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入ICU,切除占自身體重1/8的惡性良性腫瘤,5月齡患兒在滬重獲新生

兩入ICU,切除占自身體重1/8的惡性良性腫瘤,5月齡患兒在滬重獲新生

曆時20天,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成功救治低齡巨大肝母細胞瘤患兒,切除近乎患兒體重1/8的惡性良性腫瘤。近日,患兒已順利出院。

時間回撥到11月11日晚上。

那天,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重症監護室接到一則會診請求,會診對象讓醫務人員倒吸一口冷氣。那是剛入院的五月齡患兒沖沖(化名),因哭鬧,他腹腔内巨大肝母細胞瘤破裂,需緊急留置中心靜脈導管。

肝母細胞瘤是一種原發于肝的惡性胚胎瘤,多數病例發生在3歲以前,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肝惡性良性腫瘤,約占兒童原發性肝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60%。

但沖沖的情況較為不同,剛滿5個月的他,惡性良性腫瘤已長至成年人拳頭大小,占據肝髒四分之三。從核磁共振上看,惡性良性腫瘤被肝内主要大血管緊緊包圍,情況兇險,亟需手術。此前,沖沖父母已帶他輾轉多家知名醫院,均因孩子年紀過小、手術難度太大等,而被告知沒有手術機會。

綜合研判下,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肝外五科教授楊廣順決定将其收治入院,嘗試為切除惡性良性腫瘤作術前準備。不想準備還沒完成,先發生了破裂的意外,這無異于使本就困難的治療雪上加霜。彼時,沖沖的血色素已經下降到正常水準的一半,生命體征也開始不穩定,平日裡相對簡單的中心靜脈穿刺,在沖沖這裡變成了與死神的競速。

在醫院三個科室協作下,搶救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着:麻醉醫生陶勇在患兒氣道裡插入比鉛筆還細的氣管導管,全身麻醉順利完成。張金旻副教授通過超聲引導,在隻有一根手指寬度的患兒脖子上成功留置了頸内靜脈導管,患兒生命體征穩定。經過仔細觀察,暫時無需急診手術,衆人松了一口氣。

在重症監護室繼續治療三天後,沖沖轉危為安,手術正式開始。不想,術中發現,沖沖的實際情況比術前核磁共振顯示的還要嚴重,僅四分之一肝髒能夠保留,在三支重要的肝靜脈裡,有兩支已被惡性良性腫瘤吞噬,剩下的一支也嚴重受壓。

由于惡性良性腫瘤巨大,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止血鉗在幾根重要血管間輾轉騰挪。所幸,憑借豐富的診療經驗,楊廣順團隊鎮定自若,成功切除幾乎是患兒體重1/8的惡性良性腫瘤。

手術順利結束,沖沖再次轉入ICU,手術的創傷和痛苦使他的心律一度達到200次/分。監護評估、補液輸血、鎮靜鎮痛,醫護人員精心呵護着小生命,沖沖的生命體征終于逐漸恢複正常。9天後,沖沖的各項名額逐漸恢複到正常。

到了出院的那天,純真燦爛的笑容再度回到了沖沖的臉上。楊廣順很欣慰,“看着孩子的笑容,仿佛先前經受的磨難僅僅是一場惡夢,不曾真的發生過。”隻有站在一旁的衆人知道,這一切是多麼來之不易。

作者:李晨琰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檔來源:院方供圖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