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B站上線8K超高清視訊畫質,成為國内首家支援UP主上傳8K視訊的平台。
此外, B站還向UP提供了提升畫質的超分4K權益,該權益目前處于内測階段,需在專題頁面送出申請。

8K簡介
國内的視訊播放行業經曆了标清、高清(720P)、全高清(1080P)、目前正邁入超高清(4K、8K)時代。
以8K、4K為代表的超高清視訊由六個要素構成,即幀率(代表流暢度和品質)、分辨率(圖像大小清晰度)、色域(顔色豐富程度)、色深(色彩漸變平滑度)、動态範圍(顔色細節)以及三維聲(用聲音創造三維空間感)。
8K的分辨率為7680*4320,3300萬像素以上,作為目前超高清視訊技術的代表,同步突破了六個要素各項資料,更高的采樣率提供了更清晰、銳利的觀感。
8K 的畫質幾乎達到了人眼的極限,對細節做出了最真實的還原,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看過超高清視訊的人再看回以往的720P、1028P,絕對會有種名叫“嫌棄”的情緒油然而生。
B站的努力和為何要推8K
作為年輕人精神樂園的B站在2018年上市後通過融資加速技術研發,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在視訊分辨率上的不斷提升,短短數年B站的視訊從1080P到4K、到HDR、乃至如今的8K。
更高的分辨率對于視訊網站來說意味着更大的存儲空間和更高速的帶寬,以及更高昂的營運成本,說起來就幾個字,但背後卻是海量金錢的不斷投入。
但作為一個主推橫屏内容的視訊平台,B 站的很多視訊本就更适合大螢幕的體驗,就像很多自然、人文景觀的視訊是無法從手機端獲得震撼的那樣。
B 站通過不斷地提升視訊分辨率,讓觀衆在大螢幕上獲得更好的影音體驗,更讓内容創作者有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
小黑認為B站上8K主要有三種考量:
擁抱前沿技術,打造行業标杆。8K是一個從拍攝、制作、傳輸和播放四端并進的系統化工程,以往國内8K沒有形成局面,主要在于不管哪一端都沒有适合的土壤。
随着5G的出現,其高達1G的傳輸速率,僅為4G十分之一的延時,以及每平方公裡支援100萬台裝置接入網絡的大連接配接特點,為8K的實作提供了紮實的孕育土壤。
如今在拍攝端,以索尼、佳能、Kinefinity、DJI為代表的中外相機廠家陸續完成了8K旗艦機型的上市。
在制作端,蘋果的H.265編解碼實作了對8K視訊的高效率支援。
播放端市場上高品質8K電視機的價格雖然令人有點望而卻步,但國内一直走在超高清顯示和終端研發前沿的廠商長虹已經推出價格在6000元以下的65D8K産品,同時各種支援8K解碼的4K電視機也可以形成一種有效替代。
最後B站順水推舟補齊傳輸端,獲得國内首家8K視訊平台的美譽,何樂而不為呢。
畢竟,每個時代人們記住的永遠是第一。
對标YouTube,打通多個平台。不像抖音、快手這樣的純手機平台,手機的方寸之地讓4K、8K的優勢并不明顯,從成本效益來說1080P已經足夠。
但B站不光有手機端,更有大量對高畫質有訴求的PC端使用者,甚至還有專門為了讓使用者有更好大屏體驗而開發的電視用戶端。
如今随着超高清視訊技術的發展,分辨率越大對大螢幕的支援效果就越好,就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YouTube在畫質上的不斷提升無非就是想占據使用者的客廳觀影終端,而以YouTube為對标的B站隻是複刻了這一戰略計劃,基于8K的誕生,實作對使用者從手機、平闆、電腦、電視、投影等觀影方式的全覆寫,一舉打通旗下多個平台,構成多端裝置下的B站浏覽體系。
培養8K生态,鑄造品牌護城河。領先的技術和産品帶來的先發者優勢,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和戰略空間。
最早開放8K的B站,必然擁有業内最多的8K内容創作者,而優質的内容會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以及對高畫質有要求的視訊創作者不斷加入進來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環。
結合先期創造的使用者轉換成本,以及後續通過規模經濟形成的成本優勢和經驗積累,B站正在通過無數的優質内容創造者和視訊畫質為自己鑄造了一道難以輕易逾越的品牌護城河。
結語
B站的8K雖然來的比YouTube晚了許多,推薦碼率僅為60M,色深也僅為8Bit,不支援HDR和杜比視界,目前的播放端也僅支援Safari浏覽器和支援8K解碼的雲視聽小電視應用播放,而實際播放效果和流暢度還要看使用者目前的網絡帶寬。
但瑕不掩瑜,随着技術的發展和8K内容的逐漸增多,喜歡嘗鮮在大螢幕上欣賞超優質畫質的年輕人也會逐漸增多,B站的這次行動可以看作是吹響了大屏内容終端引領視訊增長的号角,我們作為普通消費者都将從中獲益。
小黑建議大家可以先攢錢觀望,等技術和終端普及了再買,畢竟目前8K内容不多、技術還有待成熟優化,現在出手隻能嘗鮮,成本效益不高。
圖源:B站官網、小米旗艦店、索尼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