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著名極客+奧斯卡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胖陀螺”。其作品脍炙人口,從《刀鋒戰士2》《地獄男爵》《環太平洋》,到《潘神的迷宮》《水形物語》,娛樂性與文藝兼顧,其作品奇幻、科幻、怪獸等風格十足,想象力天馬行空,深受影迷的喜愛。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但這位在商業上的成就,似乎總是不太給力,而且很倒黴。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要知道,出道這麼多年來,胖陀螺擔任導演的作品,在北美地區的最高票房,僅僅是2013年《環太平洋》的1.01億美元(該片全球4.11億,也是其個人最高,但該片成本高達1.9億),諸如《水形物語》《地獄男爵》這些名作,北美票房都沒有破億,就連著名的《潘神的迷宮》,全球票房也僅僅是8700萬。

PS,獲得奧斯卡獎的《水形物語》,北美也隻有6300萬,好在全球市場相對給力,累計1.95億的成績還是不錯。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伴随着商業上的平平無奇,也導緻這些項目的後續工作波折不斷。比如日前他透露了本是由他開發的《環太平洋2》的原劇情:

“反派是一個科技大亨,他發明了網際網路2.0之類的東西(類似更進階的網絡)。之後他們發現:這個大亨所有的發明專利,都好像是他一夜之間得來的。慢慢地,他們開始拼湊出真相:哦,他的那些發明創造其實都是‘先驅者’給他的——‘先驅者’是控制着開菊獸的那些人。
然後,他們發現先驅者其實就是幾千年後的我們。他們想要改造地球,想要再次‘收割’地球來謀取自身生存,哇。然後我們會穿着那種外骨骼生化制服,看着像外星人,但其實不是,制服裡面是我們。這是個非常有趣的悖論。……真的很瘋狂,有一些元素被他們做了一些調整,用在了最終的第二部裡。”

而且陀螺還透露,他心目中的第二部裡麻子(Mako,菊地凜子飾演)會是主要角色,而不是像如今的《環太2》裡出場不久就死去了。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但實際情況是,胖陀螺中途退出項目,《環太2》最後雖然公映,但電影故事與自己設想的完全不同。至于陀螺退出項目的原因,期間涉及萬達收購傳奇影業的場外因素,但主要原因還是第一部在商業上的疲軟表現,無法說服投資人。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環太平洋2》好歹是拍出來了,但另一個項目就沒那麼好運了,那就是永久夭折的《地獄男爵3》。(如今看到的《地獄男爵:血皇後崛起》是别家公司的重新開機作品,跟他一點關系也沒有)

如果說改編自H.P.洛夫克拉夫特經典名作《瘋狂山脈》一直沒有投資方接盤,成為導演意難平之處。那麼,《地獄男爵3》就是陀螺導演永遠的心頭之痛。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該片的故事,導演拍第二部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陀螺為該系列設定了一個宏大的世界觀,其中有着風、火、水、金四大元素組成的上古神器,而第二部《地獄男爵:黃金軍團》隻拍了“金”的部分(黃金軍團),随後還有海闊天空的故事等待發掘。

但同樣受限于成本和商業前景,因為前兩部《地獄男爵》北美票房加一塊隻有1.3億,而原計劃的《地獄男爵3》,成本預估達到了1.7億。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幸好傳奇影業CEO是《地獄男爵》粉絲,他答應陀螺表示自己可以投資,但老闆還是希望陀螺的《環太2》能夠賺錢,隻有這樣,股東們才能給《地獄男爵3》開綠燈。随後的一切大家都知道,傳奇影業改換門庭,陀螺退出《環太2》,後者票房與口碑雙雙慘敗。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這一切導緻《地獄男爵3》胎死腹中,在2017年,胖陀螺公開表示,《地獄男爵3》正式流産:“不會再有了”。言語之間充滿了沮喪。

與《地獄男爵3》一同完蛋的,還有外傳作品——《地獄男爵:銀騎槍》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就是第二部裡的大反派阿達王子的個人電影,劇情講述人魚亞伯與第二部的死亡天使達成協定,複活弩阿達,讓他成為B.P.R.D的秘密特工,将其塑造為另一個反英雄,人設有點像冬兵?

該片更慘,都已經準備拍攝了。但被告知,因為第三部流産,地獄男爵的角色版權被其他公司買走了,你們不能拍了。(那個買走版權的公司,是獅門影業,他們鼓搗出一部《地獄男爵:血皇後崛起》,成功砸了招牌)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其實,陀螺導演的這些電影,很多小夥伴都看過,并不是不好看,為何票房始終不給力?除了題材相對冷門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倒黴!

比如《地獄男爵》第一部上映的時候,趕上了西方的複活節,與《耶稣受難記》差不多同期,這部“來自地獄的電影”遭到了某些狂熱團體的抵制,别說票房了,沒被下架就不錯了。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第二部《地獄男爵:黃金軍團》公映的時候,跟諾蘭的《黑暗騎士》檔期撞車,前面還有《鋼鐵俠》熱映之中,在兩位巨咖面前,你根本拿不到排片。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而《環太平洋》公映的時候,看上去這麼強的巨制,總該賣座了吧。結果,出品方傳奇影業與發行方華納撕逼了,後者根本不好好給你幹活,導緻電影票房失敗。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最慘的是他從墨西哥來到好萊塢的第一部電影——1997年的《變種DNA》。導演拍攝期間,自己老爸被綁架了。導緻幹什麼都心不在焉,當然沒拍好。

但話又說回來,既然陀螺大部分作品票房都不甚理想,為何他還有那麼多片商找他拍戲,甚至還是好萊塢最忙碌的電影人?

很簡單,這個人拍戲确實很厲害,而且腦洞非常大,最可貴的是,他善于創造IP。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比如《環太平洋》《潘神的迷宮》這些,票房都不算好,但流傳度非常廣,最起碼連大洋彼岸的我們都非常熟悉,改編自漫畫的《地獄男爵》,也是在電影之後紅遍全球。而且他還是《霍比特人》系列、《功夫熊貓3》、美劇《血族》等流行影視劇的制作人/編劇。

有時候一部作品的價值并能不單純地反映在票房上,尤其是這種商業大片,其風靡全球後産生的“附加價值”和“文化效應”,是無法用價格來衡量的。在這個動不動漫改、翻拍的時代,你說好萊塢這幫電影人們,如今誰敢保證,有能力創造一個世界頂流的IP?斯皮爾伯格、卡梅隆這些可以,吉爾莫·德爾·托羅也算一号。

但是,當時上映的時候就是不賣座,還虧錢,你說玄學不。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可見,陀螺導演最終雖然憑借《水形物語》勇奪奧斯卡,導演水準得到認可。但在他商業片領域方面的遭遇……

是不是應該找大師算一下,看一下是不是風水問題,不懂風水,看看塔羅牌也可以啊,看看自己是否跟什麼東西犯沖?為什麼電影總是波折不斷。

下圖是導演的家,肥宅的終極夢想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陀螺導演在商業上何時能夠翻身,什麼時候才能真正迎來一部真正的賣座大片,我們隻能拭目以待了。

對了,他的新片,懸疑驚悚電影《玉面情魔》,與《蜘蛛俠:英雄無歸》同日公映,估計又夠嗆了。

《環太平洋》導演最意難平之處:天才實力,為何票房屢次失敗?

繼續閱讀