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洋軍閥混戰時期有多少軍閥,各個軍閥的地盤又是怎樣的?

北洋軍閥是由袁世凱上司的新軍演變而來的,是以,在北洋軍閥當中很多都是袁世凱的學生。可見袁世凱在當時的權力有多大,直接逼迫清朝皇帝退位,心裡毫無恐懼之色。孫中山就是考慮到袁世凱的軍事實力太強,辛亥革命以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犧牲,孫中山主動把臨時大總統之位讓給了袁世凱。由于袁世凱恢複帝制,以至衆叛親離,遭到他的很多部下讨伐。1916年6月6日,袁世凱被氣死以後,整個北洋軍閥群龍無首,導緻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北洋軍閥混戰時期有多少軍閥,各個軍閥的地盤又是怎樣的?

北洋軍閥在袁世凱死後,最初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軍閥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援下,控制皖、浙、閩、魯、陝等省;直系軍閥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援下,控制長江中下遊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占踞東北三省。山西的晉系軍閥閻錫山,徐州一帶的定武軍張勳,西南滇系軍閥唐繼堯和桂系軍閥陸榮廷等,都在外國列強操縱下,爾虞我詐,争鬥不已。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職位,與在中央掌實權的段祺瑞争權奪利,發生“府院之争”。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權後,投靠日本,企圖以武力手段統一南方軍閥。1917年8月,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是以“護法戰争”拉開序幕,由于北洋軍的鎮壓,民國軍政府内部沖突重重。5月,孫中山憤而辭職,護法戰争失敗,北洋軍閥内部再次分裂。是以,直系軍閥(首領曹锟、吳佩孚)與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為争奪北洋軍政大權,在北京發生了第一次直皖戰争。由于奉系軍閥張作霖與直系軍閥結盟,最終以皖系軍閥失敗而告終。

北洋軍閥混戰時期有多少軍閥,各個軍閥的地盤又是怎樣的?

1920年直皖戰争之後,直奉兩系軍閥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權,奉系軍閥張作霖極力推薦親日交通首領梁士诒出任内閣總理,導緻了直奉翻臉。1924年9月,直系江蘇軍閥齊燮元與皖系浙江軍閥盧永祥爆發了江浙戰争,最終遭到了張作霖的譴責。張作霖出兵幹預,導緻第二次直奉戰争爆發。第二次直奉戰争爆發後,張作霖打進北京,在奉系軍勝利以後,張作霖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後來,日本人向拉攏張作霖,遭到張作霖的反對。遂遭到日本人的報複,1928年6月4日早晨,張作霖乘坐火車經過皇姑屯的時候,被日軍埋藏的炸彈炸傷,最終不治身亡。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接過上司大權,但是無力挑起大梁,最終“東北易幟”。張學良将東北三省的軍權交給了民國政府,北洋軍閥的統治也宣告結束,民國進入曆史的舞台。

北洋軍閥混戰時期有多少軍閥,各個軍閥的地盤又是怎樣的?

其實,北洋軍閥在袁世凱死後,主要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為争奪北京的統治權,三派軍閥混戰,當然其他的軍閥也加入了争奪戰當中,最終奉系軍閥張作霖在兩次軍閥混戰當中取得了勝利,控制了北京,做了陸海軍大元帥。假如張作霖不死,軍閥混戰的局面可能還要擴大。當然,這多虧了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直接把軍權讓了出去。

至于北洋軍閥時期有多少軍閥,這個很難統計啊!我就統計一個大概,僅供參考:1.北洋軍閥:袁世凱2.皖系軍閥:段祺瑞3.直系軍閥:馮國璋、曹锟、吳佩孚。4.奉系軍閥:張作霖、張宗昌(山東軍閥)。5.晉系軍閥:閻錫山。6.浙系軍閥:孫傳芳。7.江蘇軍閥:齊燮元。8.桂系軍閥:陸榮廷,沈鴻英。9.粵系軍閥:胡漢民,陳炯明,龍濟光等。10.湘系軍閥:譚延闿,程潛,趙恒錫,湯芗銘。11.黔系軍閥:劉顯世,王文華,袁祖銘,周西成,王家烈。12.滇系軍閥:蔡锷,唐繼堯。13.川康軍閥:尹昌衡,胡景伊,劉存厚,熊克武,劉湘,劉文輝,楊森等。14.新疆軍閥:楊增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