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沙起義已經75年過去,對當初蘇軍隔岸過火,波蘭人是怎麼想的?

華沙起義的背景。

1939年10月,德軍完全占領波蘭全境,在兼并波茲南和格但斯克在内的波蘭走廊的同時,對波蘭人民實行了殘酷的法西斯統治。

但波蘭是一個勇敢的民族,在納粹的淫威面前,他們沒有選擇屈服,在流亡到英國的波蘭流亡政府上司下,波蘭人民開始了不屈不撓的反侵略鬥争。在英美的支援下,波蘭抵抗力量建立起一支名叫''家鄉軍''的武裝組織,該組織規模龐大、裝備精良,在1944年,總人數達到40萬。

當時的蘇德戰場,蘇軍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取勝後轉入反攻,德軍節節敗退,不得不把軍隊調往戰場,德軍在波蘭的後方出現空擋,德軍的失敗已在所難免。在此情況下,波蘭流亡政府上司層決定在華沙發動武裝起義,搶奪勝利成果,以免落到蘇聯人手上。

華沙起義已經75年過去,對當初蘇軍隔岸過火,波蘭人是怎麼想的?

華沙起義爆發的時候,蘇軍已經向波蘭進軍,向戰略波蘭的德軍發動進攻。蘇軍在波蘭一路挺近,他們很快就到達了華沙郊外,但蘇軍沒有援助起義部隊,眼睜睜看着起義被德軍鎮壓。起義持續61天,有25萬平民和1.8萬波蘭戰士被殺。

蘇軍為什麼會見死不救呢?

其中既有曆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

曆史原因:俄羅斯曾四次瓜分波蘭,你不仁,我也不義

1767年俄軍入侵波蘭,1772年8月,俄、普、奧三國在彼得堡簽訂瓜分波蘭的條約,13萬平方公裡波蘭土地歸俄羅斯所有。

1792年,俄軍入侵波蘭。1793年1月23日,俄、普兩國在彼得堡簽訂瓜分協定。包括烏克蘭大部、立陶宛、明斯克在内28萬平方公裡的波蘭領土被俄羅斯吞并。

1794年11月,1795年10月24日三國代表再次簽訂瓜分條約,将剩餘的波蘭聯邦國土全部瓜分。

根據這個條約,俄占立陶宛、西白俄羅斯、庫爾蘭、沃倫西部、西烏克蘭大部,面積12萬平方千米的波蘭領土并入俄羅斯版圖。

一戰之後,波蘭複國。跟蘇聯狠狠打了一架,占了不少便宜,搶回來很多地盤。

華沙起義已經75年過去,對當初蘇軍隔岸過火,波蘭人是怎麼想的?

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跟希特勒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兩國商定:在不遠的将來,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桑河一線将成為蘇德利益範圍的邊界。9月1日,德國從西部入侵波蘭。17日,蘇聯從東部入侵波蘭。28日,蘇德簽訂邊界友好條約,波蘭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徹底消失。

不僅如此,在占領波蘭後,1940年春,蘇軍在波蘭制造了令人發指的卡廷慘案,大約2.2萬名波蘭軍人、知識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職人員遭到蘇聯軍隊殺害。鑒于俄羅斯民族四次瓜分波蘭的曆史,隻要不是健忘的波蘭人,對于俄羅斯戰鬥民族都具有本能的恐懼和非常高的警惕。

華沙起義已經75年過去,對當初蘇軍隔岸過火,波蘭人是怎麼想的?

現實原因;親蘇波蘭政府''賣國'',兩個政府水火不容。

當時波蘭國記憶體在兩個政府:一個是在1939年9月18日波蘭淪陷後逃往英國的波蘭流亡政府,一個是''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

這個''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是在1944年7月斯大林一手扶植的親蘇政權。這個政權在成立的同時,就決定讨好斯大林,出賣波蘭利益,簽訂協定把''寇松線''作為波蘭和蘇聯的邊界。

是以,流亡在英國的波蘭政府,把斯大林的蘇聯紅軍和親蘇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當作勢不兩立的敵人。随着蘇軍在波蘭戰場的節節勝利,華沙很快就會落入蘇軍之手。

為了不讓斯大林再次控制波蘭,在波蘭實行蘇聯的制度,波蘭流亡政府決定搶先一步,在蘇軍到達華沙之前發動起義,控制波蘭。

華沙起義已經75年過去,對當初蘇軍隔岸過火,波蘭人是怎麼想的?

1944年夏,救國軍司令塔德烏什·科莫羅夫斯基給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寫了一封信,他在心中說:''救國軍如果無所作為,波蘭人就會一齊倒向共産黨一邊。''

是以波蘭流亡政府希望波蘭''家鄉軍''(救國軍)''迅速發動起義,以''華沙的自我解放''來避免斯大林對波蘭的染指。

既然發動起義的初衷是針對斯大林和波蘭的親蘇政權''民族解放委員會''的,行動對蘇方是嚴格保密的,不會向斯大林透露一點風聲。

而且,雖然起義從軍事方面是針對德國占領軍,但是從政治層面上來說,其實是針對的蘇聯人和''民族解放委員會'',起義軍與蘇聯人名義上是盟軍,實際上是對手。

也正因為如此,蘇聯政府和紅軍指揮部也不傻,别說他們不知道華沙起義的計劃,就是知道了,也會按兵不動,等着德軍和救國軍殺個兩敗俱傷。靠德軍之手來削弱家鄉軍的實力,這對蘇聯來說,是最好的選擇。是以,兵臨華沙城下的蘇軍采取了袖手旁觀,靜觀其變。

而城裡的起義軍最後失敗後,甯願選擇向德國人投降,也不願意向蘇軍求援,當然他們也知道蘇聯人指望不上。

華沙起義已經75年過去,對當初蘇軍隔岸過火,波蘭人是怎麼想的?

波蘭人對俄國人還是有深刻了解的,他們知道“戰鬥民族”的狼性,隻知道侵略擴張,是以才會在歐洲慢慢成為孤家寡人,才會被歐洲各國當虎狼防範,才會讓自己的鄰國倒向北約,加入反對自己的陣營。

在國土成倍擴張的同時,俄國也為自己的野蠻和貪婪付出了名譽的代價。今年聯合國通過的譴責俄羅斯占領克裡米亞的決議,隻有很少的國家投票支援俄羅斯,但戰鬥民族應該不會在乎這個結果,名譽比起國土實惠,簡直不值一錢。

回顧華沙起義,當時蘇聯人的做法,雖然被後世的西方學者廣為诟病,其實也沒啥毛病,波蘭人也不會怪蘇聯人不施以援手,因為他們早就知道蘇聯人不會相救,你們本身就是針對蘇聯人的行動,人家憑什麼會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