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曆史中,曾出現過數十個大大小小的王朝,這些王朝或曾經是風雲之中稱為王者,或者是以絕對實力登頂。當然也有低谷的時候,比如曾經搖搖欲墜的一些末代王朝,而其中選擇為國殉情的人不少,其中最為出名的卻要屬明末時期的崇祯皇帝了。

崇祯在位十七年,一生為國操勞,但是當時的明朝卻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即使崇祯夜以繼日的操勞卻依然于事無補,最後在李自成軍隊攻破北京之時,崇祯以死殉國,自缢于煤山。除了我國古代以外,世界上的很多其他國家也有着多起殉國事例,就比如蘇聯最進階别元帥“阿赫羅梅耶夫”,就為了蘇聯的解體而自殺殉國,他自殺前還留下了一句遺言,讓全世界的人都動容不已。
阿赫羅梅耶夫出生于坦波夫的一個普通家庭,17歲時離開生活的農莊參軍,參加過大大小小無數的戰役,是少數幾位參加過二戰并戰後仍然服役的老兵,二戰後依然工作在最前線,為國效力,1983年任國家國防部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晉升為元帥軍銜。可以說,國家是在阿赫羅梅耶夫的保衛下崛起與強大的。是以,在阿赫羅梅耶夫看到蘇聯即将要解體的趨勢後,便聯合其他幾位老将軍發動政變,試圖挽救自己的國家,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對于他這樣一位軍人來說,保衛國家,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責任和使命,而是人生的整個寄托。是以在蘇聯解體已經不可逆轉後,這位已經将近七十歲的老人,選擇了在自己的辦公室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臨死前阿赫羅梅耶夫還留下了一句讓全世界都震驚的遺言:“當看到祖國正在消亡,我生命所有的寄托被摧毀,我就不能再活下去了……為了我的祖國,我一直戰鬥到了最後時刻”。
這短短的一句話,透露着這位蘇聯的最進階别元帥,對于自己一生熱愛和守護的祖國即将消失卻無力挽救的絕望和無助感,最後選擇和祖國一起消失,阿赫羅梅耶夫身上的軍人精神也讓我們為之敬佩。
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經濟,促進經濟全球化,解體蘇聯是大勢所趨。但是對于見證了國家誕生、崛起、強大,以及享受這高福利國家政策的百姓來說,還是不希望解體的,是以在最後一次公投中,群眾的反對票比例高達驚人的77%,即使這樣他們終究還是無能為力。
1991年8月下旬,阿赫羅梅耶夫自殺後的幾天,曾經和他一起奮鬥了一生的其他幾位老将軍們,佩戴着舊日勳章,身穿軍裝,與他的妻子一起為他舉行了葬禮。其實除了元帥以外,那時還有進階軍官、中央委員會在内的很多成員,也都選擇了自殺殉國。
注:圖檔來源于網絡,與本人和本文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