為何3D國動裡的角色卻還是如此相似?

這就不得不提到3D動畫的又一優點了,那就是極高的資源複用率。

如果說同一套人物模組化重複使用太過分的話,那把同一套骨骼、同一套皮膚、同一套動作采集資料單獨拿出來重複使用,再随機搭配一下,不就沒那麼明顯了嗎?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圖源水印,3D國動男主臉變化

很多國動裡的路人角色就是如此完成的。如果人物動作骨骼沒有根據皮的形狀進行針對性的優化,自然就會導緻骨頭和皮膚之間的不同步。

就算經曆了優化,如此大量的重複元素隻會讓觀衆産生視覺上的不适。單人鏡頭時我們也許可以忽略這點,但如果把鏡頭給到人群或者是多個角色時,這種重複就會格外的别扭。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說完了路人,再來說說主角。按道理來說,主要角色的刻畫放在如此高投入的制作裡應該是需要下功夫刻畫的,但模組化師卻時常難以下手。

一方面,大多數人設都太過相似,每部作品裡一定會有白毛、一定會有小蘿莉,甚至十有八九一定會有高冷難搞的女神設定。要想把如此薄弱相似的人設做出花來,光靠技術可不夠。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圖源水印

另一方面,很多觀衆對于3D動畫的主要審美就在于“像”,主角要越像真人越好,背景也要越寫實越好。

于是最近的動畫,都在往“誰更像”裡卷得暗無天日。人物截圖每一張都足以假亂真,每一幀背景也都可以用來用作桌面。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出自《凡人修仙傳》,該作使用真人臉模

可惜一旦動起來,無神的眼神、僵硬的肌肉變化、誇張的肢體語言直接能引發“恐怖谷效應”。正是因為太過像真人,是以對于一點點與人類不相同的細節,都足以讓我們别扭心慌。

而這種程度的“炫技”需求,相當于直接堵死了模組化師的發揮空間,臉又要美型又要像真人,不就隻能以現實中的美女作為參考了嗎?

是以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撞臉明星的角色在3D國動中出現,這一點也不奇怪。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可是國産3D動畫難道隻有寫實這一條路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舉個最熟悉的例子,《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系列都有着優秀的表現力。而它們在對主角面孔進行漫畫化的誇張後,其實并不影響我們對其”國人面孔“的認知。

然而這樣非寫實呈現似乎隻在國産動畫電影中比較多,放到網絡劇集裡卻并不吃香。原因在于,非寫實動畫對于原畫、人設的要求要高得多。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白蛇》中讓觀衆映象深刻的配角

非寫實動畫要想既能做到動畫整體色彩的高度統一,又讓每個角色保持獨有風格的動作和表情,其實是一件很吃産能的事,也就是說很難以做到高質、量産。

對于目前的動畫制作公司來說,用同樣的時間和資金,在老作品的基礎上可以輕松産出一部還過關的寫實3D國動,放到創新的非寫實作品上卻完全不夠用。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風格獨特的3D國動《紅荒》

更何況,看看《雄獅少年》面對的輿論壓力,這種面孔上的創新不一定能帶來正面收益。

如果做“複制人”可以又省錢又保險,那又何必花那麼大的力氣去讨好本就不是傳統3D動畫閱聽人的其他人呢?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隻要畫面和主要人物做得足夠精美,3D國動就完全不愁沒有市場和觀衆,也确實能在“仿真”層面做到彎道超車。

賺了掌聲也賺了人民币,誰還會在乎你的男主和隔壁路人小哥一張臉呢?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感“國産3D動畫臉”?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