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十二帝之康熙大帝

作者:米的微笑

大家好,現在我們就來聊一聊清朝乃至在中國的封建曆史上都富有盛譽的一代明君,千古一帝。愛新覺羅.玄烨 康熙皇帝。

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甯;熙,興盛--取萬民康甯、天下熙盛的意思。康熙在位61年,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從玄烨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開始:

擒鳌拜,平三藩,收台灣,驅沙俄,破準部。全部憑借自身具來的雄才大略和自身獨有的帝王之術所創造下的這豐功偉績!

清朝十二帝之康熙大帝

愛新覺羅.玄烨

由順治皇帝的遺诏和玄烨祖母孝莊皇太後的支援和與清廷關系密切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建議下,年僅8歲玄烨登上了皇位,年号康熙。遺命索尼、鳌拜、遏必隆、蘇克薩哈4位老臣為輔政大臣。

玄烨八歲喪父,母親孝康章皇後佟佳氏又在他十歲的時候病重。 生母重病時,玄烨“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十歲喪母,玄烨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輔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大赦天下。但僅十天後,鳌拜即擅殺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天後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公,實際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清朝十二帝之康熙大帝

擒鳌拜

當時,康熙帝經常召集少年侍衛在宮中作撲擊之戲,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他突然指令這些侍衛在鳌拜進見時将其逮捕。大臣商議鳌拜大罪三十條,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勞,赦死罪而拘禁,但誅殺了鳌拜的很多弟侄親随及黨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僅存的另一輔政大臣遏必隆因為長期勾結鳌拜,被削去太師、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平定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論。最後康熙帝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決定下令“撤藩”。

同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提出反清複明,并于次年派将率軍進攻湖南,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聲讨清朝。廣西、四川等許多地方大員紛紛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數月之内,滇、黔、湘、桂、閩、川六省丢失,一時間清帝國危在旦夕。随後,陝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尚之信等也相繼反叛,叛亂擴大到廣東、江西和陝西、甘肅等省。

康熙帝的對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決不給予妥協講和的機會;而對其他的叛變者則大開招撫之門,以此來分化敵軍,削弱吳三桂的羽翼,進而孤立吳三桂。在這個方針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為軍事進攻的重點,正面抵住吳三桂,并進擊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漢将漢兵作戰。

康熙十五年(1676年),陝西王輔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軍進攻下,先後投降。廣東的尚之信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降。陝、閩、粵以及江西都先後平定。吳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軍已由江西進圍長沙,其失敗之勢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号周,大封諸将。未幾即憂憤成疾,于八月病死。吳三桂死後,其部将迎立其孫吳世璠繼位,退居雲貴。此後,清軍先後收複湖南、廣西和四川。

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冬,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三藩平定。

收台灣

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中風而死,明鄭王朝發生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範、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願當内應。福建總督姚啟聖認為是進攻台灣的好時機,向康熙帝推薦施琅。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敗劉國軒所率領的鄭氏海軍,收複了台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灣設一府(台灣府)三縣,即台灣縣(今台南)、鳳山縣(今高雄)、諸羅縣(今嘉義),隸福建省,并在台灣設巡道一員,進而加強了中央對台灣的管轄,促進了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

驅沙俄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廷要求盤踞在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撤離清領土。沙俄軍不予理睬,為了徹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帝命都統彭春赴愛珲,數日攻克雅克薩城,即行回師。加強黑龍江一帶防務。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來,再次占領雅克薩城。俄軍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清政府的極大憤慨。次年初,康熙接到奏報,即下令反擊。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将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托爾布津不理。

八月,清軍開始攻城,雅克薩城旦夕可下,俄國攝政王索菲亞公主急忙向清廷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清廷答應所請,準許沙俄軍殘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薩之戰結束後,雙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締結了《尼布楚條約》,規定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外興安嶺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裡江以東地區均為清朝領土。

破準部

康熙年間,準噶爾在領袖噶爾丹的統治下,勢力強盛。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參加中俄邊界談判的全權代表戈洛文,在伊爾庫茨克專門接見了噶爾丹的代表,策動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噶爾丹本來就與喀爾喀三部中的土謝圖汗部有沖突,遂掀起對喀爾喀的戰争。

于是喀爾喀三部數十萬分路南奔,逃往漠南烏珠穆沁一帶,向清廷告急,請求保護。康熙一面把他們安置在科爾沁放牧,一面責令噶爾丹罷兵西歸。但噶爾丹氣焰嚣張,置之不理,反而率兵乘勢南下,深入烏珠穆沁境内。

對于噶爾丹的南犯,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集兵馬,嚴行防堵,一面調兵遣将,準備北上迎擊,先後在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大破準噶爾。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鑒于噶爾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親征。噶爾丹在衆叛親離的情況下死去。至此康熙時期讨伐噶爾丹之戰始告結束,漠北喀爾喀地區納入清朝版圖。

清朝十二帝之康熙大帝

縱觀曆史,稱的上千古一帝的皇帝,寥寥可數。康熙大帝能被稱的上是千古一帝不僅僅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更是他那所創造的豐功偉績。帝王之術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盡緻。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經典台詞:這第三碗酒,朕要敬給朕的死敵們,鳌拜、吳三桂、鄭經、葛爾丹,哦,還有那個朱三太子,他們都是英雄豪傑啊! 是他們造就了朕,是他們逼着朕立下了這豐功偉業!他們不在,朕寂寞啊!朕不祝他們死的安甯,朕祝他們來生再世再與朕為敵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